1923年,俄裔美国物理学家发明了光电摄像管,取代了原先的机械扫描技术,并获得了专利权。它的原理仍是现代电视技术的理论基础。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英国科学家约翰·贝尔德克服了重重困难,于1925年成功进行了电视信号的发射与接收的实验。这一实验的成功标志着电视的真正诞生。次年,他在伦敦作公开表演,轰动了全世界。贝尔德也被后人称为“电视之父”。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亚历山大宫建成了英国**座公共电视台,也是世界上**座电视台。人们把这**作为世界上电视开播的纪念日。
由于当时没有录像机,电视大多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无法进行存储,也就无法进行后期的编辑,这迫切需要寻找电视信号的存储载体。磁带录像技术正是随着这一要求而产生的,为电视编辑技术提供了物质基础。电视开始的时候其编辑方式沿袭了电影的剪辑方式。电视编辑首先借助放大镜对磁带上的磁迹进行定位,然后使用刀片或切刀在特定的位置切割磁迹,找出所需的节目镜头片段,用胶带把它们粘在一起。毋庸置疑,这种剪辑方式是冗繁的,而且对磁带的损伤是物理性的,不可恢复的,制作过节目的磁带将不能再用,而且编辑点的选择是无法保证准确的,编辑人员无法看到录像带上一帧帧的画面,那只是一段磁记录,只能凭经验并借助刻度来确定剪辑内容的大致长度。虽然后来人们设计了一些让剪辑操作更方便准确的机器,可是即便如此,采用把磁带剪断再粘接起来的方法进行剪辑既费力又不准确。
电视编辑者渐渐发现电影的剪辑方式不太适用,于是开始寻找更好的电视编辑方式。磁带录像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使得电视出现了真正意义的电视编辑,即电子编辑系统,具体的编辑方式在第2章会进行详细介绍。电子编辑系统将素材带中的素材用录像机按顺序依次录入磁带中,而磁带中这些素材的位置、顺序是不能改变的。在这种工作方式下,若想对磁带内容进行修改,就需要对磁带进行重新录制。如果想在完成一个剪辑工作时把其中的某一个镜头缩短或者延长两秒钟,就意味着从这个镜头开始剩下的所有镜头都需要重新翻录一遍,这样会带来翻版损失,因为模拟录像带每翻版一次,都会损失一部分信号。人们称这种编辑方式为线性编辑。这种线性编辑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复制的过程。在当时,这种编辑方式给电视节目的制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得到了广泛应用。直到现在,部分电视节目的制作仍运用线性编辑的方式,例如很多新闻节目,由于内容简单,且不需要过多的包装,所以应用线性编辑
…… 数字视音频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广播电视领域由模拟走向数字的革命性变革进程。非线性编辑技术作为广播电视数字化过程中的核心技术,集中体现了数字视音频技术的*新成果,并以其功能强大、编辑质量高、设备集成度高、易实现资源共享等优势,在电视节目制播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近年来数字媒体产业成为****扶持和优先发展的产业,诸如影视动画、网络动漫、网络游戏、数字视音频、多媒体传播、远程教育、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行业都得到快速发展,使得数字媒体内容的需求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非线性编辑技术作为数字媒体内容制作的重要技术之一,也进一步扩大了应用领域。
正是由于非线性编辑技术在数字媒体内容制作领域得到普及应用,所以各高校在数字媒体技术、动画与游戏、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多都开设非线性编辑课程。当前各高校开设非线性编辑课程的一个难点是难以找到一本合适的教材。国内各出版社虽也曾出版过一些关于非线性编辑的图书,这些图书也各有其特点,但由于这些图书或者只关注非线性编辑软件应用,或者对非线性编辑原理与技术介绍不全面,或者由于出版时间较早而不能反映非线性编辑技术的新进展,所以目前还难以适合于作为高校有关专业的教材。正是考虑到教学的需要,本书作者在多年的数字视音频技术与非线性编辑教学与实践基础上,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尝试编写本书。
本书对非线性编辑原理与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介绍了视音频编辑的相关基础知识,详细说明了非线性编辑系统原理与制作流程,较好地反映了非线性编辑技术的新进展及应用的发展趋势,对非线性编辑应用实践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括与总结。全书共分8章,内容包括视音频编辑理论、数字视音频技术、视音频编辑系统、非线性编辑系统、非线性编辑制作流程、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管理、非线性编辑系统与软件介绍、非线性编辑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趋势等。本书有利于读者提高编辑理论水平,系统掌握非线性编辑技术,了解有代表性的非线性编辑系统与软件,把握非线性编辑技术的发展趋势,提高非线性编辑应用实践能力。另外,本书逻辑体系较清晰,便于教师组织教学,也有利于读者阅读。本书适合于高校的数字媒体技术、广播电视、动画、游戏、新闻传播、网络传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大学本专科学生和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教材,也适合于影视制作人员、动画与游戏开发人员、多媒体设计开发人员、相关专业的教师以及影视制作的业余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