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控制工程基础(原书第2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控制工程基础(原书第2版)

  • 作者:(日本)佐藤和也 平元和彦 平田研二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682004
  • 出版日期:2021年08月01日
  • 页数:200
  • 定价:¥6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原版在2013年获得日本计测与自动控制学会著作奖,是日本大学广泛采用的自动控制教科书.是一本面向本科和专科层次的、结合当今控制技术发展的经典控制理论教科书.为便于初学者理解,译著对原书部分内容进行了编排,进而突出了**,对各种数学公式的表达方式和含义进行了详尽的说明.特别对微分方程式与经典控制论的关联性、与控制学相关的数学内容进行了充实,并且结合实际应用对PID等控制方法进行了剖析.本书取材新颖、阐述严谨、内容丰富、**突出、推导详尽、思路清晰、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便于教学与自学. 本书还提供习题的详细题解,欢迎选用教材的教师联系策划编辑索要,具体联系方式如下:李小平,电话010-88379764;邮箱lixiaoping91142@163.com.
    目录
    目录 译者序 原书前言 第1章控制概念与微分方程的关联1 11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1 12微分的含义2 13微分方程的含义3 14指数函数的性质4 15何谓控制5 16系统和数学模型6 17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7 18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8 第2章系统的数学模型12 21静态系统12 22动态系统13 221机械系统的数学模型13 222电气系统的模型15 23直流电机的模型17 第3章传递函数的作用21 31拉普拉斯变换的概念21 32传递函数23 33传递函数与系统框图24 331基本概念24 332系统框图的变换26 333系统框图的应用实例28 34系统的相似30 35拉普拉斯变换33 351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33 352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33 353基本函数的拉普拉斯 变换35 354拉普拉斯逆变换36 第4章动态系统的响应39 41动态系统的响应39 42脉冲响应及其计算39 43脉冲响应:微分方程41 44脉冲响应:传递函数42 45阶跃响应43 46阶跃响应的计算方法43 第5章系统的响应特性48 51瞬态特性和稳态特性48 52一阶延迟系统的响应50 521脉冲响应50 522单位阶跃响应51 53系统的极点53 第6章二阶延迟系统的响应57 61二阶延迟系统的脉冲响应57 611脉冲响应的计算57 612脉冲响应的解析59 62二阶延迟系统的阶跃响应61 621单位阶跃响应的计算61 622单位阶跃响应的解析63 63响应与极点的关系65 第7章极点与稳定性71 71稳态特性71 72瞬态特性与稳定性74 721稳定性74 722系统稳定性的判定:由单位 阶跃响应的计算入手74 723瞬态特性与极点的关系77 724劳斯稳定判别法78 第8章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其稳定性83 81控制器的设计83 82控制系统的稳定性84 821前馈控制系统85 822反馈控制系统86 83控制系统的设计86 831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87 832前馈控制系统的特征89 833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89 834反馈控制系统的特征93 第9章PID控制99 91控制器的示例99 911P控制:基本形式99 912PI控制:过去偏差信息的 使用100 913PID控制:未来偏差信息的 使用103 92控制器设计参数的取值与控制 系统极点的关系104 921P控制104 922PI控制106 923PID控制108 第10章反馈控制系统的稳态特性111 101稳态误差111 102对于目标值的稳态误差112 103对于外界干扰的稳态 误差113 104内部模型原理114 第11章频率特性的解析120 111频率响应120 112频率特性122 1121基本特性122 1122一阶延迟系统的频率 特性123 1123关于伯德图的横轴123 113基本要素的频率特性125 1131比例要素125 1132积分要素125 1133微分要素125 1134一阶延迟要素126 1135一阶超前要素128 第12章伯德图的相关特性与频率传递 函数134 121伯德图的合成134 122引起共振的二阶延迟系统 伯德图140 123带宽与阶跃响应的关系141 124频率传递函数144 1241一阶延迟系统的频率传递 函数144 1242一般形式的频率传递 函数146 125矢量轨迹146 第13章奈奎斯特稳定判别法152 131反馈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用 稳定裕度来考虑152 132反馈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特性多项式154 133奈奎斯特稳定判别法: 准备156 134奈奎斯特稳定判别法:使用 方法157 135奈奎斯特稳定判别法的 简化159 136稳定裕度:相位裕度和增益 裕度161 第14章基于回路整形法的反馈控制 系统设计169 141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价与回路 整形169 142回路整形的思考方法170 143基于相位延迟控制器的反馈 控制系统设计173 144基于相位超前控制器的反馈 控制系统设计175 145基于相位延迟/相位超前控制 器的反馈控制系统设计177 附录186 附录1一阶延迟系统频率响应的 推导186 附录2奈奎斯特稳定判别法的 推导188 参考文献192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