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收入分配不公和腐败问题的认知直接关系着对我们党执政地位的认同。我们必须看到这些问题在公众认知中的普遍性。同时,数据还显示不同的社会群体在这两个问题上也表现出一定差异。在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上,生产工人和服务性工作人员认知*强烈。对于腐败问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高学历人员*为重视。
就业问题被认为是位居**位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也需要引起我们重视。因为,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是紧密相关的。经济紧缩,尤其是就业危机,往往会激化对政治合法性的质疑,进而危害社会稳定。
综上所述,改革至今公众在承认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社会领域的许多变化持有相反的看法,提高社会关系和谐程度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公众对社会利益分化已经有越来越清晰的认知。其中,大量的批评性意见指向了代表社会公正和公共利益的政府和官员,这尤其值得我们注意。我们要充分重视公众对社会和谐、利益分配和一些社会问题形成的社会态度,采取积极措施纠正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民意的推动正是我们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动力之源,由社会矛盾激发的民意实际上唤醒的也包括积极的政治参与倾向、社会公正感和责任意识等正面情绪,党和政府应该通过改革来予以化解,同时把这些正面情绪引导到构建全社会积极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中去。*不应该出现的情况是这些负面的情绪被迁延持久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所激化,导向社会**间的隔阂、怨恨和对立。
城市居民对教育、**等社会政策的评价
随着改革的深入,教育和**等社会事业体制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由于居民家庭教育成本和**负担居高不下,上述各领域的社会政策面临诸多争议。
调查显示(见表24、25),目前,市民不同程度上对教育和**负担感到有压力。对于教育负担,有8l%的学生家庭认为有压力,其中29.7%的家庭认为“压力过大,已影响整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还有0.8%的家庭选择“无法承受,导致子女辍学”。**方面,81%的受访者认为现行**制度对自己��就医造成负面影响,其中33%的受访者认为“影响较大,有时因为费用不敢看病”,另有7.9%的受访者认为“影响很大,负担不起,因看病支出过大而生活困难”。其中,低收入群体面临的压力更大。
在各项社会保障中,加强**保障成为*强烈的呼声。这也验证了上述结论,即**负担已经成为大多数人心目中一项重大的“风险”,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自己。 上海社会科学院正在致力于加快建设“国内**、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新智库”。社会主义新智库建设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坚待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进一步增强我院科研人员对**和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的了解,只有这样,我们的智库建设才能够既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拥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国情市情调查活动,进一步夯实社会主义新智库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开展国情市情调研是新智库建设的需要。智库就是要对**和市委所关心的问题,对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重大问题提供情况,发表意见,提出决策建议,对已经出台的政策进行反馈。而要从事这样的工作,就离不开国情和市情的调研。不掌握国情和市情,就没有办法取得发言权。毛泽东同志曾经告诉我们: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在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如此,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如此,在现在的改革开放发展时期更是如此。调查研究是党的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快速转型的今天,面临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任务。我们所走的是前人所没有走过的道路。在这样一个时空背景下,要取得对中国的和对上海的问题的发言权,不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就没有其他任何的出路。只有了解基本的国情、市情,我们才能深刻地了解今天的中国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才能理解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出台这样和那样的政策,才能理解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重大问题,也才能作为智库开展工作。调查研究,就是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不带成见地深入实际,了解**手的情况,加以分析,对现行的政策和规定进行检验,对人民群众的意见加以归纳,*后形成决策建议,提供给党和政府作为参考。这是一个智库,特别是一个努力要做**智库所应该、也必须要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