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周末读《老子》
QQ咨询:
有路璐璐:

周末读《老子》

  • 作者:春牧
  •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 ISBN:9787807306191
  •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01日
  • 页数:203
  • 定价:¥1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807306191
    • 作者
    • 页数
      203
    • 出版时间
      2008年07月01日
    • 定价
      ¥1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老子》分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上篇为《道》,下篇为《德》,因此也称为《道德经》。全书文字精练,章节不拘一格,重虚无、反仁义、抨礼教、尚自然、赞柔弱。他认为,天地对人*大的仁慈是视所有人都为牲畜,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相同的待遇;大海之所以能够雄霸天下,是因为水全都卑微向下而流,才能汇聚成海;他主张,只有顺应宇宙万物自身的规律,才能安享太平;只有始终保持勤俭自持,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文章节选
    **章 老子与道德——弱者的哲学
    道可,道非,常道:这个狡猾善变的道
    道可,道非。常道①;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②。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③。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章
    万物演化的基本法則可以被人们感知、叙述,也可以不被人们感知、叙述,但它永远在客观地起作用;主观意识可以被人们感知、叙述,也可以不被人们感知、叙述,但它永远在客观地起作用。未被人们认识的天地万物及其演化法则,处于本真的“无”的状态,人们可以从中开始认识万物;已经被人们辨明的事物,则是人们认识万物的源泉和依据。(常有常无,有无相生,宇宙基于此而发展变化。)所以从永恒普遍的虚无中,人们可以体察、感悟到万物演化,即“道”的奇妙;从万物永恒的存有中,人们可以体察到事物运动变化,即“道”的连续。“无”和“有”这两者,同出一源而名称相异,这种同一可谓玄妙。“无”和“有”两者玄奥之玄奥,便是万物演化的奥妙源泉。
    老子**章似乎很玄,他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论是圣贤还是平民,读到这章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想:“道”是什么?“名”又是什么?老子似乎用极为抽象的词,描述一个极为深奥的原理,让人摸不着头绪。
    我大胆地猜测,如果用“‘道’是什么?”去询问当代***的国学家,他们也未必能一语中的。更多时候,我们喜欢用“什么是‘道”,来表述“道”的存在。
    ……
    目录
    序言
    **章 老子与道德——弱者的哲学
    老子生平:出世与入世
    道可,道非,常道:这个狡猾善变的道
    三德不德:“有德”与“有得”哪个更重要
    第二章 天地不仁——我辈的刍狗生涯
    蝼蚁众生:尊重自然生存里的游戏规则
    我是刍狗,人是刍狗:正视自身的社会角色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坚持和自控的重要性
    第三章 宠辱之间——争与不争
    金玉满堂:人生追求的定义
    知不知,不知知:认识自身具备的能量
    木强则折:强梁者必亡的现实意义
    曲则全:受委屈的必要性
    守固慈卫:后发制人的好处
    第四章 弃智无为——如果你只是一个经理人
    为而不持:不居功才能得到赏识
    大巧若拙:装傻并不代表愚笨
    功成身退:把握进退间的分寸
    无欲则刚:欲望越少,弱点越少
    第五章 道法自然——相处的态度决定相处的关系
    上善若水:往下流不等于卑微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我独昏昏:有时候就睁一眼闭一眼吧
    编辑推荐语
    用两天的时间获得一生的智慧,强不是福,弱不是祸。老子教你以弱转强,以弱博强的生存哲学。
    春牧 著
    公元前2世纪,“老子的智慧”孕育了一个世纪的文景之治!公��7世纪,“老子的智慧”开创了唐朝跨世界的贞观景象!公元21世纪,你呢?
    挑战21世纪!新时代的你需要!太平盛世的生存智慧
    在“为”与“不为”中,掌握生活节奏!
    在“贱”与“不贱”中,创造生命!
    道可,道非,常道。
    除了天道,没有*终的强者。
    老子一书其实是为天下弱者而书,为现实生活而著。
    老子用*朴素和*精练的语言告诉我们以弱转强,以弱搏强的生存哲学。今天,我们研究老子正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在生活、工作中找到合理的位置,让自己即使站在弱小的一方也不至于卑微沮丧;即使获得成功,也不至于骄傲自满,丧失自我。
    正如老子所书:“不知道,不足以成智者;不用道,不足以驰骋人生。”
    老子一书其实是为天下弱者而书,为现实生活而著。 老子用*朴素和*精练的语言告诉我们以弱转强,以弱搏强的生存哲学。今天,我们研究老子正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在生活、工作中找到合理的位置,让自己即使站在弱小的一方也不至于卑微沮丧;即使获得成功,也不至于骄傲自满,丧失自我。 正如老子所书:“不知道,不足以成智者;不用道,不足以驰骋人生。”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