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素质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取决于国民素质。因而,研究人的素质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如何有效增强国民素质问题,是一个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课题。本章着重就“素质”一词的由来、素质的界说与内涵、素质的特征与启示、素质的类型与关系、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素质、知识和能力的关系等问题来探讨人的素质问题。
**节 “素质”一词的由来
“素质”一词由来已久。在古代中国,“素”与“质”是先分开阐述、后组合阐述的。《说文解字》日:“素,白色丝织也。”可见,古代的“素”原本是“白色的生绢”,如“素丝”,又指“白色或单纯的颜色”,如“素服”;古代的“质”原本是“质地”,如“金质”。《逸周书·克殷》说:“及期,百夫荷素质之旗于前。”这里的“素质”与“素”含义相承,由“素”的含义发展而来。可见,古代“素质”一词的原意是指“白色的质地”。“素”后来引申为“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如“元素”;“质”后来引申为“事物的根本特点”,如“品质”。“素质”一词后来引申为“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即事物的原本之质。《管子·势》曰:“不静不争,动作不贰,素质不留,天地同极。”这里的“素质”一词指的是“本质”。而国外关于“素质”的由来也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当时人们曾通过构建素质剖面图来说明“一名好的罗马战士的属性”。
现代素质概念的含义与古代素质概念的含义一脉相承,但内涵却大大延伸了。其一,指的是人的先天本始之质,即遗传学概念上关于人的先天解剖生理特征;其二,指的是人们后天综合养成之质,即教育学上的概念,指人在教育因素和社会活动影响下所形成的各种基本品格和能力,是后天“无须提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的那种东西。这里的“后天综合养成之质”,是素质概念的主体,也是素质教育目标指向的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