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卜凯视野中的中国近代农业(China's Modern Agriculture in Buck's
QQ咨询:
有路璐璐:

卜凯视野中的中国近代农业(China's Modern Agriculture in Buck's

  • 作者:盛邦跃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02949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270
  • 定价:¥35.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卜凯(John Lossing Buck,1890-1975),美国,农业经济学博士。1920年起担任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学教授,并兼任农业经济系系主任。卜凯在20世纪20-30年代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他的《中国农家经济》和《中国土地利用》是这方面首创性的著作,奠定了其在世界农业经济史上的杰出地位。
    本书在国内是**本全面、系统研究卜凯的中国农村经济调查的专著。通过对卜凯调查及其成果的深入研究,展现中国近代农村经济发展的概况,揭示其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为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启示。
    文章节选
    **章 “农村社会调查”热潮与卜凯的农村调查
    **节 农村社会调查热潮中的不同派别
    参与当时农村调查的组织和人员,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从人员构成看,可分为国内力量和国外力量;从调查目的来看,可分为为政治需要服务的和为学术研究服务的;从组织形式看,既有民间自发的,也有政府机构的及各党派参与的,既有学术研究机构,也有高等学府。在这次调查研究高潮中取得重要成果并具有较大影响的,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所进行的农村调查与成果,以晏阳初、梁漱溟为代表的农村改良派,以卜凯、费孝通为代表的学院派,以陈翰笙为代表的研究机构,以农村复兴委员会为代表的**机关。此外还有日本“满铁”对中国农村的调查。这些调查与成果或在当时为解决农村问题做出有益的尝试,或为日后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下面**介绍几个相关的调查及其成果。
    一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探索
    作为“农民的儿子”,毛泽东对现代化启动后农村的“衰败”和农民的苦难有着真切的感受。从青年时代起,他就致力于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后,使他的探索获得了理论的指导。根据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毛泽东将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根源归之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剥削压迫,认为只有充分动员广大贫苦农民改变旧的统治秩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在对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认识上,毛泽东形成了一些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独到思想。
    在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大批破产农民被转化为城市工人**,工人**是人数*多、受压迫*深的**,因而,工人**是改造旧社会、重建新制度的**力量。而在中国,现代化是在外部力量侵入下启动的,传统社会的主要社会成员——农民作为一个**被完整地保留下来,而且所受苦难*深重,“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只有解决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问题,制度革命才能成功,从而为现代化重建制度基础。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在历史中延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研究和发掘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发展规律,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历史的借鉴和理论的指导,是我们理论工作者尤其是农业经济史研究者的重要任务。盛邦跃的《卜凯视野中的中国近代农业》一书,通过对卜凯中国近代农村经济调查的深入研究,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中国近代,特别是1927~1937年农村经济发展的全景式的画卷,揭示了中国近代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该书的出版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实践的意义。
    卜凯(John Lossing Buck,1890~1975),生于美国纽约州德沏斯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14年毕业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农学院,获学士学位(1925年获硕士学位,1933年获农业经济博士学位)。1915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派遣他到中国传教并负责农业实验和推广工作。1920年担任了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学的教授,并兼任农业经济系系主任。卜凯教授在中国所做出的*主要的贡献并确立其在世界农业经济史上地位的是他主持的两次中国农村问题调查及其所留下的资料和著作。他的《中国农家经济》和《中国土地利用》是关于中国农村经济的首创性著作。正由于卜凯的工作,中国农业经济的研究引入并确立了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的方法。
    卜凯可以被看成是美国学者对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研究的开创者,“完整理解美国学者对中国近代农业经济的研究必须从卜凯开始,因为卜凯不仅划时代地建立起了中国近代农业经济的一套*完善的调查资料,并且他对中国农业经济的看法一直影响着后来的学者。”陈意新:《美国学者对中国近代农业经济的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1期。卜凯开创了中国近代农业经济的实证研究,并且正由于他,对中国近代农业问题的认识也分成了两种观点,即“技术学派”和“分配学派”。卜凯认为中国近代农业的问题主要是经济问题,解决的方案是广义的技术进步。这一思路形成了后来所谓的“技术学派”。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从20世纪30年代起,用**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农村社会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中国农村*主要的问题是土地分配不均,因此解决的方案是重新分配土地和财产。这一思路形成了后来的所谓“分配学派”。
    卜凯视野中的中国近代农业序言由于历史的原因, 至今为止,在国内人们对卜凯的调查及其成果还缺乏全面、客观、公正的认识,其珍贵的历史价值未能得到应有的承认。我们对我国20世纪20~30年代的农村经济发展的特征及其规律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准确,有许多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对卜凯的学术性研究在国内由于意识形态的限制,从20世纪30年代直到80年代几乎是否定性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加上受到国外特别是美国学者的影响,卜凯的调查及其观点已经成为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研究的课题之一。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卜凯调查资料的引用日渐增多,在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研究领域里,这些调查资料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引证材料,其史学价值已被国内经济史学界所公认。
    盛邦跃的这本新书是国内**部全面系统研究卜凯中国近代农村经济调查的专著,是一项以卜凯调查为基础的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研究的*新成果。本书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本书在全面而又系统地研究了中国近代农村经济发展史及各种农村社会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卜凯教授关于中国农村经济调查的全部可能找到的材料,在各种调查资料的对比中对卜凯的调查研究资料进行了再认识,较为客观地、公正地揭示了卜凯主持的农村经济调查的历史意义和科学价值,为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目录
    序言
    绪论
    **章 “农村社会调查”热潮与卜凯的农村调查
    **节 农村社会调查热潮中的不同派别
    第二节 卜凯农村调查主要内容及其方法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基本特征
    **节 关于中国近代社会所处历史发展阶段的讨论
    第二节 对中国近代农村经济基本特征的不同认识
    第三节 “不平衡发展”规律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中国近代农村土地制度与租佃关系
    **节 中国近代农村土地制度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卜凯提出的中国近代农村土地制度的问题与对策
    第三节 卜凯对中国近代农村的租佃关系的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中国近代农村的土地利用
    **节 土地利用与农场经营的研究视角
    第二节 卜凯对中国近代家庭农场经营状况的认识
    第三节 中国近代农村劳动力状况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中国近代农作物生产与农业科技
    **节 农作物的品种、分布和产量
    第二节 农作物的耕作制度
    第三节 农业科技与农业教育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中国近代的农产品贸易
    **节 农产品贸易的历史基础及近代进步
    第二节 中国近代农产品贸易结构、分类及基础
    第三节 农产品贸易中价格变动及其分析
    第四节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及运销成本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中国近代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
    **节 中国近代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分析
    第二节 中国近代农业对于土地的改造
    第三节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经验及教训
    第四节 小结

    第八章 中国近代农村人口状况、劳动力转移及家庭生活
    **节 中国近代的农村人口问题
    第二节 中国近代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第三节 农村家庭与农民生活
    第四节 小结

    第九章 历史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