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环境适应原则传统的管理把企业看做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系统,形成生产型结构,忽视了企业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现代系统管理则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开放系统,它受环境影响,同时也影响环境,在与环境相互影响过程中达到管理活动的动态平衡。药品的降价、原材料的涨价、知识产权保护、环保要求的提高及**体制的改革等政策的出台,对制药企业经济效益有直接的巨大影响,而制药企业本身是无法控制的,只能通过企业内部改革,加强成本控制,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3)控制原则在系统的管理活动中,要有进行监督和控制的管理机构。在制药企业中,传统的企业管理只有检验科,职能是对药品质量进行检验。而现代制药企业设质量保证部门,其职能相当广泛,权利遍及各生产车间和各管理部门。既有产品的放行权,又有质量监督、控制、管理和协调职能。
(4)协调原则 系统管理强调整体性。制药企业内各分系统,比如生产系统、营销系统、质量系统、工程系统、财务系统、后勤系统、信息系统、管理系统、人事系统及研发系统等常由于本位利益,产生对立矛盾,因此在系统管理中应建立协调机制,强调内部协调性。协调机制的基本原则是确保产品质量万无一失。 制药工程专业是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是以培养从事药品生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化学、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专业。1998年,教育部在制订新的工科本科目录的文件中指出:“药品是人类战胜疾病、维护健康的特殊商品,它的研制和生产流通整个过程虽然与有机化学及化工过程密切相关,但更有其独有的特殊性。它不仅要考虑终产品的药理、药效问题,更要考虑其使用**性和毒副作用,因此不宜将它简单地归并为化学工程问题来考虑。目前我国制药类专业人才培养,虽然原设置的药学与制药类专业较多,但除了专业分得太细的问题外,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生产部门和行业的需要。鉴于上述几方面的原因,将涉及多学科知识交叉的制药类专业合并成大类,形成新的制药工程专业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符合国情和行业发展需要的。”简言之,**之所以设立制药工程专业,一是药品质量的重要性;二是药品生产的实践性。
从1999年开始,约有一百多所高校开办了制药工程专业,速度之快,令人惊讶。然而,随着制药工程专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教材建设成了制约制药工程专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为此,有必要编写一本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方面的本科生教材,以适应我国高等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和药学专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更加重要的是,必须从学生时期开始注重质量意识的培养,让他们牢固树立“药品质量,人命关天”的观念,并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规律。
质量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质量水平的高低是一个**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质量”这两个字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在人类社会,质量无所不在,与人人有关,与事事相连。企业在产品质量中得到生存与发展,产品质量在社会中得到验证。质量是现代经济永恒的主题。药品质量更不例外。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其质量的要求比其他产品更加严格。人类社会经过一个世纪的不断探索与发展,在饱尝了“药害”事件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对药品的生产总结出了一套规范化的管理办法,这就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for drugs或good practice in the manufacturing and quality control of drugs,简称GMP)。
然而,GMP仅仅是一个法规,只对影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各种要素做原则规定。至于如何实施GMP,实施过程中需要应用哪些技术和方法则不做具体限制。这好比是给你一个任务:“建一栋楼房,要求是**、经济、环保、舒适和节能。”至于怎样建、用什么材料、花多少钱、房屋结构、水电气冷的设施等,没有具体规定。对于从未接触制药生产过程的本科生来说,学习GMP的条文是十分枯燥、乏味和难懂的课程。为此很有必要编写一本以GMP为原则,**介绍GMP实施技术和方法的教科书,这就是本书——已被教育部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级规划教材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专家分别来自药品监管系统、制药企业、高等院校及药学学术组织,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特别是企业的专家直接参与编写,使本书内容更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全书共分7章,由朱世斌教授提出编写思路和纲要并*后统稿。编写分工:第1章概论——朱世斌;第2章药厂(车间)设计——张珩、张秀兰;第3章生产管理——肖志坚;第4章质量管理——钱月红;第5章验证——邓海根、刘明言;第6章无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朱世斌、刘明言;第7章药品生产工艺用水——钱应璞、王玉琪。附录由钱月红提供。此外,王玉琪对第5章、肖志坚对第6章做了部分修改。
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化学工业出版社、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无锡)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
笔者作为主编,曾为制药工程专业在职研究生(工程硕)编写过一本《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教材。然而,为从未接触过药品生产实践的高校本科生编写这类教材,仍感一定压力。特别是如何把握课程难易、内容深浅、篇幅等问题,颇费思考。虽然我们尽了很大努力,但是由于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与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诚恳欢迎各位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