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电路分析基础(第5版)(附微课视频)
QQ咨询:
有路璐璐:

电路分析基础(第5版)(附微课视频)

  • 作者:王磊 曾令琴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571366
  • 出版日期:2021年11月01日
  • 页数:186
  • 定价:¥42.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以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为开篇,以技能训练为结尾,各章均以知识导图的方式展示**知识脉络,电路理论讨论中穿插了课堂实践,强调了理论联系实际,书中设有大量例题,以便引导学习者举一反三。本书分为9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电路基本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基础,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谐振电路,耦合电路与变压器,三相电路,电路的暂态分析,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本书制作了微课视频,运用动画将抽象概念展现为形象思维;配套的高水平教学课件直观明了,易于教学;配套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参考教案、能力检测题解析、思考练习题答案、试题库等,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开展教学,帮助学习者把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全书行文流畅,内容先进,概念清楚,注重实际,目标明确,便于自学。 本书可作为应用型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本科、专科的电类各专业以及非电类相关专业的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供从事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1 知识导图 1 知识目标 1 能力目标 1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1.1.1 电路的组成及功能 2 1.1.2 电路模型和理想电路 元件 2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4 1.2.1 电流 4 1.2.2 电压 5 1.2.3 电位 6 1.2.4 电功和电功率 7 1.3 电路基本定律 8 1.3.1 欧姆定律 8 ★1.3.2 基尔霍夫定律 9 课堂实践: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12 1.4 电压源和电流源 13 1.4.1 理想电压源 13 1.4.2 理想电流源 13 1.4.3 实际电源的两种电路模型及外 特性 14 1.5 电路的等效变换 14 1.5.1 电阻之间的等效变换 15 1.5.2 电源之间的等效变换 17 1.6 直流电路中的几个问题 19 1.6.1 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 19 1.6.2 电桥电路 20 1.6.3 负载获得功率的 条件 21 1.6.4 受控源 22 小结 23 能力检测题 24 第2章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28 知识导图 28 知识目标 28 能力目标 28 2.1 支路电流法 29 2.2 回路电流法 30 2.3 结点电压法 32 2.3.1 结点电压法及其分析步骤 32 2.3.2 弥尔曼定理 34 ★2.4 叠加定理 35 课堂实践:叠加定理的验证 37 ★2.5 戴维南定理 38 课堂实践:戴维南定理的验证 39 小结 40 能力检测题 40 第3章 正弦交流电路基础 43 知识导图 43 知识目标 43 能力目标 43 3.1 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44 3.1.1 正弦交流电的产生 44 3.1.2 正弦量的三要素 45 3.1.3 相位差 47 3.2 正弦交流电的相量分析法 49 3.2.1 复数及其表示方法 49 3.2.2 复数运算法则 50 3.2.3 相量与相量图 50 3.3 相量形式的电路定律 52 3.4 单一参数的正弦交流电路 53 3.4.1 电阻元件 53 ★3.4.2 电感元件 55 课堂实践:三表法测量线圈参数 58 3.4.3 电容元件 59 小结 62 能力检测题 62 第4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65 知识导图 65 知识目标 65 能力目标 65 4.1 单相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65 4.1.1 串联电路的稳态分析和 复阻抗 66 4.1.2 并联电路的稳态分析和 复导纳 68 4.2 单相交流电路的典型设备 74 4.2.1 感性设备的稳态分析 74 4.2.2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77 ★4.2.3 日光灯电路 80 课堂实践:日光灯电路并联不同数值电容的实验 82 小结 84 能力检测题 85 第5章 谐振电路 87 知识导图 87 知识目标 87 能力目标 88 ★5.1 串联谐振 88 5.1.1 RLC串联电路的基本关系 88 5.1.2 串联谐振的条件 88 5.1.3 串联谐振电路的基本特性 88 5.1.4 串联谐振回路的能量特性 89 5.1.5 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 90 课堂实践:串联谐振的实验 93 5.2 并联谐振 96 5.2.1 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条件 96 5.2.2 并联谐振电路的基本特性 97 5.2.3 信号源内阻对并联谐振电路的 影响 97 5.2.4 并联谐振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99 5.3 正弦交��电路的功率传输 100 5.4 谐振电路的应用 101 小结 102 能力检测题 102 第6章 耦合电路和变压器 105 知识导图 105 知识目标 105 能力目标 105 6.1 耦合电感电路基础 106 6.1.1 自感电压与自感系数 106 6.1.2 互感电压与互感系数 106 ★6.1.3 耦合系数和同名端 108 课堂实践:变压器参数测定及绕组极性 判别 108 6.2 互感电路的分析方法 111 6.2.1 互感线圈的串联 111 6.2.2 互感线圈的并联 112 6.2.3 互感线圈的去耦等效电路 113 6.3 空心变压器 115 6.4 理想变压器 117 6.4.1 理想变压器的条件 117 6.4.2 理想变压器的主要性能 118 6.5 全耦合变压器 119 6.5.1 全耦合变压器的定义 119 6.5.2 全耦合变压器的等效电路 120 6.5.3 全耦合变压器的变换系数 120 小结 121 能力检测题 122 第7章 三相电路 124 知识导图 124 知识目标 124 能力目标 124 7.1 三相电源 124 7.1.1 星形连接三相电源及其供电体制 125 7.1.2 三角形连接三相电源及其供电 体制 126 7.2 三相负载 127 7.2.1 三相负载的两种连接方式 127 ★7.2.2 对称三相负载电路 128 课堂实践:对称三相电路电压、电流的 测量 131 ★7.2.3 单相负载接到三相电源的情况 132 课堂实践:不对称三相电压、电流的 测量 133 7.3 三相电路的功率 135 小结 137 能力检测题 137 第8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140 知识导图 140 知识目标 140 能力目标 140 8.1 基本概念和换路定律 140 8.1.1 基本概念 141 8.1.2 换路定律 141 8.2 一阶电路的暂态分析 143 8.2.1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43 8.2.2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46 8.2.3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147 ★8.2.4 一阶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149 课堂实践: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150 8.3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153 8.3.1 单位阶跃函数 153 8.3.2 单位阶跃响应 154 8.4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56 小结 158 能力检测题 159 第9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162 知识导图 162 知识目标 162 能力目标 162 9.1 非正弦周期信号 162 9.1.1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产生 163 9.1.2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合成与分解 163 9.2 谐波分析和频谱 164 9.2.1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表达式 164 9.2.2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频谱 165 9.2.3 波形的对称性与谐波成分的关系 166 9.2.4 波形的平滑性与谐波成分的关系 166 ★9.3 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 功率 168 9.3.1 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和平均值 168 9.3.2 非正弦周期量的平均功率 168 课堂实践: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研究 实验 169 9.4 非正弦周期信号作用下的线性电路 分析 171 小结 173 能力检测题 174 附录 技能训练 177 实训项目 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及配盘 练习 177 参考文献 186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