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青年教师自主成长的秘诀 大夏书系
QQ咨询:
有路璐璐:

青年教师自主成长的秘诀 大夏书系

  • 作者:徐世贵,纪文杰
  •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76018936
  • 出版日期:2021年07月01日
  • 页数:232
  • 定价:¥4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教师徐世贵与青年**教师纪文杰,基于自身多年的从教经历与成长心得,分享了唤醒自主成长意识、人际关系处理、精准备课、优化教学设计、优化课堂管理、优化教学评价、有效阅读、磨课秘诀、听评课的方法与技巧、时间管理的艺术等14个主题的自主成长秘诀和独到经验,有助于唤醒青年教师的成长意识,指明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同时提供了关键节点的成长抓手,助力青年教师少走弯路、更快成长,实现从教学新手到教学高手的跨越发展——通往**与**。
    文章节选
    怎样理解教学反思
    1.什么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从事教学实践后回过头来思索过去自己做过或经历过的教学活动,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今后的工作的过程。一节课后,或一点经验,或一丝启发,或一则教训,或一例疑难,都一一记下来,积铢累寸,这些宝贵的资料、信息、思考,将会给日后教学以莫大的帮助。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怎样使自己成为一名好教师?你可以从读书中得来一些经验,你也可以从同事那里“偷”来几招,你也可以从师父那里得到指点……但这些都是间接的,或者说是很有限的,一个教师的真正成长更重要的是靠自己去感悟。一名好的教师,一定要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学习新的东西,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逐渐成为一名**教师。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对教师成长来说,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对外学习吸纳;二是对内总结反思。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教师否定自己是痛苦的,但是有时只有敢于否定自己,才可能超越自己,创造一个崭新的自我。
    实践和反思是教师成长为名师的两大法宝。一项调研结果显示,81.8%的教师经常反思每一堂课、每一个教育环节,不断总结和提炼经验。同时,87.9%的教师经常反思所学新知识、新理念或新方法背后所蕴藏的价值和意义,他们不仅重视知识的记忆、理念的传承或方法的移植,同时也能在自己思考和追问的基础上付诸实践。进一步的访谈结果显示,所有的教师都提到了“反思”和“实践”这两个关键词。如有的教师提出:“读书是吸纳,读己是反思。对教师而言,读书、实践、反思,缺一不可。反思之后要实践,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也要实践**的政策和要求。”有的教师则提出:“应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反思自己的目标。”
    2.教学反思的内容
    教学反思的内容是广泛的。比如从教材解读与设计、教法与学法的选择、课堂细节的处理等层面去反思。又如从日常教学上去反思:这节课,我投入激情了吗?对教材的解读,有更恰当的角度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合理可测吗?这节课中难忘的一个细节是什么?这节课的遗憾是什么?如果重新来教这节课,哪个地方值得改进?这些反思的深度,决定着教学所能达到的高度。
    教学反思通常包括“五思”:一思教学效果如何;二思教学的收获是什么;三思教学失误在哪里;四思如何去改进;五思教学中有哪些创新之处,摸索出了哪些教育规律。
    通常,比较有效的教学反思分为下面的五部曲:
    (1)我遇到了什么事情?
    (2)这件事的过程是怎样的?对问题、失误、困难等进行反思,分析产生的原因,即弄清哪些做法是不适当、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为什么会是这样。
    (3)我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包括通过教学反思发现了过去未曾注意到的问题或教学中更深层次的问题。
    (4)我的做法(教法)是否符合教学原理?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
    (5)今后该怎样做?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构想下一步的工作,知道发扬什么、纠正什么、改进什么、加强什么,即设想出新一轮教学工作的思路。
    3.教学反思的种类
    教学反思的种类和方法是多样的。如从时间看,有课前反思、课上反思、课后反思。从反思内容看,可以有备课反思、教学方法反思、教学评价反思等。在反思策略上,既可以对整体内容进行反思,又可以对**内容进行反思,如抓住亮点进行反思、抓住重难点进行反思、抓住盲点进行反思、抓住疑点进行反思。在反思的方式方法上,既可进行自我反思,也可请教同行或专业人员帮着反思。在操作上,既可口头反思,也可进行书面反思。
    4.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
    为什么教学反思在一些教师身上有效,在另一些教师身上效果并不明显?这与教学反思存在一定的误区有关。
    (1)不愿反思。教师认识不足敷衍应付。一些教师把写教学反思(课后记、教学随笔等)当作负担,为应付检查而写反思。
    (2)形式反思。教学反思不到位,有的教师的教学反思**和主题不突出,泛泛表层化,不深刻,或者重教师而轻学生,或者多叙事而少分析等。
    (3)不会反思。教师缺少指导。许多教师不是不想写教学反思,而不知怎样去写教学反思。结果是教师时间精力投入很大,但是学习收获却不大。
    (4)过度反思。学校要求得过多过频,写反思成了教师们的一种负担,苦不堪言。
    (5)强制反思。学校强制多于自主,忽略教师的实际需求和个体差异。
    1.什么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从事教学实践后回过头来思索过去自己做过或经历过的教学活动,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今后的工作的过程。一节课后,或一点经验,或一丝启发,或一则教训,或一例疑难,都一一记下来,积铢累寸,这些宝贵的资料、信息、思考,将会给日后教学以莫大的帮助。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怎样使自己成为一名好教师?你可以从读书中得来一些经验,你也可以从同事那里“偷”来几招,你也可以从师父那里得到指点……但这些都是间接的,或者说是很有限的,一个教师的真正成长更重要的是靠自己去感悟。一名好的教师,一定要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学习新的东西,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逐渐成为一名**教师。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对教师成长来说,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对外学习吸纳;二是对内总结反思。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教师否定自己是痛苦的,但是有时只有敢于否定自己,才可能超越自己,创造一个崭新的自我。
    实践和反思是教师成长为名师的两大法宝。一项调研结果显示,81.8%的教师经常反思每一堂课、每一个教育环节,不断总结和提炼经验。同时,87.9%的教师经常反思所学新知识、新理念或新方法背后所蕴藏的价值和意义,他们不仅重视知识的记忆、理念的传承或方法的移植,同时也能在自己思考和追问的基础上付诸实践。进一步的访谈结果显示,所有的教师都提到了“反思”和“实践”这两个关键词。如有的教师提出:“读书是吸纳,读己是反思。对教师而言,读书、实践、反思,缺一不可。反思之后要实践,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也要实践**的政策和要求。”有的教师则提出:“应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反思自己的目标。”
    2.教学反思的内容
    教学反思的内容是广泛的。比如从教材解读与设计、教法与学法的选择、课堂细节的处理等层面去反思。又如从日常教学上去反思:这节课,我投入激情了吗?对教材的解读,有更恰当的角度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合理可测吗?这节课中难忘的一个细节是什么?这节课的遗憾是什么?如果重新来教这节课,哪个地方值得改进?这些反思的深度,决定着教学所能达到的高度。
    教学反思通常包括“五思”:一思教学效果如何;二思教学的收获是什么;三思教学失误在哪里;四思如何去改进;五思教学中有哪些创新之处,摸索出了哪些教育规律。
    通常,比较有效的教学反思分为下面的五部曲:
    (1)我遇到了什么事情?
    (2)这件事的过程是怎样的?对问题、失误、困难等进行反思,分析产生的原因,即弄清哪些做法是不适当、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为什么会是这样。
    (3)我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包括通过教学反思发现了过去未曾注意到的问题或教学中更深层次的问题。
    (4)我的做法(教法)是否符合教学原理?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
    (5)今后该怎样做?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构想下一步的工作,知道发扬什么、纠正什么、改进什么、加强什么,即设想出新一轮教学工作的思路。
    3.教学反思的种类
    教学反思的种类和方法是多样的。如从时间看,有课前反思、课上反思、课后反思。从反思内容看,可以有备课反思、教学方法反思、教学评价反思等。在反思策略上,既可以对整体内容进行反思,又可以对**内容进行反思,如抓住亮点进行反思、抓住重难点进行反思、抓住盲点进行反思、抓住疑点进行反思。在反思的方式方法上,既可进行自我反思,也可请教同行或专业人员帮着反思。在操作上,既可口头反思,也可进行书面反思。
    4.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
    为什么教学反思在一些教师身上有效,在另一些教师身上效果并不明显?这与教学反思存在一定的误区有关。
    (1)不愿反思。教师认识不足敷衍应付。一些教师把写教学反思(课后记、教学随笔等)当作负担,为应付检查而写反思。
    (2)形式反思。教学反思不到位,有的教师的教学反思**和主题不突出,泛泛表层化,不深刻,或者重教师而轻学生,或者多叙事而少分析等。
    (3)不会反思。教师缺少指导。许多教师不是不想写教学反思,而不知怎样去写教学反思。结果是教师时间精力投入很大,但是学习收获却不大。
    (4)过度反思。学校要求得过多过频,写反思成了教师们的一种负担,苦不堪言。
    (5)强制反思。学校强制多于自主,忽略教师的实际需求和个体差异。
    目录
    第1章 学会自己培养自己 ——唤醒自主成长意识/ 001 一、立足自主,唤醒自我/ 001 二、认识自我,充满自信/ 003 三、守住宁静,心无旁骛/ 005 四、敢于尝试,超越自我/ 007 五、打实基础,创新自我/ 008 六、面向未来,规划自我/ 011 第2章 怎样尽早在单位站稳脚跟 ——勇于面对人际与挫折/ 013 一、情商是青年教师成长必修课/ 013 二、情商的诠释/ 014 三、青年教师人际交往的方法与策略/ 015 四、正确对待成长中的挫折/ 021 第3章 带着快乐去工作 ——寻找工作快乐的秘诀/ 027 一、快乐产生于教育信念之中/ 029 二、快乐产生于不抱怨的奋斗之中/ 031 三、快乐产生于有意义的生活之中/ 035 四、快乐产生于专业成长之中/ 037 第4章 备课不成功,上课肯定不成功 ——青年教师备课的门道/ 041 一、备课标,精准把握教材/ 044 二、备目标,明确任务重难点/ 047 三、备学情,读懂学生需求/ 050 四、备提问,以问题**学习/ 054 五、备方法,选择运用恰当/ 057 六、备检测,重课堂效果反馈/ 059 第5章 突破教学设计这道“坎儿” ——学会优化教学设计/ 063 一、理念设计,“为学而教”/ 065 二、内容设计,创造性使用教材/ 069 三、流程设计,优化课堂结构/ 076 四、生态营造,让课堂民主有活力/ 083 第6章 备课的深化,上课的预演 ——怎样有效说课/ 087 一、说课的诠释/ 087 二、说课的策略/ 088 三、说课的内容/ 090 四、说课的方法/ 092 第7章 三分教学,七分管理 ——优化课堂组织管理/ 109 一、深度备课,用好课吸引学生/ 112 二、约法三章,有一贯的要求/ 113 三、包容缺点,控制情绪/ 115 四、顾全大局,个别处理/ 117 五、运用暗示法组织教学/ 118 六、适度的惩罚/ 121 第8章 用赏识激励唤醒学生 ——优化课堂教学评价/ 123 一、心灵碰撞——体现真诚性/ 124 二、行为导向——体现针对性/ 124 三、评价内容——体现丰富性/ 126 四、用语艺术——体现激励性/ 127 五、巧妙灵活——体现多样性/ 129 六、学会等待——体现时机性/ 132 七、评价精准——体现导向性/ 134 第9章 **教师是读出来的 ——教师有效读书秘诀/ 137 一、读书是快速成长法宝/ 137 二、青年教师读什么书/ 141 三、青年教师的读书方法/ 144 四、力戒浮躁,持之以恒/ 150 第10章 学名师,少走弯路 ——怎样有效学习名师/ 153 一、学习名师可少走弯路/ 153 二、模仿是一种重要学习方式/ 156 三、怎样向名师学习/ 157 第11章 在磨课中历练,在蜕变中成长 ——教师磨课成长秘诀/ 165 一、为什么要重视磨课历练/ 165 二、磨课的诠释/ 166 三、磨课历练的实施策略/ 166 第12章 在听评课中学上课 ——听评课的方法与技巧/ 175 一、为什么重视听评课/ 175 二、怎样的听评课更有效/ 179 三、评课的方法与艺术/ 186 四、重视写评课稿进行反思/ 189 第13章 让吃一“堑”真正能长一“智” ——怎样有效做教学反思/ 193 一、教学反思是专业成长的法宝/ 193 二、怎样理解教学反思/ 194 三、有效教学反思的方法/ 196 四、教学反思应注意的问题/ 203 第14章 越忙的人时间越多 ——教师运筹时间的艺术/ 207 一、运筹,心中装着一个“四象限图”/ 210 二、规划,有效使用时间/ 212 三、节省,减少时间浪费/ 215 四、开发,利用零散时间/ 216 五、安静,保持专一的心力/ 217 六、场力,推着你前进/ 217 七、放松,会工作、会学习、会休息/ 218 后 记/ 221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