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如何是好
QQ咨询:
有路璐璐:

如何是好

  • 作者:(英)尼克·霍恩比( Nick Hornby)著 曾志杰 译
  •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 ISBN:9787532785834
  • 出版日期:2021年08月01日
  • 页数:296
  • 定价:¥69.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女主人公凯蒂结婚二十年,因日常琐事对伴侣越来越感到厌倦,婚姻正处于破裂的边缘。就在这时,原本是个“愤青”专栏作家的丈夫戴维,却在一位灵疗者奇迹般地治愈他的背痛后,决心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他开始专注于慈善事业,对家人也变得温柔体贴。凯蒂的生活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各种异样的感觉也随之而来。她开始重新思考人生,思考究竟什么才是“慈善”、如何才能做个好人。
    文章节选
    01 我在利兹的停车场里,跟我老公说我不能再跟他继续下去了。而我老公根本不在我身边,不在这个停车场里。戴维在家带孩子,而我原本只是打电话提醒他记得写纸条给莫莉的导师。不知怎么搞的,离婚的念头就这么脱口而出。这是个错误。好吧,虽然我自己都没想过,但我得承认,我确实是那种会主动提出离婚的人。可是依照我的个性,我真的不觉得我会选择在停车场,对着手机就把离婚的念头脱口而出。看来我得好好重新评估自己一番。如果要我说一个自己的优点,我会说我对人名过目不忘,通常上千次里只会偶尔弄错一两次。但是对大部分人来说,离婚就只有这么一次。如果你在利兹的停车场,用手机跟老公提出离婚,恐怕这件事就会一辈子跟着你。好比看见李•哈维•奥斯瓦尔德这个名字,就会想到他刺杀了肯尼迪。有些事情就算我们只做了那么一次,却非得永远背负着它不可。
    当天晚上,我在旅馆房里辗转难眠,把刚才的对话重新回想了一遍。其实这也算好事,至少证明了,就算我是一个在停车场跟老公离婚的女人,但还不算太无情,还懂得在事后好好沉淀一番。我尽可能地回想这段对话的所有细节,想弄清楚如何在短短三分钟内,不,是十分钟内,话题会从帮莫莉预约牙医,闹到非分手不可。可是这个念头害得我忍不住在凌晨三点开始沉思,想着一九七六那年,我们在大学舞会邂逅,为什么却在二十四年后,走到这一步。
    老实说,之所以想了这么久,只不过是因为二十四年是一段漫长的岁月,一大堆细枝末节,一些跟故事本身毫无关联的细节,不请自来跑进我脑袋。如果这段婚姻是一部电影,影评恐怕会说这是一部废话连篇毫无剧情可言的烂片。内容可以用下面几句话带过: 两人初识、坠入爱河、生儿育女、开始争执,他发胖性情变古怪,而我开始感到无趣与绝望,接着我也变得古怪,终两人分手。这样形容我的婚姻我并不反对,毕竟我跟他并不特别。
    只是我始终想不透,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那通电话,怎么会从一段和谐真诚但有点老套、关于家庭琐事的对话,演变成宛如世界末日般激动的时刻。我还记得对话是这样开始的,几乎一字不差:
    我:“嗨!”
    他:“哈啰,你还好吗?”
    我:“还可以,孩子们都好吗?”
    他:“还不错,莫莉在家看电视,汤姆在杰米家玩。”
    我:“我只是要提醒你,关于莫莉看牙医的事情,你要帮莫莉写纸条,好让她带去学校给老师。”
    你看到没有? 评评理! 你一定也会觉得这根本不可能发生,不是从这里开始。但是你错了,因为话题就是从这里开始改变的。
    我几乎可以确定步是从这里跨出,就在这个瞬间。我记得对话暂停了好一会儿,从话筒另一端传来一阵令人不安的寂静。于是我开口问:“怎么了?”他回答:“没事。”而我又问:“到底怎么了?”而他回答:“真的没事!”显然他对我的问题虽然不感到沮丧,但也不觉得开心,反倒是有些暴躁。这表示我得继续追问下去,所以我只好继续说:“快说啦,怎么回事?”
    “没事。”
    “到底怎么了?”
    “也没什么,只是你刚才说的话。”
    “我说了什么?”
    “你说只是打电话提醒我要帮莫莉写纸条。”
    “这么说有哪里不对吗?”
    “如果你是为了别的原因打电话给我,你知道,就算只是问候一下,关心你老公跟孩子过得怎样,那种感觉会好很多。”
    “拜托! 戴维。”
    “你说‘拜托! 戴维’是什么意思?”
    “那不就是我问你的件事情,我问你‘孩子们还好吗’。”
    “好一个‘孩子们还好吗’,而不是‘你还好吗’!”
    如果我们婚姻美满,这样的对话是不可能发生的。不难想象一段和谐的关系里,一段这样开始的对话,不会也不可能演变成两个人吵到要离婚收场。一段和谐的关系,你可以从牙医的部分,直接跳到下一个话题,例如你白天工作的情形,或是晚上的计划。在一段极度美满恩爱的婚姻关系里,谈论的甚至可能像广播里听到主持人传来一阵咳嗽声,这般寻常、无足轻重的话题,但是一段寻常但恩爱的婚姻关系里,本来就充满了这样的对话,也许这就是婚姻赖以维持的关键。但是我跟戴维的相处,早已不是这样的情形。当彼此花了好几年的时间互相伤害,直到所说跟所听到的每一个字都变得像密码般,藏着许多等待解读的伤人的刺之后,才会开始出现像我们这样的谈话内容。就像一部阴郁又杰出的剧本般复杂,字里行间充满了弦外之音。当我清醒地躺在旅馆房间里,试着重组这些片段,忍不住佩服我们竟然如此聪明,创造出密码般的对话: 若没有这么多年悲惨生活的启发是办不到的。
    “我很抱歉。”
    “你在乎我过得好不好吗?”
    “老实说,戴维,我不需要问你过得好不好,因为你听起来过得很好,好到足以一边照顾两个孩子一边毁谤我,然后再表现出十足受害者的模样。我到现在还搞不清楚我到底做了什么? 我相信你可以启发我,帮我找到答案。”
    “为什么你会觉得我像个受害者?”
    “哈! 你的脸上就写着‘受害者’三个字,一直以来都是。”
    “胡说八道!”
    “戴维,你就是靠装成一副受害者的模样来维生。”
    我说的是真的,至少一部分是真的。戴维固定的薪水来自他帮当地报纸写专栏。这个专栏有张图片,图片里的他对着相机咆哮,然后副标题写着“霍洛威愤怒的男人”。在我对这个专栏失去耐心之前,我读的后一篇文章,内容是关于对老人坐公交车的谴责: 为什么他们从不事先准备好零钱? 为什么他们不肯坐在公交车前面的位子? 为什么他们总是在到站前十分钟就站起来,然后老是因此而摔倒,以一种令人担忧又缺乏尊严的方式? 我想你应该可以想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专栏了。
    “可能你没注意到,你他妈的从来没仔细读过我的专栏。”
    “莫莉在哪?”
    “在别的房间看电视。干! 他妈的,一堆狗屎!”
    “很好,非常成熟。”
    “你他妈的从来没仔细读过我的专栏,我的专栏是在反讽!”
    我冷笑几声。
    “嗯,请您原谅住在韦柏斯特路三十二号的居民不懂什么是反讽。因为我们每天睁开眼就得面对霍洛威愤怒的男人。”
    “我们到底怎么了?”
    如果在我们的婚姻电影里,编剧正烦恼着该如何把一段笨拙、肤浅的争论,转化为更有意义的对话,那么现在正是时候。你知道的,好比说,“这真是一个好问题……我们到底要往哪去? ……我们在做什么? ……这些那些这些那些……都该结束了”。好吧,我知道这么做并不容易,但是肯定有效。可惜戴维跟我并不是汤姆•克鲁斯跟妮可•基德曼,所以对于这些对话里潜藏的隐喻视而不见。
    “我不知道我们到底怎么了。你莫名其妙就开始指责我没有问候你。”
    “你是呀。”
    “你好吗?”
    “去你的!”
    我对着手机叹了一口气。为了让他清楚听见,我必须特地把手机从我耳朵旁移到嘴前。这么一来,叹气声衔接得有些不自然,但我不得不这么做,因为根据经验,我知道我的手机对于说话声以外的声响不是很敏感。
    “我的老天啊! 那是什么声音?”
    “那是一声叹息。”
    “听起来你像是在山顶上。”
    我们静默了好一会儿。他在北伦敦的厨房里,不发一语。而我在利兹的停车场内,也静默不语。突然间我惊觉,我竟然对这种沉默如此熟悉,我熟悉它的形状跟感觉,熟悉它尖锐的棱角。一股厌恶从心底油然而生(当然不是真的完全死寂,你可以听见自己零碎愤怒的咒骂,耳朵里血管鼓动的声音,在停车场里,还听得见隔壁一台菲亚特轿车正在倒车)。事实上,问候家庭琐事跟决定离婚,这两件事情彼此间毫无关联。这就是为什么我始终找不到事情的关键点。我想真相是,我就这样无预警提出了离婚。
    “戴维,我对这一切感到好厌倦。”
    “什么一切?”
    “所有所有的一切。无止境的争吵、沉默、坏气氛。这一切就像毒药。”
    “喔,你指的是那些呀。”他说的听起来好像是这些有毒物质,莫名其妙从天花板裂缝滴入我们的婚姻,而他过去一直努力在修补,“现在说这些太迟了。”
    我深呼吸,这一次是为了我自己,而不是刻意做给他听,所以手机依然贴着我耳朵。
    “也许还不算太迟。”
    “你这话什么意思?”
    “难道你真的想要这样度过下半辈子吗?”
    “当然不想。你有什么建议吗?”
    “我想我应该有。”
    “你愿意告诉我是什么吗?”
    “你知道我要说什么。”
    “我当然知道。但是我希望是由你提出。”
    事情发展至此,我再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你想离婚吗?”
    “我希望记录上要说清楚,离婚不是我提出的。”
    “好。”
    “是你,不是我。”
    “是我,不是你。拜托你,戴维,我正试着跟你讨论一件悲伤、成熟的事情,你却只顾着想要吵赢这场架。”
    “如此一来,我才能告诉大家是你要求离婚。而且是毫无预警地提出!”
    “喔,所以真的是完全毫无迹象可循,是吗? 我是说,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因为我们的婚姻是如此幸福美满。你打算这么告诉大家吗? 对你来说这才是**,是吗?”
    “等一下挂上电话,我会马上再拿起来。我要在你散播你的说法前,先告诉别人我的说法。”
    “好,既然如此我只好占着电话线不挂。”
    接着,由于厌倦了我跟他的一切一切,我做了相反的决定,我把
    电话挂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在利兹的旅馆房间里辗转难眠,试图回想我们之间对话的过程,或是不停咒骂着失眠的困扰。电视跟灯开了又关,关了又开,大致上说来,我的一切行为都让我的情人像是活在地狱一般。喔,对了,我想我应该在电影大纲的某个段落补上这一段。他们结婚了,他变得又胖又难相处,她则变得绝望且一样难相处,接着她有了一个新情人。
    听着: 我不是烂人。我是个医生。我之所以想当医生是因为我觉得这似乎是一件好事。我所谓的好,并不是指这个职业听起来刺激、高薪,又迷人。我只是喜欢这个称谓听起来的感觉。“我想当个医生。”“我在接受训练,好成为一个医生。”“我是北伦敦一间小医院的执业医师。”我觉得这个称呼很适合我,听起来专业,有点聪明,不会太华丽,受人尊敬,听起来成熟,懂得关心别人。你以为医生都不在乎这些肤浅的事情吗? 那你可就错了。无论如何,我是一个好人,我是医生,正和一个我也不大了解、名叫史帝芬的男人,躺在旅馆的床上,而我才刚跟我先生提出离婚。
    毫无意外,史帝芬还醒着。
    “你还好吧?”他问我。
    但我无法看着他。几个小时前他的双手还在我身上游走,而我也渴望他那么做,但是现在我只希望他从床上、从旅馆、从利兹彻底消失。
    “ 没事,只是睡不好。” 我从床上起身着装,“我要去外面散个步。”
    这是我订的房间,所以我把门卡带在身上,但是当我把它放进包包,我很清楚我不会再回来了。我想待在家里大哭大闹,为我跟戴维即将替孩子们的生活带来灾难而感到罪恶。房间是卫生局出的钱。
    史帝芬只需结清房里迷你吧台的消费即可。
    我开了几小时的车,然后在一个休息站停下来,喝杯茶、吃个甜甜圈什么的。如果这真是一部电影,那么在我回家的途中肯定会发生些什么插曲,好让这趟旅程更有意义。例如我可能会碰到一个人,或是我可能决定彻底改头换面,也或者犯下什么罪,或甚至被某个罪犯诱拐,可能是一个十九岁有毒瘾的年轻人,教育程度不高,但是没想到却比我更聪明,也更懂得关心别人。不觉得很讽刺吗?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