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机械振动(第2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机械振动(第2版)

  • 作者:华宏星、黄修长、张振果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590767
  • 出版日期:2021年12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5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离散系统和连续系统振动基本理论,以信号处理为基础,从输入输出关系介绍了随机振动,以及具有代表特征的非线性振动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本书特色是数学求解结合物理意义、理论分析结合工程应用,振动结合波动,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提高读者对自然界的基本的运动形式--振动的理论水平,还能帮助读者领会到如何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本书可用作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机械振动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机械工程、船舶和航空航天的技术人员解决分析设备实际振动问题的参考书籍。
    目录
    第1章振动基础知识 1.1振动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1.2振动的分类 1.3振动的运动学分析 1.4周期运动的谱分析 1.5振动系统的基本属性和力学模型 1.5.1振动系统的基本属性 1.5.2工程振动问题的建模 1.6等效刚度与等效质量 1.6.1等效刚度的计算 1.6.2等效质量的计算 习题1 第2章单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 2.1无阻尼自由振动 2.1.1无阻尼自由振动微分方程的建立方法 2.1.2无阻尼自由振动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 2.1.3无阻尼系统振动过程中的能量 2.2有阻尼自由振动 2.2.1有阻尼自由振动的微分方程解法 2.2.2有阻尼自由振动微分方程的直接求解法 2.3对数衰减率 2.4干摩擦阻尼下的自由振动 习题2 第3章单自由度系统的强迫振动 3.1简谐激励作用下的响应 3.1.1强迫振动响应的微分方程求解方法 3.1.2强迫振动响应稳态解的频响函数求解方法 3.1.3强迫振动全响应中外激励对瞬态响应的贡献 3.1.4稳态响应特性分析 3.2机械阻抗的基本概念 3.3结构阻尼和库仑阻尼 3.4等效阻尼 3.5旋转失衡 3.6转子旋曲与临界转速 3.7基础激励与隔振 3.7.1基础激励下的位移响应 3.7.2基础激励下的相对位移响应 3.8测振仪原理 习题3 机械振动(第2版) 目录 第4章任意激励下单自由度系统的响应 4.1任意周期激励下的稳态响应 4.2任意激励作用下的瞬态响应 4.3脉冲响应和频率响应的关系 4.4冲击响应及冲击响应谱 4.5基础激励的冲击响应谱 4.6冲击响应和稳态振动响应的区别 习题4 第5章二自由度系统 5.1二自由度无阻尼自由振动 5.2简谐激励下的稳态响应 5.3任意激励下的响应 5.4动力吸振器原理 5.5坐标耦合 习题5 第6章多自由度系统 6.1运动方程的建立 6.1.1刚度矩阵方法 6.1.2柔度矩阵方法 6.1.3拉格朗日方程的应用 6.2固有频率与振型 6.3振型向量的正交性 6.4振型叠加法 6.5阻尼的处理 6.6振型截断法 6.7多自由度系统频率响应函数矩阵和脉冲响应函数矩阵 6.7.1多自由度系统频率响应函数矩阵 6.7.2多自由度系统脉冲响应函数矩阵 6.8状态空间法 6.9计算基频的近似方法 6.9.1瑞利法 6.9.2邓克列公式 习题6 第7章连续系统振动 7.1波动方程 7.1.1杆的纵向自由振动 7.1.2圆轴的扭转自由振动 7.1.3弦的自由振动 7.1.4无限长弦齐次波动方程的行波解 7.1.5弦自由振动的驻波解 7.1.6波动方程的强迫振动解 7.2梁的横向振动 7.2.1梁振动的运动方程及解的性质 7.2.2梁振动的固有频率与振型 7.2.3剪切变形和转动惯量的影响 7.3连续系统振型函数的正交性 7.3.1杆的振型函数正交性 7.3.2梁的振型函数正交性 7.4梁强迫振动的振型叠加法 7.4.1时域振型叠加法 7.4.2频域振型叠加法 7.5梁振动的波动解简介 7.5.1半无限长梁自由振动的波动解 7.5.2简支梁强迫振动的波动解 7.5.3梁振动的波数频率域解法 7.6连续系统固有频率的近似计算 习题7 第8章振动控制��理 8.1振动源 8.2振动的危害和容许标准 8.3振动控制方法 8.4振源控制 8.4.1往复机械不平衡惯性力及其控制 8.4.2回转运动机械振源及其控制 8.5隔振 8.5.1刚性基础的振动隔离 8.5.2弹性基础的振动隔离 8.5.3双级隔振 8.5.4极低频隔振 8.5.5隔振器及其驻波效应 8.6阻尼减振 8.6.1阻尼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8.6.2阻尼器原理 8.6.3黏弹性阻尼材料 8.6.4阻尼处理与约束阻尼层 8.7吸振 8.7.1动力吸振器 8.7.2动力反共振吸振器 8.8振动主动控制 8.8.1概述 8.8.2半主动控制 8.8.3主动控制 8.8.4控制 习题8 第9章随机振动 9.1随机变量与随机过程 9.2傅里叶变换 9.2.1复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 9.2.2傅里叶变换 9.2.3傅里叶变换的重要性质 9.3随机信号的相关分析和谱分析 9.3.1相关分析 9.3.2谱分析 9.4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对随机激励的响应 9.5多输入单输出系统 9.5.1响应的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密度 9.5.2系统对随机激励的均方响应 9.6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习题9 第10章非线性振动 10.1机械及结构的非线性要素 10.1.1非线性弹性 10.1.2非线性阻尼 10.1.3时变系数 10.2非线性振动的定性分析方法 10.2.1相平面法 10.2.2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 10.3自激振动、极限环 10.4强迫振动: 跳跃现象、次谐波与组合谐波 10.4.1跳跃现象 10.4.2次谐波响应 10.4.3组合谐波响应 10.5参数激励振动 10.6混沌与分岔 10.6.1庞加莱截面 10.6.2分岔 10.6.3混沌行为 习题10 第11章振动测量 11.1振动测量的目的、方法与过程 11.2传感器与激振设备 11.2.1压电加速度传感器 11.2.2加速度计的使用 11.2.3速度传感器 11.2.4位移传感器 11.2.5其他传感器 11.2.6激振设备 11.3振动测量仪器 11.4振动信号处理 11.4.1采样定理 11.4.2谱分析 11.5振动测量方法 11.5.1实验模态分析原理 11.5.2模态测试 习题11 附录A用MATLAB计算振动问题 A.1MATLAB简介 A.2固有频率和振型的计算 A.3龙格库塔(RuggeKutta)法 A.4线性代数方程组求解 A.5MATLAB计算振动问题算例 附录B用于均方响应计算的积分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