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决胜高中三年关键期(教育名师张雪峰,手把手教你如何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亲签本+2张书签)
QQ咨询:
有路璐璐:

决胜高中三年关键期(教育名师张雪峰,手把手教你如何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亲签本+2张书签)

  • 作者:张雪峰
  •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ISBN:9787559656995
  • 出版日期:2021年12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5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决胜高中三年关键期》500 院校特邀主讲师,10 年高考报考指导经验,火遍全网的教育名师张雪峰,汇集千万高中生家长的教育难题集结成书,教你如何有效陪孩子度过高中三年。四大板块,逐一攻破高中家长教育难题。步深度剖析高中生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第二步纠正高中生家长经常犯的教育错误;第三步给出高中生会遇到的各类问题的解决办法;第四步给出合理的三年学习规划建议。真正的帮助高中生家长做好学生的坚强后盾。
    文章节选
    家长,你为什么焦虑 每次给大家讲完课,很多家长会围上来,问我各种各样的问题,我都是能回答的就尽量回答,原因很简单,看到家长们那关切的眼神,我心中真的只有一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
    我发现家长几乎没有不焦虑的。其实,这种焦虑的心态是造成家庭矛盾的主要原因。家长要明白,你的心态越好,孩子的心态也就越好,他的考试成绩等各方面可能都会有所提高。
    在通常情况下,家长产生焦虑心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经济状况不乐观,给不了孩子好的 现在社会的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这不仅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对成年人来说也是极大的刺激。我们经常教育孩子不要被物质迷惑双眼,但自己表现出的行为却完全相反:我们会在孩子面前抱怨赚钱难,会告诉孩子我们为他们付出了多少**。这本身就会让孩子很迷惑:你不是说钱不重要吗?不是告诉我不要攀比吗?那为什么你总是在念叨这点事?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庭并不富裕的家长始终秉持着这样一个信念:教育可以改变命运!为此,他们拼了命也要给孩子创造好一点的学习条件。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总有家长对我说:“张老师,我砸锅卖铁也要让我们家小孩上个好一点的学校,就算他要出国留学,我也得供他!”
    “拼命为孩子创造好的学习条件”这个执念,往往是家长焦虑的来源。
    实际上,有些经济条件没有那么好的家庭,家长虽然没能给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却给孩子传递了好的价值观、好的教育方法,给了孩子好的人格,让他成为一个不卑不亢的人:面对家庭条件比自己好的孩子不羡慕,遇到家庭条件不如自己的孩子不歧视,堂堂正正地做自己。也就是说,父母不焦虑,孩子就自在。
    所以,请各位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对物质的焦虑心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孩子好的,做人做事无愧于心,你就是**的家长。 二、用当下的学习成绩来定义孩子的未来 曾国藩有一句关于做事和心态的名言:“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正是因为拥有这种心态,他才做成了那么多大事。但我们普通人正好相反。不是放不下过去,就是巴望着将来,反而将应该好好把握的当下给忽视了。
    很多家长的心态就是这样。因为担心孩子的将来,所以就焦虑孩子的现在,提出一些不符合现状的要求:孩子的水平本来只能上大专,家长却想让他上本科;只能上本科的,家长却想让他上一本;只能上一本的,家长却想让他上“双**”;只能上“双**”的,家长却想让他上“985”;只能上“985”的,家长却想让他上清华、北大。这种焦虑反映到平时的生活中,就是每次孩子的考试成绩一出来,家长的���就被揪得死死的,一通盘算:这个分到底能上什么学校。如果跟自己想要的差距太大,就开始折腾孩子。
    其实我想跟各位家长说一下,大可不必焦虑孩子的未来,因为孩子自有他自己的路要走。而且,考试成绩高10分低10分,能上的院校档次其实不会差别很大。另外,在分数确定的前提下,高考报志愿时,在地域、专业、学校综合实力等多个方面都有可以调节的余地,能让孩子有一个相对合适、合理的学校可上。
    更何况,在现在这个社会,学历也好,学校也罢,都只是一块敲门砖,一个人究竟能走多远,主要还看以后的发展。
    我在大学里有个朋友,当年报考的是郑州大学的哲学专业。我这个朋友深深知道哲学专业不好找工作,所以从大一开始就去做各种兼职,主要的就是去做考研辅导班的代理。到了大三,他就用自己的代理提成在郑州买了人生的套房子。毕业以后,他进入某大型日化企业做销售,从开始只负责内蒙古下辖的一个县的销售,到后来管理北京、天津、河北三个人口多、消费大的省、市的销售,年薪几百万。综观他的职业发展和现状,一点不比“985”的毕业生差,甚至可以说好过大多数“985”毕业生。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在心态上,家长们应该摆脱对孩子现在学习成绩的焦虑心理。孩子将来成长为怎样的人,学习成绩真的只是一方面。而且,你的这种焦虑还会传染给孩子,让他跟着你紧张,从而可能影响学习。家长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不惊慌,不埋怨,做孩子的支持者和智囊团。 三、对孩子的生活环境过于担心,自己吓自己 有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能保持平常心,却过于焦虑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担心孩子在外面保护不好自己,更担心孩子跟着坏人、“坏”同学学坏。
    我们现在经常会看到一些涉及孩子的负面新闻,比如绑架孩子、恶意伤害等,有些家长就不自觉地开始担心孩子的**,觉得社会太乱了。其实并不是现在的社会比以前乱,而是现在信息传播的渠道增多了,信息扩散的速度加快了。在互联网还没普及的过去,我们更多的是从电视和报纸上获取信息,只要电视上不播、报纸不报道,很多事情发生了、结束了,我们都不知道。而现在互联网、自媒体高度发达,任何地方发生了任何不寻常的事情,瞬间就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人类的天性是记住那些负面事件,所以明明已经变得更文明、更稳定的现代社会,却显得比过去更“乱”了。
    相比社会环境,家长更担心的可能是周围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比如,孩子跟学习不好的同学一起玩,会导致成绩下滑;如果孩子的朋友早恋,孩子是不是也会跟着春心萌动;原本很乖的孩子如果跟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厮混,就有可能学会抽烟、喝酒、打架……关心则乱,对孩子的过度关注,导致有些家长每天都生活在这些千奇百怪的恐惧中,从而不自觉地开始干涉孩子的具体决定,甚至动不动地就对孩子大发雷霆,进而引发一些家庭问题。
    我想告诉各位家长,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如果不经受一些磨难,是无法独立于世的。现在的“啃老族”很多就是被家长过度保护出来的

    对于家长的这种焦虑,我只想说两点。
    其一,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但不要过度。教育孩子重视**,“教训”不是好的办法。我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每年都会组织交通**警示展,试图用血腥、恐怖的交通事故照片来警示我们遵守交通**规则。但后,同学们记没记住交通**规则不好说,但晚上做噩梦的倒是不少。现在的很多家长教育孩子**问题时,采用的还是老办法,只知道展示可怕的后果,却不告诉孩子遇到紧急情况该如何处理,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该向什么人求助。与其告诉孩子在外面乱跑会遇到坏人、容易被骗,不如告诉他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冷静面对,从而不受到伤害。
    其二,面对孩子潜在的“学坏”威胁,要制定好规则,而不是一味地说教、禁止和惩罚。说教、禁止和惩罚,很有可能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叛逆,把他推向相反的道路。在制定规则前,家长一定要想明白一个问题,面对孩子“学坏”的行为,哪些你能接受,哪些你不能接受,你的底线在哪里。比如,你可以现在就想象一下,假如有**孩子告诉你,学校里有异性对他表白,你是什么心情,会怎么处理。孩子在青春期或者说在成长期间会遇到的重大问题其实就那么几个,一定要提前想明白,做好预案,千万不要等问题来了才手忙脚乱地粗暴处理,这样很容易跟孩子产生矛盾,让亲子关系出现裂痕。与其把孩子从头到脚管得死死的,不如搞清楚什么事情该管,什么事情不该管,管理的界限在哪里。谁都不是生来就是家长,但是咱们可以学,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 四、对孩子的情绪过度负责,总想以一己之力让孩子永远开心 大家还记得在孩子小的时候,当他开始哭闹,你是怎么做的吗?哄!只要能让孩子开心,不再哭闹,有的家长是出尽百宝,啥都愿意干啊!看着小孩破涕为笑,家长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还油然生出了一种成就感和无所不能的责任感:让孩子每时每刻都开心,就是我做爸爸(妈妈)的天职!
    习惯成自然,直到孩子进入了青春期,很多家长还是会顺理成章地认为,让孩子时时刻刻开心就是自己的责任。孩子无聊了,要给他找点事儿干;孩子心烦了,要帮他解决烦恼;孩子焦虑难受了,自己比孩子还要焦虑难受。这种家长在跟孩子接触和谈话时都会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己成为让孩子生气的导火索,甚至觉得只有让孩子开心了,自己才是一个称职的家长。
    可是,家长这样做的后果是,孩子将无法学会独立处理负面情绪,而不会处理负面情绪的人,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跟同学、老师的交往中,都有可能遇到更大的问题。比如,现在很多孩子在学校里没什么朋友,那是因为,在家里所有人都会哄着他,让他开心。而在学校里,同学可不会像家长那样去哄他。很多孩子面对失败会一蹶不振,也是因为家长没有教会他们如何去面对失败。
    家长一定要从“孩子开心我才能开心”的这种焦虑中走出来,要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包括消化不良情绪。当孩子有不良情绪时,家长要想办法帮助孩子寻找原因、解决问题,而不是排斥或回避不良情绪。告诉孩子,愤怒、焦虑、紧张都是人类的正常情绪,没什么大不了的,他有能力去承担负面情绪,也有能力去解决带来负面情绪的问题。在孩子失望时不要马上去补偿他、满足他,在他悲伤时不要马上去转移他的注意力,哄他开心,而是让他跟失望和悲伤共处一段时间,去认识生而为人必须去面对的这些情绪。从处理这些不那么开心的情绪的过程中,孩子会获得独立的力量。
    当家长不再因孩子的不良情绪而焦虑时,孩子就会感知到你对他满怀信心,对他充满信任,他就会想办法用自己的力量来处理好这一切。 五、家长要想不焦虑,就要学会对自己好一点 很多家长对自己太不好了。
    你跟爱人有多久没有出去吃一顿像样的晚餐了?你们有多久没有出去好好看电影、旅游、享受二人世界了?随着孩子的学习压力变大,家里的每个成员都跟着紧张起来,为了给孩子提供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服务,有些家庭的妈妈甚至完全放弃了心爱的事业和工作,辞职回家,做起了全职妈妈。
    在这里,我想对各位家长说,在成为家长前,你首先是你自己,你首先应该保证自己过得开心、快乐。前文我们已经说过,家长所有的焦虑情绪都会传染给孩子,所以家长必须先让自己放松,然后才能以舒服的状态去面对孩子。
    我们来看两个案例体会一下。 案例一:
    家长:张老师,我是个全职妈妈。在孩子上高中前,我原本是有工作的,虽然一个月收入不是很高,但我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跟同事相处得也十分愉快。孩子上高中以后,我跟老公商量了一下,觉得必须得有一个人全身心地照顾孩子,跟孩子多接触、多交流。权衡之下,我辞去了工作,每天在家洗洗涮涮,保证老公和孩子能够吃上热乎饭,让他们把心思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刚开始我感觉还好,后来家里的矛盾却越来越大。首先是我自己,平时在家活就那么多,孩子上学、老公上班以后,我就特别无聊。于是我就试着养养花、看看书,一开始还觉得挺有意思,但时间一长就不行了。由于没有丰富的社会生活,我开始感觉烦闷,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感觉越来越深。我上班时,老公还愿意帮着一起做做家务,现在因为我整天在家,他不仅心安理得地当起了甩手掌柜,还说:“你不工作回家来,不就是干这个的吗?”凭什么啊?结果,我跟我老公的矛盾越来越多,我看不惯他,他也看不惯我。更重要的是我儿子对我的态度,他跟我说我原来脾气没有这么暴躁,是不是近更年期了,管他管得也太多了。你说我辞职回家不就是为了他吗?老公不理解我就算了,孩子也不理解我,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啊? 案例二:
    学生:张老师,我是一个高二的学生。你知道吗,自从上了高中,我真的压力好大。我家里条件不是特别好,上初中的时候,我成绩不是很出众,为了能让我到本地好的高中就读,我爸爸真的十分努力。他是一个快递员,每天没日没夜地忙,想多赚点钱,为我们这个家、为我拼尽了全力。我知道他每天都很累。每天回到家,他总是会叹气。而且,为了供我上学,我爸妈都已经很久没买新衣服、新鞋了。他们越是这样,我的压力就越大。我真怕将来考不上好大学,让他们失望。这次期末考试我又没考好,我该怎么面对他们啊?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求家长一定要对自己好一点。一方面,好的教育是耳濡目染,你的心态怎么样,孩子的心态就会怎么样。另一方面,如果你放弃了自我,把培养孩子当成人生的主题,那不是孩子的幸运,而是孩子的不幸。因为他们不得不背负着沉重的负罪感去学习,你对孩子的过度付出、过度关注乃至牺牲,后都会成为压在孩子心头的沉甸甸的大山。孩子是敏感的,他们能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过高期待,在这种期待下,他们很容易会担心、害怕、内疚、绝望,这些感受交织在一起,长时间下去,孩子在学习中就难以保持专注,反而会陷入焦虑、抑郁状态。很多同学就向我反映过,他们之所以会焦虑,往往不是因为家长对他们关心不够,而是因为家长对他们过于关心。 所以,家长们,请对自己好一点,不要觉得这么做会对孩子不好。你要明白,你们是一个家庭,每个家庭成员都感到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目录
    01变化:你了解现在的高中生吗 现在的高中生跟我们那个年代的高中生不同了 003 高中生在意的是同龄人的认可 006 高中生已经是独立的个体了 010 高中阶段的孩子有着极强的表达欲 013 为什么孩子试图博取关注 015 02纠正:做有分寸、有方法的家长 家长,你为什么焦虑 021 你为什么会误解孩子 032 家长要学会倾听 039 不打、不骂、不吼叫 043 学会给孩子写信 052 不要只以学习为** 058 不要过度约束孩子或过于频繁地施加惩罚 063 不要代替孩子做所有选择 066 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去跟别的孩子做比较 074 不要失信于孩子 081 家长千万不要这么干 083 别打击孩子的幻想 096 帮孩子超越迷茫 099 03方法:如何处理高中生遇到的各类问题 性教育,合适的时候必须做 108 不要让手机成为孩子的精神毒品 112 如何养育女孩 122 如何养育男孩 133 孩子不喜欢老师怎么办 143 如何应对学习焦虑与厌学情绪 148 要不要读课外书 153 国内大学与国外大学的差别 161 04规划:如何帮助孩子提高成绩,规划大学生活 如何规划高中三年的学业 169 如何选文理科或选科 179 高中阶段各科的学习方法 189 重新认识模拟考试和高考真题的作用 219 高考前应该做什么 225 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一些小建议 229 到底要不要复读 245 对于大学生活的一些建议 251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