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麦田阳光·《庄重的阅读》
QQ咨询:
有路璐璐:

麦田阳光·《庄重的阅读》

  • 作者:曹文轩
  •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70304479
  • 出版日期:2021年07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25.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文章节选
    庄重的阅读·曹文轩 前 方 一辆破旧的汽车临时停在路旁。它不知来自何方。它积了一身厚厚的尘埃。一车的人,神情憔悴而漠然地望着前方。 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归家,说明他们在此之前,曾有离家之举。而远行,则是正在进行的离家。 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当人类远未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祖先们是在几乎无 休止的迁徙中过活的。今天,我们在电视上,总是看见美洲荒原 或非洲荒原上的动物大迁徙的巨大场面:它们不停地奔跑着,翻 过一道道山,穿过一片片戈壁滩,游过一条条河流,其间,不时 遭到猛兽的袭击与追捕,或摔死于山崖,或淹死于巨流。然而, 003 阳光麦田 美丽乡村助读书系· 任何阻拦与艰险,也不能阻挡这声势浩大、撼动人心的迁徙。前方在召唤着它们,它们只有奋蹄挺进。其实,人类的祖先也在这迁徙中度过了漫长的光阴。 后来,人类有了家。然而,先前的习性与欲望依然没有寂灭。人还得离家,甚至是远行。 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也显得丰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外面的世界能够开阔视野,能够壮大自己。它总在诱惑着人走出家门。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 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了,或是他容不得家了。他的心或身抑或是心和身一起受着家的压迫。他必须走,远走高 飞。因此,人类自有历史,便留下了无数逃离家园、结伴上路、一路风尘、一路劳顿、一路憔悴的故事。 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屑。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助长了人们对前方的幻想。前方使他们兴奋,使他们冲动,使他们陷入如 004 庄重的阅读·曹文轩 痴如醉的状态。他们仿佛从苍茫的前方,听到了呼唤他们前往的钟声和激动人心的鼓乐。他们不知疲倦地走着。 因此,这世界上就有了路。为了快速地走向前方,为了能走向更远的地方,就有了船,有了马车,有了我们眼前这辆破旧而简陋的汽车。 路联结着家与前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自古以来,人类就喜欢流浪。当然也可以说,人类不得不流浪。流浪不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运。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是所有的人—— 形而上一点说。因为,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在他们内心深处,依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四野茫茫,八面空空,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 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坐在这辆车里的人们,将在这样一辆拥挤不堪的车里,开始他们的旅途。我们可以想象:车吼叫着,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颠簸,把一车人摇得东歪西倒,使人一路受着皮肉之苦。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窗外,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所拥有的惶惑 005 阳光麦田 美丽乡村助读书系· 与茫然。钱锺书先生的《围城》中也出现过这种拥挤的汽车。丰子恺先生有篇散文,也是专写这种老掉牙的汽车的。他的那辆汽车在荒郊野外的半路上抛锚了,并且总是修不好。他把旅途的不安、无奈与焦躁不宁、索然无味细细地写了出来:真是一番苦旅。当然,在这天底下,在同一时间里,有许多人也许是坐在豪华的游艇上、舒适的飞机或火车上进行他们的旅行的。然而,他们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这种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如果我们把这种具象化的旅行,抽象为人生的旅途,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 人的悲���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 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 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 样:回家的心思,总在心头。中国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古诗十九首》)“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卢纶)“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 ……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那位崔颢,本可以凑足盘缠回家一趟,用不着那样伤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 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007 阳光麦田 美丽乡村助读书系· 一条用碎石铺成的斜街,两侧是长满苔藓的房屋,很古老的样子。一个人背负着巨大的柳筐,筐中装满了瓦罐,正沿街艰难地走着。他的背弯成几近九十度。眼前的空间里就是这样一个背影。此刻,我们所注意的不是这个人——实际上,我们也无法注意到,因为我们能看到的仅仅是他迈动的双腿。充塞我们视野的是那个巨大的被荷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事实,一个普在人间的动作:荷(hè)。 他也许是一个青年,也许是一个中年,也许是一个老年。那张面孔也许是冷峻的,也许是和善的,也许是无奈的,也许是欢乐的。此刻,他的脸色也许被血液所涨红,额上满是汗珠,淡蓝的热气正袅袅飘向高远的天空;也许是灰暗的、干燥的——已流不出汗来了,犹如一张已经陈旧的纸,一枚被风干了的柚子;也许什么颜色也不是,就是那样一种颜色,一种我们谁也无法说得清楚的颜色。这些瓦罐也许随着一路的吆喝声,被他一只一只地卖掉;也许是被背到遥远的集市上去,夹在各式商贩中间,再被兜售。他的僵硬的手将会得到一份一份的微薄的收入。他也许在想:我要用这些钱给妻子买一块红如霞光或蓝如深秋天穹的头巾。他也许在想:我要用这些钱给女儿买一只世界上漂亮的书包,让她背着它于三月阳光下的街上,一脸幸福地走过。他也许在想:我要用这些钱为年迈的老父买一副眼镜,让世界向他老人家清晰地重现夏天夜空之流星,清晨飞翔林间之小鸟……他也许在想: 这些钱又能使我去沽几壶酒, 好让我烂醉于田陌街头。……他背着生存的希望。 谁的人生又不是如此?我们都在背负着什么,只不过是在不同层次上罢了。背负着生活,背负着传统,背负着文化,背负着道德,背负着责任,背负着良心的自律……人的一生,是于重压之下艰难行走的一生。现代人感到了这些背负所带来的身与心的疲惫,不能忍受,企图摆脱它,于是,出现了价值观崩塌的景象。人们像逃离法网一样,逃脱了这些背负。然而,当他们面对空虚时,他们却感到了更大的压力。米兰·昆德拉太深刻了,他告诉人们,这世界上沉重的东西,不是高山,不是大河,却是空无。生命中不能承受的恰恰是那份什么也没有的“轻”。人的命运就这样地被注定了:是人就必须背负。 也许背负才显出了生命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这位荷物者, 在碎石铺就的路上,往前行走。这个形象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份 艰辛,一份悲哀,也留给我们一份坚忍,一份纯朴的美感。人类 今天拥有这样一个世界,不就是靠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背负吗?长 城、金字塔……这个世界是因人类背负而创造。上苍给了这个仅 仅有太阳、月亮、空气与水的世界之后便去遨游了,当他终于有 **回来,看到这颗星球上居然有了文化,居然有了那样多那样 多人造的景观,他面对着成千上万人的背负,目光里会流露出什 么呢?难道会没有惊诧吗? 这个背负者在我的目光里永远地朝前走着。
    目录
    目 录 杂文 前方 003 荷 008 那个说故事的人已经去了天堂 011 一面现代,一面古老 021 《草房子》写作札记 030 一种庄重的阅读方式 048 001 小说 尖叫 057 罗圈腿的小猎狗 089 愤怒的浴室 097 海边的屋 115 稻香渡 124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