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方剂学发展简史
方剂学从形成到发展至今,已经历了近2000多年的历史,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记载,现存的方书,仅从晋、唐至今多达1 950余种,至于与方剂有关的医籍就更多。方剂学正是通过这些书籍的相继问世,反映着这门学科不断发展的轨迹,“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了解方剂学发展的概要过程,熟悉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方书的特点及其价值,对于学好这门主干课程并对本门学科今后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的把握,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先秦时期
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过世代日积月累的口尝身受,在逐步积累了**知识的基础上,自然会涉及对**配合运用的尝试和探索,如《左传》“鞠芎、麦曲,治河鱼腹疾”,即为早期配伍用药的记载。《周礼》中已有关于“和药”、“和齐”的记载,《史记》中还提到,战国时扁鹊治虢太子之暴厥,曾用“八减之齐”。上述所称的“齐”,即后世之“剂”,显然是指和合、调配不同的**组成方剂加以应用。早期的方剂,组成**较少,十分简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通过配伍组成**,可以增强作用,提高**,并减轻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这种由**经过配伍到**运用的过程,无疑是古代医药学发展过程中的巨大进步。1977年,在安徽阜阳出土汉初残简l30余片,名日《万物》,其中有用商陆、羊头治鼓胀,理石、茱萸治劳损,这是迄今通过考古获得的*早的**文献资料。由此可见,方剂产生的上限年代虽已无法确定,但**的出现,*迟应在春秋战国时期。 中医教材是培养中医人才和传授医学知识的重要工具,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中医药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的精神,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医教材的质量,更好地把握新世纪中医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让高等中医药院校有足够的、高质量的教材可供选用,以促进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继承创新、发扬光大中国传统医学,让学生在规定的课时内,牢固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全国高等中医药教学管理研究会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共同组织,全国各中医药院校积极参与,共同编写了本套供中医药院校本科生使用的”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
“精编教材”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织教材编写、出版的经验,是对中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规律探索的体会,是对中医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本套教材是以**教育部新版的教学大纲和**中医药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要求为依据,以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以突出中医传统和特色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五版)及反映学科发展新成果的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五一”规划教材(六版)为蓝本,充分吸收现有国内外各种版本中、西医教材的合理创新之处。从教材规划到编写的各个环节,层层把关,步步强化,重在提高内在质量和精编意识。既体现在精心组织,高度重视,以符合教学规律;又体现在精心编写,在“三基”、“五性”和”三特定”的教材编写原则下,确保内容精练、完整,概念准确,理论体系完整,知识点结合完备,并有创新性和实用性,以切合教学实际,结合临床实践,力求”精、新、实”的特点。同时,教材编排新颖,版式紧凑,形式多样,主体层次清晰,类目与章节安排合理、有序,充分体现了清晰性、易读性及和谐性。
在本套教材策划、主编遴选、编写、审定过程中,得到了专家指导委员会各位专家的精心指导,得到了全国各中医药院校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一纲多本、形式多样是高等教育教材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殷切希望各中医药院校师生和广大读者在使用中进行检验,并提出宝贵意见,使本套精编教材更臻完善,成为科学性更强、教学效果更好、更符合现代中医药院校教学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