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汉藏语法比较与翻译
QQ��询:
有路璐璐:

汉藏语法比较与翻译

  • 作者:拉都
  • 出版社:四川民族出版社
  • ISBN:9787540934477
  • 出版日期:2007年06月01日
  • 页数:443
  • 定价:¥3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40934477
    • 作者
    • 页数
      443
    • 出版时间
      2007年06月01日
    • 定价
      ¥35.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汉藏民族为了交流思想,以达到互相了解的目的,除了互相学习对方语言文字之外,还得借助于翻译工作。在翻译实践中,存在着大量文化依附矛盾现象,能否正确处理这一矛盾,不仅会影响到对原语的理解,而且会影响原语所载的文化信息的传递。汉藏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汉藏语言所在的文化信息不一致。虽然人类的共性决定了各民族语言文化间的共性,使相互交流成为可能,但各自的个性却无时无刻不在给这种交流设置障碍。由于汉藏文化差异的存在,必然要求译者提高自身汉藏文化修养,从而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找出隐含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文化差异,以实现汉藏文化所载信息的对等传递或近似对等传递。
    翻译是一门杂学,杂就杂在文化差异上,译文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对文化信息的把握和处理,译者只有在平时的学习研究中更多地了解到汉藏文化差异,把握隐含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刻文化蕴涵,才能充分实现原语与译语的文化传递,从而实现跨文化交流。文化信息的跨语言移植,才使人类有了当今的现代文明。
    文章节选
    **章 汉藏词语比较与翻译
    词是语言中可独立运用的、*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是语言的基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汉藏语的词汇,按语法功能来看,都可分为表示词汇意义的实词和表示语法意义的虚词两大类。实词是虚词的对称。它是表示人或事物及其动作、变化、性状等概念的词;每个实词通过虚词组成句子;由一个个句子才组成一段段、一节节文章;一段段、一节节文章又才能组成整篇文章。即:构成整篇文章的基本材料是一个个实词和虚词,因此,我们进行翻译时,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各种类型的词。词语的翻译,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句子和篇章翻译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词语翻译的好坏,对句子和篇章的译文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因此,必须重视词语的翻译,如何正确理解和表达各种词类,是各种语文翻译过程中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汉藏翻译过程中*基本和*关键的**步,只有对词义有了正确的理解,才会对词义有准确的表达,反之,如果对词义��了误解,必会出现词汇上的误解,进而铸成原文整个内容表达上的大错。因此,必须引起充分注意。
    在两种民族语文的对译中,和多义词相比,*好表达的还是单义词,一词一义,理解与表达过程中都不易与其它词义相混淆,但在表达时,若不注意词义概念的准确,大而化之,也容易在译文中将单义词译出歧义来。
    ……
    目录
    前言
    **章 汉藏词语比较与翻译
    **节 汉藏实词比较与翻译
    第二节 汉藏词语搭配比较与翻译
    第三节 汉藏多义词和一词多性比较与翻译
    第四节 汉藏动词比较与翻译
    第五节 汉藏近义词和反义词比较与翻译
    第六节 汉藏形象词语比较与翻译
    第七节 汉藏重迭词和特殊符号比较与翻译
    第八节 汉藏词语直译与意译比较
    第九节 汉藏词语翻译增减和转换比较
    第十节 藏文一般词语汉译
    第十一节 汉藏人称代词比较与翻译
    第十二节 藏文形容词汉译
    第十三节 汉藏副词和否定词比较与翻译
    第十四节 藏汉敬语比较与翻译
    第十五节 汉藏成语比较与翻译
    第十六节 汉藏量词比较与翻译
    第十七节 藏文人名族名地名汉译
    第十八节 汉藏词语音译比较
    第十九节 藏文格言汉译
    第二十节 藏文诗句汉译
    第二十一节 汉藏谚语比较与翻译
    第二十二节 汉藏独立成分比较与翻译
    第二十三节 汉藏复指成分比较与翻译
    第二十四节 汉藏管界比较与翻译
    第二章 汉藏虚词比较与翻译
    **节 汉藏介词比较与翻译
    第二节 藏文语法虚词汉译
    第三节 汉藏助词比较与翻译
    第四节 汉藏连词比较与翻译
    第五节 汉藏互译逻辑判断
    第三章 汉藏句子成分比较与翻译
    **节 汉藏主语比较与翻译
    第二节 汉藏谓语比较与翻译
    第三节 汉藏宾语比较与翻译
    第四节 汉藏定语比较与翻译
    第五节 汉藏复杂谓语比较与翻译
    第六节 汉藏状语比较与翻译
    第七节 汉藏补语比较与翻译
    第四章 汉藏复句比较与翻译
    **节 汉藏并列复句比较与翻译
    第二节 汉藏条件复句比较与翻译
    第三节 汉藏因果复句比较与翻译
    第四节 汉藏连贯复旬比较与翻译
    第五节 汉藏假设复句比较与翻译
    第六节 汉藏递进复句比较与翻译
    第七节 汉藏选择复旬比较与翻译
    第八节 汉藏转折复句比较与翻译
    第九节 汉藏目的复句比较与翻译
    第十节 汉藏多重复句比较与翻译
    汉藏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