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伯特·维恩·戴雪出生于这样一个家族:祖辈里个有名气的人是托马斯·戴雪,约1660年生于莱斯特郡,一个熟练工人,没有突出的成就。将近17世纪末的时候,托马斯与一个叫萨顿(Sutton)的伦敦人建立了利益伙伴关系,合伙生产一些专利**,主要是“达菲酊”(Daffy’s Elixir),由药贩子在乡下兜售。托马斯让他的两个儿子,威廉和克卢尔(Cluer)去印刷行业当学徒,哥哥威廉判断,这些流动小贩兜售药品时,完全可以携带报纸。1718年在圣艾夫斯一次失败的出版冒险之后,威廉·戴雪协助创办了《北安普顿水星报》(Northampton Mercury),次出版的时间是1720年5月2日。这份报纸构成了戴雪家族财富的基础,直到19世纪都是如此。
18世纪初,戴雪家族还开创了发行小册子的先例,出版廉价的文学读物;这些书在受教育者中间产生了潜在影响,同时也寄希望于能够提升穷人**的道德水准。小册子事宜由克卢尔·戴雪专门负责,他管理出版事务,并让版式具有吸引力,以满足日渐增多的读者需求。戴雪一家主宰这一行业长达半个世纪,一大批人起而效仿。出版事业的成功,让戴雪家族兴旺起来,从上个世纪的不为人知而变成众所周知。
整个18世纪,戴雪家族的报纸世代相传,直至阿尔伯特的祖父托马斯·戴雪,他在1776年接手管理。到1792年,托马斯已经拥有了大量财富,足以让他买下北安普敦郡中靠近拉特沃思的克雷布鲁克庄园(Claybrook Hall)。1807年,托马斯·爱德华·戴雪在父亲去世之后,开始掌管《水星报》,但他在1811年从剑桥大学毕业之后才亲自管理。他一直担任报纸编辑,直至1858年去世。1814年,托马斯娶詹姆斯·斯蒂芬的女儿安妮·玛丽为妻,这一步将戴雪家族带入克拉彭福音派的圈子。这一联姻让两大强有力的运动联合起来,它们在19世纪的英格兰达到影响力的,那就是丈夫的政治自由主义和妻子的福音派热情。这个结合使得戴雪一家成为了典型的维多利亚思想**。戴雪一家通过婚姻进入了像维恩和斯蒂芬这样**的福音派家庭的世界;阿尔伯特·戴雪的中间名就是取自福音教**约翰·维恩的名字。
阿尔伯特·维恩·戴雪于1835年2月4日在克雷布鲁克庄园出生,在四兄弟中排行第三。家庭传统认为,终身折磨戴雪的肌无力,源于他早产时的产科失误。因为他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身体活动,所以经常会表现得有点滑稽。但在他漫长的一生中,多数时候都身体健康,而且早在孩童时代就学会了尽量节省他有限的力量。戴雪成年后,高而瘦削,现存的照片**露出一种忧郁、几近令人生畏的气质。由于年轻时身体状况不稳定,戴雪的童年比多数孩子都更沉闷,就像是表兄约翰·维恩所证实的:“作为男孩儿,我没有你的那种分寸感和历史尊严感。”成年后,戴雪变得健谈,很有天赋,他的口号是轻率好过迟钝,这是他读大学时得到的一条忠告。自幼儿时期开始,他父母对于教育价值的信念,以及对他身体状况的考虑,完全将他引向了智识生活的道路。
戴雪在晚年回忆道,打记事起,他的记忆里就没有人们想象的那种与福音派教育相关的忧郁。他留下的一张画像描绘了一个家庭中的几个男孩,他们接受了充满慈爱与欢笑的严格教育。他在17岁之前,接受的都是家庭教育,主要在母亲的保护下进行。在特地为他安排的这一紧凑的教育体系中,频繁的欧陆之旅是他受到的外界影响。据戴雪说,他的父母从其福音派背景中继承了对公立学校的“严重怀疑”。在他父母看来,到19世纪40年代,公立学校的教育体制仍然存在缺陷,弊远大于利,因此,戴雪的父母选择在家里教育他们所有的孩子。戴雪从不反感这种庇护式的教育,因为他还经常证实与父母建立亲密关系的益处。家人的朋友也对戴雪的教育产生了影响,尤其是表姐妹萨拉·斯蒂芬(Sarah Stephen)和卡罗琳·爱米利娅·史蒂芬(Caroline Emilia Stephen)。朋友和亲戚给了这个年轻人一个独特的机会来参与他父母的智识生活,而且他们让戴雪从小就开始关注政治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