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山谷里,草木飞扬处,一条五六米长、鳞片泛着幽光、水桶般粗的漆黑色大蛇,正将那头凶猛健壮的野猪死死地缠住,且在不断地收紧。隐隐听到野猪体内的骨骼垮塌断裂及内陷的声响,一股子黑红色的血水,经野猪体内高强度的挤压后从嘴里喷射出来,飞溅在了草地上。刚才还凶恶无比的野猪,转眼间便成了那条大黑蛇的手下败将。它们的旁边站着两个惊慌失措的年轻人。
“护宝虫!麒麟血参旁边有护宝虫!不好,这种血参旁边不能出现血腥气的,否则会令麒麟血参产生异变。”连胜意识到了什么,惊呼道。
赵默超持着猎枪,惊骇地望着眼前的一切,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
“退回去,麒麟血参我们今天取不了了。”连胜警告道。
赵默超心有不甘,说道:“大蛇缠着野猪呢,我们乘机上去起参。”
连胜的左手轻轻碰了一下赵默超,右手持着索拨藤棍 ,朝上方指了一下。
赵默超抬头看时,又是一凛。另一条色彩斑斓、更为粗壮的大花蛇,正盘踞在石砬子上面,一双恶毒的泛着绿光的眼睛,正凶狠地盯着他们二人,好像随时会扑下来噬咬。
“竟然有两条护宝虫!快走!”连胜惊骇之余,不失冷静,忙拉着赵默超朝后面退去。
正在此时,山谷的光色忽地一暗,腥风暴起,草叶乱飞,一大片阴影从天上直压下来,同时传来一声尖锐的鸣叫。一只双翅展开达七八米宽的,体格庞大壮硕的老鹰从天而降,一双利爪抓住了盘踞在石砬子上的那条大花蛇。大花蛇猝不及防被抓个正着,身子在鹰爪间扭动着,却是无力摆脱。老鹰随后双翅振动,腾空而起,转眼间消失在山的后面。一物降一物,或是如此了。
“这下好了,有老鹰帮助我们,现在可以上去采麒麟血参了。再晚些,就怕龙麻子那伙人过来占便宜了。”赵默超兴奋地叫道。说话间,抬步就要前去。
“别乱动!”连胜一把将赵默超拉住。
“又怎么了?”赵默超回头发现,连胜的脸上再次呈现出惊骇之色。待顺着连胜的目光望去,赵默超手中的猎枪惊掉在了地上。
那座石砬子上,数道猩红的如鲜血一样的液体正沿着石壁流淌下来,似乎那上面有一口“血泉”在喷涌。红色的液体紧接着便染红了整座石砬子,并朝两人的脚下漫浸过来。同时山谷中弥漫起一种呛鼻的特殊气味来,类似硫黄的臭气。
那条缠绕着野猪的大黑蛇,不知为什么,这时候突然发疯了一般,以极快的速度摆脱了缠绕着的野猪尸体,惶恐地游窜到对面的树林中,草倒树折,随即不见了踪影。
“那是血吗?麒麟血参真的是血养出来的吗?我们现在怎么办?”赵默超惊慌失措。
“这是一种从地下涌出的不明液体,不会是血。此异象罕见,《人参谱》 中也没有记载这种特殊情况。”连胜无奈地说道。
“对了,索拨藤棍!”连胜想起了什么,上前一步,将手中的那根世代参帮 沿用数百年的索拨藤棍,插在了地上。
红色液体漫浸过来,却在这根索拨藤棍前停住了,改流他处。索拨藤棍似乎散发出一种无形的力量,阻拦住了红色液体向这边的流动。
“是野猪的血腥气引起了麒麟血参的异变!只是不知为何会流淌出这么多的不明红色液体。难道传说是真的,‘血参出,灾难现’……”赵默超惊异之余,似乎又听到了什么声响,忙和连胜抬头朝石砬子上方望去…… 章 参把头 民国初期,东北,长白山区。
长白山,古之大荒山,《山海经》称“不咸山”,北魏称“徒太山”,唐时 称“太白山”。三江之源,同五岳并立。
七月初的长白山区,蓝天白云,碧绿大地。风爽日和,气荡千里。莽莽林海,重峦叠嶂,更是一望无际……
连胜从几十米高的云杉树上跌下来的时候,感觉自己如一片脱枝的孤叶,缓缓飘落。
这名倔强的少年脸上,此时充满了迷惘……
他看到了树梢上方,辽阔且蔚蓝的天空,游荡着的一团团棉花糖般的白色云朵。那一刻,他似乎并未感觉到身体在下坠,倒像是在上浮。越过林梢,如钻出了憋闷的井口,轻飘飘地向空中升去,心中敞亮极了。
那种飞一般的感觉真是美妙,恍若在梦中,开始时跌落的恐惧瞬间消失了。身与云齐,甚至还被一团云朵从下方软软地撞了一下腰。接着,连胜就舒 服地躺在了云朵上,漫无边际地任其飘荡…… 连胜是被一条圆枣子藤横腰拦了一下,弹起后,又坠落到地面厚厚的地毯般的枯叶堆上。否则从几十米高的树上直落下来,全身骨骼及五脏六腑怕是要震碎了。
这棵粗壮的圆枣子藤,分出的藤条同时缠绕着临近的五六棵高大的云杉树和椴树,上面结满了饱满且散发着清香的绿油油的果实。这种生长于长白山 的圆枣子,形状如枣,清香酸甜,口感及果肉类似于猕猴桃(二者同属猕猴桃科),故被称为北方的猕猴桃。
连胜发现这棵圆枣子藤的时候,已是在山里断粮的第三天了。于是他拼尽了力气爬上树,四下摘取,尽兴地饱食了一顿。正是精神有所松懈,才不慎 从树上跌落下来,三魂摔散了两魂,七魄摔飞了五魄。
在那一刻,他感觉到自己灵魂出窍了,一下子见到了远在山东老家的父母,还有失踪了几年的叔叔。他二十年的人生,在眼前重新上演了一遍,似乎重生了一次……
不堪回首的是他苦难的童年。在连胜的记忆里,小时候就从未吃过一顿饱饭,甚至从未见过父母那两张早已被生活折磨得麻木、几近僵硬的脸上呈 现出笑容。无尽的天灾和人祸,几乎塞满了他整个童年。小小年纪的连胜,竟然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人生,不能这般永远地延续下去直至终老,必须有所改变。
在连胜十二岁那年,被生活逼迫得无了生计的叔叔,终选择了和一伙同乡闯关东。“穷走南,富进京,走投无路下关东。”对当时的人来说,闯关东是九死一生在地狱门前讨活路。因为没有人知道,在东北的深山老林里会发生什么事。
听到消息的连胜,忽然间发现了自己人生的出路甚至方向。于是和父母招呼了一声,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撒腿就跑,追赶叔叔去了。
连胜的叔叔叫连庆,清末的一个秀才,可以说是对连胜影响的人,是叔叔教会了他识字读书。古人的文章,令他有了不甘平庸守贫的想法。
连胜生怕叔叔不带他一个孩子闯关东去,于是在叔叔那伙人后面足足跟了三天,方才现身说出来意,接着是连声地哀求。连庆见送不回去了,无奈之余,感叹了一声,只好带上了连胜。一伙七八个老乡,一路上打短工、出苦力、讨饭,从三月末走到了五月初,终于走进了苍莽林海的长白山。
前清政府曾封禁了长白山二百余年,清末大量流民涌入,开荒种地,不得不开禁。清亡民国立,流民更是有增无减。现实的情况,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但也没有那么糟。只要肯出力气,在东北这地方就饿不死人。
时下的东北,各行各业都有,主要的是三大行帮:淘金的金帮、伐木的木帮、放山的参帮。头两年,叔叔带着连胜淘过金、放过木,勉强地活了下来。后来叔叔又带连胜加入当地的参帮,放山采参。只要出些苦力,在木帮还能支撑活下去,但发不了大财。而在淘金行业,运气好了,还是有发财的机会的,只是风险也大。即便是淘出了金子,也难归自家,多被金把头和金矿上的各方势力抽光了。唯有放山采参,是份个人能做主的行当。于是叔侄二人决心以放山采参为业。
但叔侄二人是外来人,多遭地方势力排挤,没有参帮愿意捎上他们。而要采到人参,必须要加入某一参帮,学习放山采参的技能。好在人头混熟了,渐渐地有参帮接纳了他们叔侄俩,连胜做了个初把郎,开始逐渐了解神秘、神圣、神奇的人参世界。
就在他们叔侄到东北的第二年,在一次与人闲谈中,得知大清国不存在了。在这个年代,普通百姓面对改朝换代的事基本上可以做到波澜不惊。不过对于连胜来说,他竟然觉得是因为自己闯了次关东,将一个大清朝闯黄摊子了,可谓“居功至伟”。
只要到放山采参的季节,叔侄俩便拜尽了各路码头以求加入参帮,几年下来,虽有小获,但无大利。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发生意外,叔叔连庆在一次放山的时候,走麻达了山,从此消失在了长白山的原始森林中。叔叔的失踪,对连胜是个沉重的打击。没有了叔叔的照顾,各路参帮对他不再接受,慢慢地,连胜被排挤出了参帮。
已经长大成人的连胜,一气之下,索性撮单棍、走单帮。先前在各路参 帮混的那些年,基本上也熟悉了放山采参的规矩和技能。连胜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一定要在长白山里采挖到一支大货,然后去营口卖上个好价钱,风光体 面地回到山东老家,见父母兄妹,从此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还有,在回山东老家之前,尽可能地去寻找失踪了的叔叔连庆。虽然他知道,找到叔叔的希望是渺茫的。长白山的林海雪原,应该成了叔叔后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