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石刻对于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以下简 称“海交馆”)的意义更是非比寻常。1954 年始, 吴文良先生将其收藏的近两百方宗教石刻无偿捐赠 给**,大部分留在泉州。首任**文物局局长郑 振铎亲授褒奖状给吴文良,并倡议泉州成立博物馆, 欣然取名“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1959 年, 海交馆应运而生,宗教石刻成为海交馆的批藏 品。此后的六十年里,几代海交馆人多方征集,不 断丰富馆藏石刻,目前馆内拥有外来宗教石刻精品 400 余方,是海交馆十分珍贵的文物。 海交馆收藏的古代外来宗教石刻主要有基督 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三大类宗教石刻。 基督教石刻(包括天主教石刻)多刻有十字架、 天使、莲花、云朵、华盖、幡幢等图案;石碑上的 文字有汉文、八思巴文、叙利亚文、回鹘文、拉丁 文等。 印度教石刻异域风情浓厚,有印度教神的造像, 有印度教寺庙的碑记,还有印度教寺庙建筑构件, 如石龛、石柱、柱头、柱础、底座、石垛、雀替、 石框等,以及各种半人半兽、半兽半鸟的雕刻。这 些建筑遗物的形式以及雕刻内容与南印度本土建筑 上的构件非常相似。 伊斯兰教石刻以墓石为主,也有不少建筑构件。 石刻上的文字主要是阿拉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