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绪 论
1.1 概述
交通运输体系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命脉,其流动性、**益的特性体现了对信息化的强烈需求,推动了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始终走在各大行业的前列。国内高速公路的发展比西方发达**晚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起步,经历了至1997年的起步建设阶段和1998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1988年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1990年,被誉为“神州**路”的沈大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标志着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1993年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建成,使我国拥有了**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的高速公路。截至2007年底,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57.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36万公里。
我们发现,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同时,整合部门内和部门间的信息资源,并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已经成为下一步交通运输业信息化建设的着力点。我国交通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数字网”已经初步成形,这些都对交通现代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05年以来,高速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投资增长速度逐步放缓,下一步现代化“大交通”体系的建设,*需要的就是信息网络技术的支撑。高速公路管理设施系统在保证高速公路**、**运行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建设情况直接影响其运营管理体系和运营管理模式,而运营管理体系和运营管理模式以及运营管理水平又直接影响了管理设施系统作用的发挥。两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综合效率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进步、**的发展进步程度成正比。我国对智能交通系统(ITS)的研究起步较晚,应用在高速公路系统方面还较少,主要集中在省会一级的大城市。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高速公路建设总里程数量日益剧增,在监控、通信、收费三大系统建设方面的设备、技术及应用领域也在迅速发展,它将与高速公路合为一体成为拉动我国交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