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第三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第三版)

  • 作者:白慧玲 王进 王爱华
  •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068146
  •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01日
  • 页数:451
  • 定价:¥5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由于现代免疫学发展迅速,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较强,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不断出现,教材内容适当进行了新旧理论、技术的更替,适当增加了与**内容T/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相关的细胞因子等新知识,突出了变态反应机制、**原则及实际应用。所以与**版相比,本版仍然在突出介绍本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免疫学部分进行了一定的更新和内容增添。病原微生物部分,维持了总论的基本知识,压缩各论,突出病原微生物的分布、医院感染、条件致病菌等,病毒学部分增加了冠状病毒内容。
    文章节选
    **篇 医学免疫学
    **章 绪论
    免疫学(immunology)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器官、细胞和分子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的一门基础学科。免疫学的发展,如果从英国医生Edward Jenner制备牛痘苗预防天花开始,至今已有200多年了;如果从16世纪中国采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计算,则免疫学的创始年代还要向前推算一个世纪。不论是16世纪还是17世纪,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科学家,免疫学在预防烈性传染病方面都做出了辉煌的成绩。由于免疫学对人类健康不断做出重大功绩,所以该领域中众多的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免疫学*早是研究抗感染问题,为微生物学的分支学科。自20世纪60年代后,免疫学有了迅猛发展,**届国际免疫学会议上,与会的各国免疫学家一致认为应将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分开。自此,免疫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一、免疫学的基本概念
    免疫是生物体的免疫系统对“自己”和“非己”成分的识别和应答,排除外源性异物或形成自身耐受,以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适应性功能。免疫系统对“非已”成分的识别及应答的过程,一方面可表现为机体对外来致病因子的防御和抵抗,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另一方面,如反应能力过高或过低,则会引起超敏反应或严重感染等免疫病理作用。免疫系统对“自己”成分的识别,一般情况下形成免疫耐受状态,如果打破了对“自身”成分的耐受,则易形成自身免疫性疾病。
    二、免疫应答的类型
    (一)固有性免疫应答与获得性免疫应答
    生物体内存在有两种类型的免疫应答,即固有性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和获得性免疫应答(acquired immune response)。
    ……
    目录
    **篇 医学免疫学
    **章 绪论
    第二章 抗原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
    第四章 补体系统
    第五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第六章 免疫系统
    第七章 免疫应答
    第八章 超敏反应
    第九章 免疫学检测技术
    第十章 免疫学**
    第二篇 医学微生物学
    第十一章 微生物学绪论
    第十二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十三章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
    第十四章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
    第十五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第十六章 细菌的致病性及机体抗细菌感染的免疫性
    第十七章 病原性球菌
    第十八章 肠道杆菌
    第十九章 弧菌属
    第二十章 厌氧性细菌
    第二十一章 棒状杆菌属
    第二十二章 分枝杆菌属
    第二十三章 其他致病菌
    第二十四章 其他原核微生物
    第二十五章 ��毒的基本性状
    第二十六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第二十七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与**原则
    第二十八章 呼吸道病毒
    第二十九章 肠道病毒
    第三十章 肝炎病毒
    第三十一章 黄病毒
    第三十二章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第三十三章 其他病毒
    第三十四章 放线菌与真菌
    第三篇 人体寄生虫学
    第三十五章 人体寄生虫学论
    第三十六章 医学蠕虫
    第三十七章 医学原虫
    第三十八章 医学节肢动物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