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语文教师的修养(大教育书系)
QQ咨询:
有路璐璐:

语文教师的修养(大教育书系)

  • 作者:叶圣陶 著
  •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70211487
  • 出版日期:2021年06月01日
  • 页数:250
  • 定价:¥3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语文教师的修养》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精华,分为五辑,所选文章涉及叶圣陶先生关于教师教育、语文教育、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方面的思考和分析。本书是叶圣陶先生从事教育工作近80年的思想精华,文中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育就是养成良好习惯”等观点影响深远,影响了几代教师的成长。
    文章节选
    教师必须以身作则 小学生守则二十条,全是简短的话,口气是小学生自己对自己说。实施小学生守则,就是要小学生拿这些话勉励自己,管住自己,在语言、举止、态度各方面养成好习惯。这些好习惯是小学生学习和劳动的时候所必需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人不可缺少的,所以非养成不可。 要使小学生真从心里说出这些话,真有勉励自己管住自己的愿望和意志。只给他们讲一讲守则,叫他们念一念守则,当然不济事。教师必须随时随地给他们说明或者暗示,什么是好的,为什么好,什么是坏的,为什么坏,让他们经过自己的体会,终于喜欢那好的,厌恶那坏的。这当儿,他们才觉得守则的话正是他们要说的话,才觉得非拿这些话勉励自己管住自己不可。觉得守则的话正是他们要说的话,这就有了自觉性。觉得非拿这些话勉励自己管住自己不可,这就有了积极性。必须在小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守则的精神才能贯彻在他们校内校外的生活里。 教师教学生靠语言,讲一堂课,谈一番话,语言是不可少的工具;可是要知道,决不能光靠语言。教师讲了一大堆有道理的话,可是他的实际生活并不那样,他的话就不会对学生起多大作用;或者讲了什么��不好的,可是他的实际生活里就有那种不好的成分,那就会给学生很坏的影响:他们至少要想,原来话是可以随便说的,说的话跟实际生活是可以正相反背的。唯有教师的话跟他的实际生活完全一致,不但像通常说的“说得到做得到”,而且要做得到才说,情形就大不相同。那时候学生非常信服,愿意照着教师的话积极地实行,因为面前的教师就是光辉的榜样,他们觉得跟着教师走是顶大的快乐。我国古来有所谓“身教”,就是说教师教学生不能光靠语言,还得以身作则,真正的教育作用在语言跟实际生活的一致上。这样看来,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小学生守则才能有效地实施。 举个例子来说。譬如进出屋子要开门关门,这是寻常的事,可是门怎么样开怎么样关,就有应该注意的地方。要是砰的一声推开,又砰的一声关上,那就在短时间内发出两回讨厌的声音,给屋内屋外的人两回刺激。人家在那儿做事用心思,听见砰的一声多少要受些妨碍,就是不在那里做什么,也会感觉怪不舒服的。所以咱们要教小学生从小养成习惯,轻轻地开门,轻轻地关门,能不发一点儿声音好。门有各式各样,要做到开关任何式样的门都很轻,甚至不发一点儿声音才好。养成了这么个习惯好像没有大关系,可是在开门关门这件事上,这才真正做到了小学生守则第十六条里说的“不妨碍别人的工作、学习和睡觉”。推广开来想,在开门关门这件事上能够不妨碍别人,不就是在其他事情上也能够不妨碍别人的基础吗?把轻轻开门轻轻关门的心放到一切事情上,同样地养成习惯,不就什么举动都不至于妨碍别人了吗?这样看来,轻轻开门轻轻关门实在不是一件小事。可是,咱们不留心也罢,要是留心一下,没有轻轻开门轻轻关门的习惯的人事实上并不少。他们开门关门的时候好像正跟门生气,碰见弹簧门就非常珍惜自己的手劲,再不肯抓住门的把手,耳朵是听惯了,砰砰的声音听而不闻,因而绝不会想到在一进一出的当儿给了人家多少麻烦。我这个话决非随便乱说,读者不妨留心自己的周围,准可以发见那样的人。要是教师刚好是那样的人,那就至少在开门关门这件事上不能使学生养成好习惯,不能叫学生不妨碍别人。理由很清楚,就在他不能以身作则。学生会想,教师也是那么砰的一声进砰的一声出的,自己为什么不能砰的一声进砰的一声出呢?尽管教师说得口枯舌干,不妨碍别人有多大道理,还是收不到一点儿效果。要是教师能够以身作则,情形就完全不同了。教师的每一回进出都是给学生示范,使他们觉得唯有那么轻轻地开关才是正当的举动。而且这并不是什么难以做到的事,有教师的榜样在,教师轻轻地开关,不是好像行所无事吗?这当儿,教师尽可以不说什么话,即使要说,也不用多说,因为这是“身教”,不说或者少说足够收效了。再说,要说的大概也不是“你们得轻轻地开关”之类的话,而是指明大家在安宁的环境里学习和工作,不受别人烦扰,多么愉快,多么有效果的话。总之,说的话不但要使学生明白一些道理,而且要使学生亲切地得到一些实感,感到那种好的环境非努力争取不可。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就是从这里来的。于是他们永远也忘不了“不妨碍别人”的话,永远拿这个话来勉励自己,管住自己。 ……
    目录
    目录CONTENTS 辑教师的修养 / 001 教育与人生 / 003 新精神 / 006 吕叔湘先生说的比喻 / 008 读书和受教育 / 010 教师的修养 / 013 如果我当教师 / 017 教师必须以身作则 / 026 教师怎样尽责任 / 030 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 033 读教科书不是后目的 / 035 第二辑语文教学 / 039 讲和教 / 041 当语文教师的准备 ——跟北师大中文系学生讲话的提纲 / 043 怎样教语文课 ——在呼和浩特跟语文教师的讲话 / 046 关于探讨教材教法的几点想法 / 055 认真学习语文 / 057 变相的语文教学 / 065 语文教学二十韵 / 070 略谈学习国文 / 072 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 / 075 中学国文学习法 / 082 改变字风 / 093 文艺作品的鉴赏 / 097 第三辑阅读教学 / 111 读书的态度 / 113 书·读书 / 115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 117 给与学生阅读的自由 / 120 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 / 122 精读的指导 ——《精读指导举隅》前言 / 130 略读的指导 ——《略读指导举隅》前言 / 141 第四辑怎样写作 / 155 写作什么 / 157 怎样写作 / 162 作自己要作的题目 / 167 写作漫谈 / 170 开头和结尾 / 174 写作是极平常的事 / 182 谈文章的修改 / 191 和教师谈写作 / 194 “教师下水” / 207 评改一篇作文 / 210 “通”与“不通” / 221 “好”与“不好” / 225 评《读和写》,兼论读和写的关系 / 230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