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王章句上 (共七章) 《梁惠王上》共七章,主要论述行仁政和“王天下”的关系,这二者的关系问题也是《孟子》一书的总纲和核心。 通过行仁政而“王天下”之道,实际上就是行“先王”之道或“三王”(禹、汤、周文武)之道。孟子在头脑中勾画了一幅实行“王道”后的宏伟蓝图,即“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具体就是,使百姓“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幅理想式图画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就是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受教育,懂礼仪,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先实现物质文明解决温饱问题,然后实现精神文明。孟子的这一主张初看起来似乎要求太低了,细究起来则不然。在人类已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全球仍有不少区域刚刚解决温饱问题,许多贫困地区的孩子还上不起学,仍然需要靠社会力量资助。由此可以想见,孟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这一理想该有多么了不起。 理想有了,那么实现这一理想需要什么途径呢?根据战国时期的社会实际,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行“五霸”之霸道;二是行“三王”**道。前者靠力,用战争手段争城夺地,劫掠财物;后者靠德,施仁政于民,省刑罚,减轻赋税,不违农时,积极发展农业生产。 两相比较,孟子主张采取后一种形式。孟子明确指出,行仁政是统**下必不可省的重要手段,即“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因为行仁政、王道能得民心,即“仁者**”,得民心者自然能得天下。仁政的基础则源于人内心的“仁”:“仁,人心也”;“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推恩过程。孟子认为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如果在此种情形之下不能推恩于民,那就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因此,以任何方式或借口不施恩于民,都是非人道的做法。统治者要统**下,要做的首先就是施恩于百姓,体恤百姓,与百姓同乐,这样才能上下和谐一心,统**下也才有牢固的根基。 今天,孟子的仁政主张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不管是小至团队管理还是大至**治理,其颁布的规章制度或大政方针,说到底都是为了使民众生活更富足、更充实,使**更强大、更安定。 一 孟子见梁惠王[1]。王曰:“叟[2] !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3]利而国危矣。万乘[4] 之国,弑[5] 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6]。未有仁而遗[7] 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8] 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译文】 孟子谒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赶来见我,定会有对我国有利的好办法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您为什么一定要讲利呢?只讲仁和义就够了嘛。大王口口声声说,‘怎样才有利于我的**?’大夫口口声声说,‘怎样才有利于我的封地?’士人和百姓口口声声说,‘怎样才有利于我自己?’上上下下都这样相互追逐、争夺私利,**就危险了。在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里,犯上杀死国君的,一定是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里,犯上杀死国君的,一定是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万辆兵车中就占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中就占有一百辆,这些大夫所获得的不可谓不多。可是如果他们都把个人私利放在首位,把公义放在其次,那么这些人不把国君的全部夺走是不会满足的。从来就没有讲求仁爱而遗弃父母的人,也从来就没有讲求道义而怠慢自己国君的人。因此,大王您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讲利呢?” 【注释】 [1] 梁惠王:魏惠王(前400—前319),姬姓,魏氏,名罃(yīng),谥号“惠”。本为魏侯,僭越称王。魏惠王由安邑迁都大梁(今开封西北)后,魏国又称梁国,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史记》:“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币以招贤者,而孟轲至梁。”[2] 叟:年长者,即“老丈”。[3] 交征:“征”,取。“交”,俱。[4] 乘:量词,指车数。“万乘”,兵车万乘,代指天子、帝王。“千乘”,代指诸侯。“百乘”,代指诸侯中的大夫。[5] 弑:指下杀上,卑杀尊。[6] 餍:足,满足。[7] 遗:弃。[8] 后:怠慢。 二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1] 上,顾鸿[2] 雁麋[3] 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4] 之,不日[5] 成之。经始勿亟[6],庶民子来[7]。王在灵囿,麀[8] 鹿攸伏[9],麀鹿濯濯[10],白鸟鹤鹤[11]。王在灵沼,于[12] 牣[13] 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14] 曰:‘时[15] 日[16] 害[17] 丧[18],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译文】 孟子谒见梁惠王。梁惠王正站在池塘边,看着那些飞翔的鸿雁和奔跑的麋鹿,问道:“有德行的人也爱享受这种乐趣吗?” 孟子回答说:“只有先成为品德高尚的人,然后才能够享受到这种乐趣;品德不高尚的人,就是有这种景象也体会不到这种快乐。《诗经·大雅·灵台》云:‘开始筹建灵台的时候,周文王巧妙作安排,百姓齐心协力干,灵台很快落成。周文王说不要心急,可老百姓却干得更卖力。周文王游览到苑囿中,见到母鹿安卧草丛中油光肥美,白鸟的羽毛洁净秀丽。周文王来到池塘边,看到满池的鱼儿欢蹦乱跳。’周文王运用民力修建高台深池,但百姓却非常高兴,把高台称为‘灵台’,把深池称为‘灵沼’,还为那里有麋鹿、鱼鳖而高兴。古代有德行的人与百姓同乐,所以能够获得真正的快乐。《尚书·汤誓》云:‘你这毒日头什么时候才能灭亡,我们情愿与你一起灭亡。’夏桀这样没有德行的一国**,百姓痛恨他到了想与他同归于尽的程度,那他即使有了高台深池、珍禽异兽,又怎么能独自享受到快乐呢?” 【注释】 [1] 沼:池。[2] 鸿:大雁。[3] 麋:指像鹿而较大的哺乳动物。[4] 攻:治。工作的意思。[5] 不日:不终日。[6] 亟:速、疾。[7] 子来:指民心归附,如子女趋事父母,不召自来,竭诚忠孝。[8] 麀(yōu):母鹿。[9] 伏:安其所,不惊动。[10] 濯濯:肥胖而有光泽的样子。[11] 鹤鹤:《诗经》作“翯翯”,指羽毛洁白的样子。[12] 于(wū):叹美之词,无实意。[13] 牣(rèn):满。[14]《汤誓》:《尚书·商书》篇名。[15] 时:指示代词,是。[16] 日:喻指夏桀。[17] 害:同“曷”,何。[18] 丧(sàng):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