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 摄影师研究
光与影的执著追求者——论鲍萧然的摄影艺术创作
齐虹
1979
1979年是中国电影重要的一年,转折的一年,开始创新的一年(陆弘石、舒晓鸣《中国电影史》),原因有三:
1.思想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运动,大大激发了文艺界的创作热情,当时的电影
人,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艺术生命,被压抑、束缚了多年的创作欲望全然地释放出来。
2.理论上:此时的电影人眼界大开、探索成风,大量国外电影理论被引人,关于电影本体的思考,显得格
外重要,电影人在寻找一种非政治模式的、也非戏剧模式的,更积极、更有表现力的电影方式。当时出现“丢掉戏剧拐杖”、“电影一夫多妻制”等等理论探讨。
3.创作上:“文革”中“高大全”、“假大空”的创作方针被电影人所排斥,电影人开始大量地借鉴外来的新技巧、新手法,创造力得以大幅度的解放,掀起了新时期中国电影的**次创作高潮。
也正是这一年,鲍萧然获得了一次机遇,一次在他的创作历程中极其珍贵的机遇,一次让他得以小试锋芒的机遇,一次艺术生命得以开端的机遇:那就是电影《樱》(时任副摄影师)中童年回忆一段戏(60多镜头)由他担任主摄影师独立拍摄。他将这段戏拍得生动、活跃、富有极强的青春气息和浪漫情怀。“……光子和建华各自对童年的回忆……呈现出一种主观的心理色彩、创造出一种新的电影意境。”(陈犀禾《影像美学的崛起》)时为“小字辈”的他将自己对电影美感的全部认识付诸于此60多个镜头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