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 列岛地理自然环境与日本人祖先的诞生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历史、风土、政治、 经济和社会的环境,会培育出不同的宗教、艺术和学术思想的诸种文化性格特征,因此考察日本文化历史的发展,必须了解日本国土、民族的诞生。尤其是在社会环境尚未确立其政治、 经济之前,日本原初文化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生活在其中的历史与风土,包括地理环境、季节时令和其他自然条件,而且这些因素基本固定不变,即使发生变化,也是在亿万年中缓慢地进行的。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角的一隅,是所谓的 “日出之国”。*古的地层于古生代中期即四亿三千万年前至三亿五千万年前已经形成。它曾与亚洲大陆相连,是亚洲大陆的一部分。其后,经过长期剧烈的地壳运动,进入旧石器时代,距今二百五十万年前延至一万五千年前的第四纪早期。随着地球气候的变化,寒冷的冰期、温暖的间冰期多次 “海进” 和 “海退”交替与反复,东海陆地下沉,逐渐与大陆分离,形成本州、四国、九州三岛,如今的北海道依然与萨哈林和沿海州相连。此时第四纪早期,在东亚的中国和南亚的印度已经发现丰富的哺乳类化石和冰河堆积物,还有人类的印迹,在东南亚、东亚已有爪哇猿人和北京猿人的化石出土。但是,日本大部分仍是海成层,陆成层并不发达,是非常贫瘠的地域。虽然在明石市西八木海岸发达的早期地层也出土过髋骨 (腰与下肢相连的骨),称作 “明石人”,但是,其时列岛上是否有人类存在,在学界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研究课题。
另外,据考古新发现,在洪积世堆积层捡出的若干石器,如石片、尖状器等,称作旧石器。这些发现,说明这一时期的列岛已有原始生物。以此推测,也可能有人类的印迹。不过,海成层的日本所发现的哺乳类化石和冰河堆积物,不如陆成层的中国、印度丰富和发达,也无法达到爪哇猿人和北京猿人的那种原始性的程度。进入距今一万五千年前第四纪后期后,由于发生 “海进”,海面上升,形成津轻海峡、宗谷海峡,北海道才与萨哈林分离。也就是说,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日本列岛才完全与大陆分离,形成了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大岛和无数小岛组成的,划出南北延绵三千公里的大弧形。至此,日本列岛已呈现近于现今这样的岛国形态。
这一岛国,四面是汪洋大海。东侧直面太平洋,西侧隔日本海、东海与大陆遥遥相望,南、北与东南亚和北亚是自然的大水路,与周围既阻隔,也容易沟通和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岛国四面八方形成一个既是封闭式又是开放式的大自然环境。日本列岛,海岸是冲积平原,海岸线非常漫长而复杂。岛国土地面积为37.78万平方公里,70%是山地,30%是平原,回环浩瀚无际的大海。在日本列岛上,山岭绵延不绝,但���脉都很年轻,全国**峰富士山海拔也只有3776米,日本人将它视作 “圣岳” “灵峰”,是日本民族的象征。冲积平原散落沿海地带,面积都很狭窄,稍宽阔些的关东平原,其宽度也只不过200公里左右。列岛河流纵横交错,但河床都很短浅。再加上日本的地形狭长,南北走向,南端和北端虽然存在着亚热带和寒温带的气候、风土差异,但主要位于**部的大和地方则处在温带。尽管也有突发性的台风和大地震,但从整体来说,日本列岛气候温和,四季变化缓慢而有规律,基本上没有受到严重自然灾害的经常性侵害。同时,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全国1/3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呈现一派悠悠的绿韵。在清爽的空气中,带上几分湿润与甘美,并且经常闭锁在雾霭中,容易形成朦胧而变幻莫测的景象。这种温和的特殊自然环境和气候风土,*适宜于原始时代人类维持自然状态的生活,并直接孕育着日本民族的特性和日本文化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