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序:别人的日子 我特别反对把阅读这件事神圣化。比如,一群孩子闲着,有的在看电视,有的在玩手机,有一个孩子在安静地看书。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觉得这个看书的孩子行为正确,将来一定会有出息,也不管他看的是一本什么书。这就是阅读行为的神圣化。 在我看来,读书作为一个动作,是无所谓好坏对错、高雅低俗、该不该提倡的。读无聊的、低价值的书,并不比玩游戏、刷抖音更高尚,因为这同样是在浪费时间和生命。反过来,玩好的游戏、刷有趣的抖音,可能比读烂书、坏书要有益得多。随着印刷工业的发展,人类每天都在生产制造大量被叫作“书”的东西,其中的90%都不值得一读,9%只值得翻阅,剩下的1%才可能值得我们花上一生中ZUI宝贵的**时间把它读完。 这1%是有标准的。一本好书,必须能给你带来新鲜的经验,让你能认知自然、认知社会、认知他人、认知自己,并且能够化作你自己应对自然、应对社会、应对他人、应对自己的经验储备,从而提升你自己生命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当代的阅读是宽泛的、形式多样的。看电影、看电视剧、看视频新闻、看真人秀,都是在看别人的日子、别人的经验,玩互动游戏,是与别人一起经历特定场景下的新鲜经验,这些行为,只要是在有效地丰富认知,就与阅读具有同等功效,或者说,这就是在阅读。如果一本书的内容全都是汤汤水水的陈词滥调,或者全都是你已经听了一万遍的“鸡汤”道理,对丰富你的经验没用,那么它对你来讲就不是一本好书,不值得你投入时间去阅读。相反,如果一段视频、一个段子,让你看到了别人的新鲜生活、别人的有趣想法,一个互动游戏让你有了特别的人生体验,那么你的娱乐消遣就是有收获的,你投入的时间就是值得的。 但一本好书还有一个更高的标准,就是获得新鲜经验的效率高。你在街上盯着行人看**,也能看到他人的生活,但老看就没意思,因为新鲜的发现实在太零星**了。你看几小时抖音,其实只有一两条给了你意外的惊喜。你玩**游戏,游戏的经验值必须增长一长��,人生的经验值才能新增一点点。同样去获悉有认知价值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你看剧集要用掉60小时,看书只需要6小时,而且还不用苦等着剧集更新,效率的差异是明显的。 当然,计算这种效率的差异,会让一件有趣的事情变得很无趣。但是说句实在话,阅读之所以需要被推广而无法成为更多人天然的喜好,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此。电影也好,剧集也好,本质上就是把故事的内容演给你看,让别人的日子直观、生动、鲜活、具体地出现在你的眼前,让你可以更直接地从他人的经历中汲取经验。在由文字构成的图书里,这种直观、生动、鲜活、具体的场景,是需要你自己在脑中想象合成的。这种合成不但比直接看到费劲,而且经常不直观、不生动、不鲜活、不具体。演员的表演创作还提供了对故事的理解,让你能看到故事中隐藏的行为动机和内心轨迹,你会因为收获大增而觉得有趣。如果没有了演员的表演阐释,这些信息,很多人就会接收不到。 这说明享受阅读是有门槛的、需要训练的。作为节目,《一本好书》就是试图把表演的阐释和文字阅读的想象结合在一起,为更多的读者提供一个视觉想象、人物状态想象的支点,以便获得欣赏全书的趣味体验。其实,只要你能自己完成这些视觉的想象,你就会在头脑中看到远超很多演员所能实现的演绎精彩度的画面,得到比看剧集更丰富、更强烈的趣味满足。只有当一部影片的演绎超出了你的想象,那才是真正值得阅读的片子。 当然,能够看见文字所描绘的形象,还不是阅读ZUI高的境界。这些形象还只是表象,而不是有用的认知经验。所以,节目还要夹叙夹议,让成熟读者分享在阅读中接收到的信息,提供经验获得的引导。本书中参与评论的嘉宾有老朋友许子东、吴伯凡、史航先生和陈晓楠女士,还有新朋友,**的编剧宋方金先生,他们对故事情节如何转换为认知经验提供了精彩的示范。把所有这些用文字的形式固化下来,就是现在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尽管很多人在说,阅读不必有什么实用的目的性,而应该是一个广泛的他人经验积累过程,但我还是想强调一个事实,那就是任何读者通过阅读所能汲取的有效经验,都是与自身现实境遇相关的。哪怕你看的是别人怎么当皇上,或者是天下首富如何征战商场,ZUI终都会转化为我们这些平头百姓的日常。所以,我们在《一本好书》中特别突出了所有入选经典与当下现实热点问题的关联性,以便激活大家思考和讨论的兴趣,而不是让经典仅仅作为知识点存在。在我看来,所谓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的养成,DI一步就是思考身边的现实,丰富日常的经验。读书少的人情商低,连个恋爱也谈不好,白来世界走一遭,这太可惜了。 读书不是为了炫耀知识,不是为了塑造气质,只是为了看到别人的生活,过好自己的日子。 关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