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财政与金融
QQ咨询:
有路璐璐:

财政与金融

  • 作者:郑煜 孙晓华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33285
  •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01日
  • 页数:345
  • 定价:¥3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为高等学校教学需要编写的教材,理论与实务并重,紧密结合中国财政与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吸收了近年来的研究新成果,力求反映该领域的发展动态。
    全书内容由三部分构成:**部分为财政学基本理论,主要阐述财政作用,财政职能,西方公共财政理论,财政支出及其增长与效率分析,财政收入,税收与税制,国际税收,公债与公债市场,财政管理及其管理体制,**预算;第二部分为金融学基本理论,主要阐述金融范畴、货币、信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货币需求与供给,通货膨胀,国际金融;第三部分为财政金融的宏观调控理论,阐述宏观调控的作用、财政平衡及财政、货币政策工具对国民经济运行的适度调控等。
    本书既可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财政金融系统从业人员的培训教材。
    文章节选
    第1章 财政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1.4 西方财政理论的内容及借鉴意义
    1.4.1 西方财政理论的主要内容
    1.市场失灵论
    在市场经济中,社会上的各种资源主要是经由市场渠道、通过市场方式自发进行配置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但是,市场经济也存��着自身无法弥补与克服的缺陷,种种市场失灵问题的存在赋予了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直接干预的必要性。这样,作为直接计划配置资源手段的政府财政,必须参与纠正市场失灵问题。一由此,市场失灵导致财政的产生。
    可见,在财政起因这一问题上,西方财政理论遵循了如图1-3所示的基本分析思路。
    对此,我们不妨称之为关于财政起因的“市场失灵论”。但应当看到,这一论点是带有片面性的,因为若认为由于存在市场失灵问题才有财政,无异于否定了五千年的财政史。
    2.公共物品论
    在西方财政理论中,公共物品指的是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物品。公共物品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表现,大部分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财政直接提供。因此,公共物品构成了财政活动的一个重要对象和基本内容。
    不过,这里所指的公共物品是狭义上的。广义上的公共物品可以定义为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各种服务。这样,从政府干预经济的角度看,政府通过利用各种方式、手段,克服和纠正各种市场失灵现象,即(狭义)公共物品、外部性、市场垄断、不完全市场、不完全信息、分配不公、宏观经济失衡等问题,事实上都是为市场中的企业和个人提供着市场活动或者是私人经济活动所无法有效提供的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各种服务,即广义上的公共物品。例如,外部性是企业和个人无力依靠市场予以有效解决的一个问题,但是,解决外部性问题又恰恰是市场有效运行所需要的,是能够使社会公众共同受益的,一因此,政府参与解决外部性问题实际上是为市场活动的主体提供了具有,共同消费一性质的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参与解决外部性问题也就是为市场提供着一类公共物品。再如,克服分配不公问题是社会经济能够正常运转的一个重要保证,为市场中的企业和个人所必需。因此从根本上说,克服分配不公问题能够使社会公众受益,。但又是私犬经济活动无力有效解决的,这也是二类其有共同消费性质的公共物品问题。所以,政府对社会分配不公的干预,也可以理解为进行着提供公共物品的服务。其他情形也可以作类似的分析。
    ……
    目录
    第1章 财政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目标
    1.1 什么是财政
    1.2 财政在经济中的作用
    1.3 财政的职能
    1.4 西方财政理论的内容及借鉴意义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思考与练习
    阅读材料
    第2章 财政支出
    学习目标
    2.1 财政支出的范围、原则
    2.2 财政支出的分类
    2.3 购买性支出
    2.4 转移性支出
    2.5 市场经济下的财政支出结构
    2.6 中国现阶段的财政支出状况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思考与练习
    阅读材料
    第3章 财政支出的增长与效率分析
    学习目标
    3.1 西方**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
    3.2 财政支出增长的诠释
    3.3 中国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
    3.4 公共投资及其评价方法
    3.5 政府采购制度
    3.6 中国政府采购制度的现状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思考与练习
    阅读材料
    第4章 财政收入
    学习目标
    4.1 财政收入的构成与形式
    4.2 财政收入的原则与意义
    4.3 财政收入的规模分析
    4.4 中国财政收入的增长状况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思考与练习
    阅读材料
    第5章 税收与税制
    学习目标
    5.1 税收原理
    5.2 税收分类
    5.3 税制结构与税收制度
    5.4 中国税收制度的改革
    5.5 中国现行的主要税种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思考与练习
    阅读材料
    第6章 国际税收
    学习目标
    6.1 国际税收概述
    6.2 税收管辖权的内涵
    6.3 国际双重征税的产生与消除
    6.4 国际避税与反避税措施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思考与练习
    阅读材料
    第7章 公债与公债市场
    学习目标
    7.1 公债概述
    7.2 公债制度
    7.3 公债市场
    7.4 公债管理
    7.5 中国目前的国债市场状况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思考与练习
    阅读材料
    第8章 财政管理及财政管理体制
    学习目标
    8.1 财政管理的含义
    8.2 财政管理的内容
    8.3 财政管理体制概述
    8.4 中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思考与练习
    阅读材料
    第9章 **预算
    学习目标
    9.1 **预算的含义
    9.2 **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决算
    9.3 部门预算改革
    9.4 预算外资金
    9.5 **预算管理体制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思考与练习
    阅读材料
    第10章金融导论
    学习目标
    10.1 金融的基本范畴
    10.2 货币
    10.3 信用
    10.4 利息和利息率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思考与练习
    阅读材料
    第11章 金融市场
    学习目标
    11.1 金融市场概述
    11.2 货币市场
    11.3 资本市场
    11.4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11.5 健全中国的金融市场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思考与练习
    阅读材料
    第12章 金融机构体系
    学习目标
    12.1 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12.2 **银行
    12.3 商业银行
    12.4 非银行金融机构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思考与练习
    阅读材料
    第13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学习目标
    13.1 货币流通范围及层次划分
    13.2 货币需求
    13.3 货币供给
    13.4 货币供求均衡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思考与练习
    阅读材料
    第14章 通货膨胀
    学习目标
    14.1 通货膨胀的定义与衡量
    14.2 通货膨胀的成因
    14.3 通货膨胀的效应分析
    14.4 通货膨胀的治理
    14.5 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状况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思考与练习
    阅读材料
    第15章 国际金融
    学习目标
    15.1 国际货币体系
    15.2 外汇与汇率
    15.3 国际收支
    15.4 国际金融市场
    15.5 国际金融机构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思考与练习
    阅读材料
    第16章 财政金融的宏观调控
    学习目标
    16.1 财政金融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与作用
    16.2 财政平衡
    16.3 财政政策
    16.4 货币政策
    16.5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
    16.6 中国当前的宏观调控政策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思考与练习
    阅读材料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语
    本书介绍了中国当前财政金融改革与实践的新成果,吸收和借鉴了西方财政金融理论,整个教材体系、章节、内容上都进行了较大调整,反映了国内财政金融教材内容的*新变比。本教材理论阐述简洁、凝练,**突出,在每章的开篇有学习目标,结尾部分有本章小结、关键概念及思考与练习。另外,为进一步开拓读者视野,每章后增加了阅读材料,这些都便于读者更好地把课堂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 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