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周敦颐(实力榜·中国当代作家长篇小说文库)
QQ咨询:
有路璐璐:

周敦颐(实力榜·中国当代作家长篇小说文库)

  • 作者:柳守冰
  •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 ISBN:9787520523592
  • 出版日期:2021年03月01日
  • 页数:1
  • 定价:¥6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周敦颐》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披阅数载,钩沉史海,从浩如烟海却零星散乱的资料中试图勾勒还原出一代能吏、清官、理学鼻祖周敦颐的本来面目及高大影像。小说本着“大处不虚”的创作原则,以北宋时期儒宦周敦颐一生行踪为线索,穿珠缀玉,记述、描写他读书涵养、讲学著述、创办书院教化于人的儒学之道。特别是他为官几十年,始终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己任,洗冤润物、不负黎民社稷、安贫乐道、守土有责、以济苍生融于自身的**品质,犹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散发出扑鼻清香。小说故事充满机智而又妙趣横生,小说内容充满正能量,可圈可点之处,比比皆是。
    文章节选
    第二十三章 又见王安石 嘉祐五年(1060)六月十九日,周敦颐解任离开合州,东归北上,八月初到达汴京。本来可住驿馆,但他携一家人来到舅舅郑向留下的老宅院,曾经住过的家。 敲响院门没有开,再敲几下,周敦颐还在等待,门慢慢打开。一位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人出现在周敦颐面前。老人是以前的家佣瞿远冬。 “瞿叔!”周敦颐喊道。 “表少爷,是您吗?”瞿远冬发呆似的看周敦颐良久,才说出一句话来,“表少爷可回来啦。” “回来啦,这是我一家人。”周敦颐手指怀里抱着小周寿的蒲六妹,还有老人以前见过的周通说。 “好好好,回来就好。”瞿远冬又慢吞吞地重复说,“好好好,回来就好。”他便看一会儿周敦颐。 曾经热闹的郑府,门可罗雀。现在总算有了人气。放下行李,还未喝上两口茶水,周敦颐从堂前到房间,再到书房一走,陈设依旧,干净依旧。步入院子,树木尚在,花花草草修剪得如同以前。所不同的是舅舅、舅妈、娘,甚至陆文翠都已经不在,物是人非,内心有些悲凉,久违里有几分失落。此时回到京城的家,他既熟悉而又陌生。 “谢谢您,瞿叔。有您我才有这个家可回。来京城时我不断地想,多少年我都没有时间和机会回来过,害怕什么都变得不认识。”周敦颐心情和语言都有些沉重。 “我和院屋一直在等表少爷。现在好了,表少爷一家回来长住,还有孙辈孩子,院屋就能和以前一样。”瞿远冬说。 “是啊,很想像以前一样长住下去,可我奉命入京候任,趁此机会到家看看您老人家,与您一起住些日子。”周敦颐还是把实话告诉他,免得自己受命一走,老人会失落。 “怎么?表少爷还要走?”他刚刚见到周敦颐的开心顿时失落起来。 “是呀。现在还不知道往哪里去,得听朝廷派遣。不过不要紧,如果是去京外,哪怕再远,我还会回家看望您。” “要回家,要回家。老爷以前都说了,他的院屋就是表少爷京城的家。老爷在天之灵看到表少爷带家眷回来,不负期望,一定高兴,我也高兴啊。”瞿远冬说。他一直守候着院屋,就是为了等待这样的今天,盼望几位少爷和表少爷哪**回家。 回到阔别二十年的汴京,住进一生中度过*重要时期的家院,周敦颐心里无法平静。是夜,小周寿安然入睡,他和蒲六妹轻声细语。他告诉她曾经这个家,他曾经在这个家读书、入仕。蒲六妹体味到周敦颐对此深深地眷恋,深深地感恩,深深地怀念。 “夫君,白天随你看过庭院,好宽宏、深邃、雅意,难怪你于此处深得涵养,终身不忘。” “**庭院更宽宏、深邃、雅意则是它曾经的主人。” “你是说……” “当然是舅舅。” 顿时,当年汴京依舅一幕幕情景浮现在眼前。周敦颐默默地流出眼泪,惹得蒲六妹也流出泪来。 周敦颐来到吏部报到,他看到的都是生面孔。以前入将作监认识的一些吏部人都离开了。尽管如此,来到吏部他还是感受到热情,也有人与他打招呼问候。周敦颐向吏部官员报告自己职事合州的四年,回答一些询问。吏部官员说:“候任不宜远去,以便通知。”周敦颐道:“谨遵教令。” 周敦颐总算是有得闲之日,在家陪夫人照看小周寿,有时也光顾汴京城,造访挚友,看看书,闲暇轻松。 友人来访,周敦颐听说江东提点刑狱王安石早些时候入京。那年在鹤林寺见面后他们成为好友,周敦颐想去拜访他。王安石因上万言书未被皇上采用,虽说过去了很长时间,可他还有些郁闷。*近也听说周敦颐已入京候任,想到很长时间与他没有见过面,便打听他的住处。却不知,周敦颐现在上门来了。 家佣向他禀报:“老爷,周大人来访。” 王安石问:“哪个周大人?”他把话才说完,又敏锐地猜想到是自己这几天打听的周敦颐,兴奋起来。他边走向院外边大声喊:“茂叔仁兄!” 周敦颐在院外听到王安石的喊声,回应道:“介甫贤弟!” 他们在呼喊和回应声中重见。 王安石:“好久不见,想仁兄啊!” 周敦颐:“是呀,没想到年轻时润州一别,却要等到**才相见,二十多年的光景呀。” 王安石:“如此长时间没有见面,却听说你理政、兴学,所到之处皆留贤名。行为民之道,图社稷之治,佩服!” 周敦颐:“我早听闻你为农民修河堤、建水堰,将库中储粮低息贷给青黄不接的农户,帮助他们渡过灾荒,济民之举呀。如今身在朝廷,力图民富国强,谁都知道介甫才华横溢,深感欣慰!” 王安石:“你踏遍田野地头,直面百姓,听民声知民意,经历事情多,遇到问题多,谋求出路多,知晓利害得失,熟知底层。仁兄职事那么多州、郡、县,把那些强基固本的事情说来听听,也让为弟享用享用。”他想的仍然是变法之事。 周敦颐:“素来做自己应做的事情,怎能与介甫雄才大略相比。哪还有什么可于你所用。” 王安石:“你建图著书,立太极说自然化生道理,立人极行教化明道,可不简单。心性之说,此乃推进治理的一种巨大力量啊。” 两个人共话时局社稷,畅谈施展抱负,以求国治民安,中肯地各抒己见。 王安石想一会儿道:“别看大宋繁荣安稳,却国库窘困,民贫兵弱,国防**堪忧等等,症结根源在于不知法度。而解决之根本在于效法古圣先贤之道,变法制度,充实国库,可强民基,平定边患。”他说起一向钦佩的商鞅,“试想,若没有商鞅变法,何有后来秦国强大。”他表情有些严肃。 周敦颐:“所以你作《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论政,上疏变法主张。” 王安石摆摆手:“莫谈莫谈,我等尽心尽力,呕心万言,向皇上进谏献策,却石沉大海,不知何故。” 周敦颐:“要知道史上有过几次变法都以失败而告终。离我们*近的‘庆历新政’**改革吏治积弊,也是治国之关键。裁减不称职官员,更荫补官,减少科举录取名额,触及官员和读书人的利益,遭到守旧官僚反对,也没有幸免失败,何也?因为变法重新分配各方既得利益,阻力大。” 王安石:“明知时弊,还任由下去?” 周敦颐:“破不合时宜陈旧习俗,立图强**治理所需,调整各方利益,可见之难。还需藉天时、顺地利、聚人和而为之。” 王安石:“你说的是等?怎样一个等法?我可没有你那耐心。边关屡遭侵犯,外患难平;国库空虚,内忧难解。要解除外患内忧,唯有变法,才能改变积贫积弱,安抚百姓,强军戍边。”他心中火烧一样地急,希望大宋能把所有事情快快地做好。 周敦颐:“那何以施行呢?” 王安石:“力推!” 周敦颐:“倘若顺之者少,逆之者多,又怎能够推得动?我不知道朝内朝外会有多少人能助你一臂之力。这沉积几十年的时弊,岂是你一下子能够变革得了。” 王安石:“你认为该当如何?” 周敦颐:“顺势。” 王安石:“何为势?” 周敦颐:“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不可不顾及。势不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怕是到*后冤死的只有是变法,受累的是变法之人。” 王安石:“如果势要宋亡,难道还眼睁睁地看着,无动于衷?” 周敦颐:“要知道不是不为,而是何时为,何势为,有所为,有所不为,渐进而成。介甫你棱角分明,性情又急,往往做事伊始就被众人视为对立,难得支持,需注重做实基础铺垫调和,使顺者多而逆者少,势立为之而易成也。” 两个人推心置腹,直言正视,“语连日夜”,一激动起来声音还有点大,好似争吵,可感觉就是特别痛快。周敦颐走后,一向执拗、自负的王安石,却细细地品味他们的交谈,研精覃思,以致废寝忘食。 往后治平四年(1067),在位仅仅四年的英宗皇帝在病中驾崩。太子赵顼即位,是为宋神宗。 此时,宋朝经济收支不平衡,入不敷出,自然灾害又多,年方二十的宋神宗志向远大,一心想着改变这种现状,成就伟业,想起仁宗皇帝时王安石上疏《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神宗皇帝即位前看过这万言书,赞赏王安石的才华,现在更是认同他的主张,单独召见王安石,与王安石进行长谈,并器重他。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任参知政事,**的“熙宁变法”由此拉开序幕。 王安石主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法,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先后推行的新法在财政方面有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保马法等,同时改革科举制度,以新法培育人才。 也就在变法之初,周敦颐已患病退养在庐山莲花峰下,即使病情加重,他还想着自己一生在中下层为官,如今更是不近触摸官场,但心思朝廷新政,给蒲宗孟写信说:“上方兴起数百年无有难能之事,将图太平天下,微才小智苟有所长者,莫不皆获自尽。吾独不能补助万分一,又不得窃须臾之生,以见尧舜礼乐之盛。今死矣,命也!”他想着,推行新法将会给百姓带来太平安好。当然他没有想到王安石变法失败,两次罢相。此为后话。 在京候任期间,周敦颐获得加冕国子监博士。这天下午他陪夫人带儿子小周寿在郑府庭院玩,忽然听到院外响起马蹄声,又戛然而止。他失陪夫人和小周寿,从庭院快步走到大门口。 吏部来人送来任职文书,周敦颐通判虔州。接过文书,周敦颐谢恩,来者已去。蒲六妹抱周寿也来到院子门口,见周敦颐手里拿着文书。 “要上哪里去?” “通判虔州。” “什么时候赴任?” “在京城过了好几个月,我看还是把时日用到路上,不至于途中急急忙忙。”周敦颐说。 “夫君作何安排?”六妹问。 “明后两天向亲友辞行,之后在家陪两天翟叔,再晚**启程,你看怎样?”他像是还有心思地说。 听罢,蒲六妹没有吱声,脸上泛有疑问的表情。 周敦颐见之,问道:“还有别的事情需要办吗?” 蒲六妹:“嗯。” 周敦颐:“什么事?” 蒲六妹眼看周寿,见周寿对她灿烂地笑。说:“还真有一件重要事情,带寿去文翠姐娘家。外甥到了京城,定当去拜见舅舅。”她对还在笑的周寿说,“儿子,你是不是听说上舅舅家就笑哇。”小周寿还笑出了声。 这下,周敦颐开心地站在那听着,脸上竟然露出了笑容。 蒲六妹当然看出来了,接着说:“寿是陆家的发秧,现在他小不懂事,我们可不能不懂事。天上雷公大,地上母舅大,你都依舅舅那么些年才有今天,带寿去他舅舅家,让寿的舅舅和舅妈看看他们的外甥吧!” 来京城时,周敦颐早就想过这件事。到家那天晚上与蒲六妹长夜漫话,说很多的人和事,就是没有说到他与陆文翠的小家,以免影响蒲六妹的心情。可蒲六妹是大家闺秀,她当时想问,但还是没有问。所以在他们要离开汴京时,她必须把这件事提出来。来一次汴京非常不容易,天伦理道,带小周寿去他的母舅家,合情合理,而且蒲六妹都说出来了,周敦颐现在非常愉悦。 周敦颐马上说:“理所应当。那就往后顺延几天走。明天我们带寿去陆家,让寿在舅舅家过上三天,回来后辞别亲友,再过两三天离开京城。” 嘉祐六年(1061)春夏之交,周敦颐举家启程赴任。头天潘兴嗣听说周敦颐从汴京到虔州做通判,近日过江州。他连想都没有想,就赶往江州等待周敦颐。 潘兴嗣来到江州驿站。一问,周敦颐今天就会到。他想,自己该怎样陪陪周敦颐。 突然间,潘兴嗣看到周敦颐一家来到驿站大门前,他迎上去。 “茂叔!”潘兴嗣喊。 “延之,你怎么来啦?” “还别说,忽念间的感觉还真灵,今天一来就能见上你。” “哈哈,看来让我们不见都难。” 蒲六妹在一旁抱着周寿,周通也站在那。他们都向潘兴嗣施过礼。 “我来猜猜。你是夫人六妹,不用说这是儿子小周寿。”他边走边说,还对早已认识的周通打了招呼。 此时的江州大地山清水秀,南临鄱阳湖,北枕长江,一道巍峨山势挺拔在两水之间,它就是甲天下的庐山。 “茂叔,到了虔州公事繁多,又不知什么时候能见,我们一起游游庐山怎样?” “林泉雅意,不枉相知。” 应潘兴嗣提议,在驿站安排好蒲六妹和周寿之后,周敦颐与潘兴嗣上庐山,周通随从。他们取近山谷道而上,游历庐山山顶。所到之处,周敦颐无不赞叹风光奇秀。 次日雨后,他们走进东林寺。才入寺门,一方莲池显现在周敦颐眼前。池里莲叶碧绿,白莲花绽放,微风掠过,莲花颔动,仿佛迎他而语,周敦颐只顾眷看。 已认出周敦颐的住持常聪轻步走来,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施主原来是周通判。” 周敦颐闻声连忙抬手,面对身披袈裟僧人,说:“惊扰惊扰!”他才看清是常聪,道:“禅师!” 常聪:“相遇本无扰,犹如三位于此观莲。” 周敦颐:“禅师,何以如此之说?” 常聪:“那周通判现在看到莲的什么?” 周敦颐:“池中莲花洁白干净,实在可人。” 常聪:“雨后看莲甚见灵性,莲花怒放向世人,所以来本寺看它并非所扰。不过,佛门之莲可人在于清净众心。” 周敦颐:“凡俗、佛门也有其大同。” 他们很早就认识。周敦颐居丧鹤林寺时有一次去问学寿涯,遇一禅师和寿涯谈论佛经。周敦颐欲退,寿涯喊住他,说:“这是常聪师傅。”周敦颐便向常聪施礼,寿涯留他一起听他们论禅,两个人从此相识。 周敦颐觉得与常聪有奇缘,说:“我此行路过江州,受邀到庐山一游,想不到刚从山上下来才入东林,就遇到禅师。” 常聪:“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在缘就在,无论各走天涯。” 潘兴嗣问:“莲及佛道,非所有佛寺种莲*显眼之处,东林寺为是。请教,何也?” 常聪便说起莲池,还说起白莲社、净土宗,遂陪他们饱游寺院。 三人夜宿东林寺。周敦颐、潘兴嗣与常聪彻夜长谈,从慧远高僧始创东林寺到时下净土宗名声,则是一部悠远的东林佛书,一处当朝的佛教重地,为此第二天又逗留**。第三天早斋后,常聪送他们经过莲池,旁边那石碑上刻有一首诗:“驻锡东林种白莲,开宗净土集群贤。金池幻化慈严相,恰似弥陀在眼前。” 潘兴嗣又问此诗为何独以刻石,常聪答以渊源。 出寺院前门就到了虎溪桥。常聪驻足道:“昔日寺院始祖送客至此,我也就在此桥止步,不然就会有虎啸以惊各位。” 周通:“老虎叫,有老虎?” 常聪:“施主不必惊慌,这说的是‘虎溪三笑’。当年陶渊明、陆修静到东林寺与慧远谈经论学,咏吟唱和,十分投缘,不舍离去。直到天色已晚,慧远起身送客,不知不觉走过此桥,越过小溪,寺祖慧远驯养的那只护桥神虎立马吼啸起来。意思是警告慧远禅师,你自个破坏送客不过此溪之规矩。陶渊明、陆修静道‘不可不可’!暮色里,三人相视大笑别去。” 潘兴嗣:“真有趣。” 常聪:“传说而已,但寺规一直沿传至今。” 周敦颐:“儒、释、道三大高人相聚,并非道不同不相融,何不取众家之长。” 告别了常聪,他们沿山北转,绕过余脉,来到一处芳草地。草地开阔,前面自山向北横贯一条小溪,有石桥跨过溪流。再往前走,地势逐渐升高。站在高处向南望,一幅壮丽景致。周敦颐心旷神怡,甚感此处不失仙境,也不离凡俗,神奇美丽。他看了好久,见有放牛人牵牛从山边走来。 周敦颐:“请问,这里叫什么地方?” 放牛人用手比画,说:“你往东南看,那高高的山峰就是庐山莲花峰,在人们心中很神圣,就把山下一带称为莲花峰下。” 周敦颐:“这溪水清澈,源于何处?又流向何方?” 放牛人:“出于莲花峰下莲花洞,长年清澈,经湓水北注长江。” 他们看向那高耸入云的山峰,峰顶端好似一朵莲花蓓蕾,峰腰云腾雾绕,天空的蓝、云团的白、山体的青,三色相间共和。周敦颐生有不舍之情愫,闻有不舍之陈香,他想得长远——莲花峰下特别相适自己这颗爱莲之心。 潘兴嗣:“茂叔,触景生情了吧。” 周敦颐:“一方**,宁静致远,还有土肥水清,你们再看那放牛人和牛那样的质朴。” 周通:“老爷,这里像不像老家?” 周敦颐点点头。 潘兴嗣:“茂叔是想……” 周敦颐又点点头。 潘兴嗣可是笑起来。周敦颐看向他,问:“延之,为何呀?此处不美吗?” 潘兴嗣:“当然美丽。我的意思是人在晚上说梦话,有时候还会变成真事。可晴天白日里说梦话是虚无,否则哪有‘南柯一梦’。还记得吗?几年前劝你‘归来治三经,浩歌同五柳’,你可无此之想,现在去虔州上任怎么可能想得通?” 周敦颐:“三十多年前我就想得通,现在还是那句话,‘束发为学,将有以设施,可泽于斯民者。’瞧,莲花峰下太美啦,可是家园土地。” 潘兴嗣:“当真?” 周敦颐:“肯定。” 潘兴嗣:“那就在此买几亩土地,建几间房屋,待解官归田时也有心怡栖息处,我将与你为伴。” 周敦颐:“我也这么想。到时可以尽情地看山赏水,歌咏抒怀,静心读书讲学,探究圣贤之道。” 随后,他在那溪流北边坡上筑建了两间简易屋舍。 周敦颐、潘兴嗣、周通站在屋舍前,见天空万里无云,一片青绿映入眼帘。周敦颐手指前方,目光跨越屋舍前面溪流,遥看莲花峰下西南端远处,其实是看向千里之外的老家,想起那濂溪源于山泉,村前而过。 周通见他那样凝神,问道:“老爷看啥?”说完也放眼望去。 周敦颐没有回应,略过一会儿问:“你不是说这里像老家吗?” 周通:“是呀,很像。” 周敦颐:“两地相像,那我们将这发源莲花峰下、流经书堂前的溪流名谓‘濂溪’,把这建起的两间屋舍名谓‘濂溪书堂’,你们看怎样?” 潘兴嗣低声喃喃:“濂溪,濂溪书堂。”且有思量,说,“两个名字都好,是茂叔之写真。若有人来到此处,听到这两个名字,就知道你的过去、现在、将来。” 周通也连声说:“两个名字好,两个名字好,都可以看得出老家印迹。” 周敦颐道:“你们说好就好。” ……
    目录
    目 录 引 子/1 **章 甘露洒濂溪/8 第二章 逐梦到汴京/16 第三章 居丧鹤林寺/25 第四章 陈县令授命/34 第五章 初试露锋芒/42 第六章 上任市征局/53 第七章 相思两地愁/64 第八章 狱囚不当死/74 第九章 讲学授门徒/85 第十章 想起那子曰/96 第十一章 百姓和土地/105 第十二章 一场大山洪/113 第十三章 天灾未尽头/120 第十四章 冬去复春来/132 第十五章 劝得尤超归/140 第十六章 声威镇南昌/148 第十七章 家钱不满百/157 第十八章 悠游长江行/166 第十九章 家圆合州城/174 第二十章 欣喜与伤悲/182 第二十一章 六妹来续弦/192 第二十二章 特殊两弟子/201 第二十三章 又见王安石/211 第二十四章 君子岂小人/220 第二十五章 荷盛说爱莲/231 第二十六章 小年夜之痛/239 第二十七章 官清梦魂安/249 第二十八章 拙政迁州学/258 第二十九章 二公多荐贤/266 第三十章 端砚平风波/273 第三十一章 湖区肃偷盗/283 第三十二章 寻圣凿莲池/292 第三十三章 归去庐峰下/302 第三十四章 绝顶看江湖/312 第三十五章 携子游丛林/321 第三十六章 雷雨惊匡山/330 附 录/337 主要参考书目/353 后 记/355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