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绪论
本章提要
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知识,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其*基本的理论,这样才能做到既高屋建瓴地从整体上把握这门学科的基本框架,同时又深刻地领会该学科的本质及特点。本章概要介绍公共关系概念的内涵,公共关系构成要素,公共关系的形成条件和机制,公共关系的本质和特征,公共关系具有的功能,公共关系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范围、重要的概念与范畴、学科框架等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
**节 公共关系的含义
一、公共关系的译名
“公共关系”一词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的“舶来品”,是英语public relations的汉语译称,20世纪80���代中期后在中国由南往北被广泛使用。
public既可以译为“公共的”,又可以译为“公众”;relation译为“关系”,加S即形成复数。当动词用时译为“联络”。public relations,也有学者将它们译作“公众关系”,更多的人使用“公共关系”一词。
本书采用“公共关系”这种译称,原因有两条:**,现在大部分人已约定俗成、习惯地使用这个词;第二,relation有“关系、关联”的意思,已有学者**使用relationship,有固有的、已建立起来的、更进一层的关系,Organizating-pub-lic relationships(OPR),表达“组织与群众关系”。“公共关系”特指社会组织与相关公众结成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公共”的性质,与狭义的特指个人之间交往的“人际关系”一词相对应,使用“公共关系”可以更准确地反映社会组织与相关公众结成关系的根本属性。
我国**学者于光远先生在1985年3月29日发表《关于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关系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提出》(《南方经济》1985年第4期)一文,指出:“公共关系”这个概念是同“私关系”相对而言的,不是“私”关系。家庭关系、私人朋友之间的关系是“私关系”。私关系之外就是公共关系。因此,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间的关系都是“公共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