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散文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QQ咨询:
有路璐璐:

散文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作者:梁艳萍 刘琴琴 周圣男
  •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8139869
  • 出版日期:2020年03月01日
  • 页数:356
  • 定价:¥5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文化自信与中国散文丛书”之一种。相比于过去着重从艺术技巧、作家作品、内容主旨等切入的研究角度,本书将中国近现代散文放置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广阔文化语境中进行考察,对散文这种文体进行知识考古学式的文化体认。本书通过文化认同、文化叛逆、文化构建、文化融合等维度的剖析,营构起一种散文研究的立体文化框架,使散文研究与文化研究达成**的交互。
    文章节选
    导 论 中国散文的文化嬗变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也是一个散文的大国。从历史上看,文体二分,即分为诗与文。先秦时代的《诗》《书》《易》《礼》《春秋》,后四者都是文,也是广义上的散文。中国散文在历史上,一直是不可或缺的文体,与诗歌、小说、戏剧比肩并立,虽然不能说散文高于其他的文体,但至少是不低于其他文体,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的。 诗文的承传,经历了历史的变迁,重诗或重文,或者此消彼长,或者比肩而行,从始源到当下,文脉不绝,源远流长,形成了中国散文的文化传统。从《书》《易》《礼》《春秋》到两汉、三国、南北朝散文,到唐宋八大家及其唐宋散文,再到元明清散文,都被视为古代散文。无论是历史散文、山水散文、策论杂文、碑铭行状、骈文辞赋等,都是散文的不同外在形体与形式。散文体式因时代的发展而产生,散文精神也发生了多次转向,但有一条线始终贯穿其中。中国古代散文一直有一个重要的精神内核在其中,这就是中国伦理文化的传承。从司马迁、班固、曹丕、陶渊明、吴均,到韩愈、柳宗元、苏轼、欧阳修,再到归有光、张岱、袁宏道……基本没有脱离伦理文化的先例。 笔者认为,古代散文的伦理文化,主要显现为家国同构、伦理教化。中国传统文化和散文写作,也往往会凸显或者隐含着这种理念与思想。仁为核心,礼为纲序,乐为教化,以期达到至善之境。中国是一个诗的国,也是一个散文的大国。从历史上看,文体二分,即分为诗与文。先秦时代的《诗》《书》《易》《礼》《春秋》,后四者都是文,也是广义上的散文。中国散文在历史上,一直是不可或缺的文体,与诗歌、小说、戏剧比肩并立,虽然不能说散文高于其他的文体,但至少是不低于其他文体,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的。 诗文的承传,经历了历史的变迁,重诗或重文,或者此消彼长,或者比肩而行,从始源到当下,文脉不绝,源远流长,形成了中国散文的文化传统。从《书》《易》《礼》《春秋》到两汉、三国、南北朝散文,到唐宋八大家及其唐宋散文,再到元明清散文,都被视为古代散文。无论是历史散文、山水散文、策论杂文、碑铭行状、骈文辞赋等,都是散文的不同外在形体与形式。散文体式因时代的发展而产生,散文精神也发生了多次转向,但有一条线始终贯穿其中。中国古代散文一直有一个重要的精神内核在其中,这就是中国伦理文化的传承。从司马迁、班固、曹丕、陶渊明、吴均,到韩愈、柳宗元、苏轼、欧阳修,再到归有光、张岱、袁宏道……基本没有脱离伦理文化的先例。 笔者认为,古代散文的伦理文化,主要显现为家国同构、伦理教化。中国传统文化和散文写作,也往往会凸显或者隐含着这种理念与思想。仁为核心,礼为纲序,乐为教化,以期达到至善之境。《礼记·乐记》说:“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郭店楚简《五行》云:“德,天道也。”这种道德伦理,在《周易·序卦传》里有更为细致的表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生,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古人的生活基本是遵循着这样的秩序来进行的,上下有序,“至道大形,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古代散文一代代的发展、演变,作者、形式、语言虽有变化,但文化内核并未见扩容或者骤变。日本美学家今道友信是国外研究中国美学的重要学者,也是日本研究中国美学的**人。他指出:“中国人在论及自己与世界的根源时,都遵循‘道’,即天地大自然的造化的理法,或者说是贯穿世界的宇宙秩序。”正是这样的世界观、宇宙观,让中国古代文人都没有走出循道而行、为道而文的创作之路。即使有“文章合为时而著”,即使有“放诞不羁”“独抒性灵”,也并没有完全脱离伦理文化的窠臼和桎梏,从而被顾炎武批评为“败坏天下”。 中国散文挣脱古代家国同构和纲常伦理的束缚,应该是自**被坚船利炮打开,各种思想、理论逐渐通过欧美和日本两个渠道进入中国之后开始出现的。一方面,基督教进入中国,用引车卖浆之徒的语言翻译的新旧约全书,给国人带来了一种异质文化;另一方面,中国人出使西洋、日本,开眼看世界,催生了新的散文形式。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王韬的《弢园文录外编》,郑观应的《盛世危言》,郭嵩焘的《使西纪行》,钱单士厘的《癸卯旅行记》《归潜记》,等等。这些散文犹如一扇打开的窗户,让当时的读者看到了不同的文明和早已经超越了个人认知的世界。这些作品直抒胸臆,沉潜思考,一如王韬所指出的:“文章所贵,在乎纪事述情,自抒胸臆,俾人人知其命意之所在,而一如我怀之所欲吐,斯即佳文。”当然,这一时期并行的还有龚自珍的散文。《明良论》凸显政治改革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独特的洞见;《说京师翠微山》也是其人格精神的显现;至于读者所熟悉的《病梅馆记》则既是其文化观念的阐述,亦是其拯救天下的热望与政治文化理念的表达。其后桐城散文的中兴,则有以梅曾亮、方东树、曾国藩等人为代表的散文写作。比较**的作品有梅曾亮的《记日本国事》《吴淞口验功记》,方东树的《书惜抱先生墓志后》《汉学商兑》,曾国藩的《日记》等。梅曾亮虽说“文章之事,莫大于因时”(《柏枧山房文集》卷二《答朱丹木书》),但囿于传统和保守的思想理念,此间散文依然缺乏社会内容。 这一时段的散文,文辞虽有扩展,但文化传承上依然延续了前代的散文传统,而实践上则维护“文家正轨”的道统。冯天瑜等在《中华文化史》中以“垂暮气象”形容清代的文化特征,指出:“清代的中国封建社会已步入苍老之境,旧的事物正在走向没落,其衰亡征象日益鲜明。新生的趋向近代的文化因子,渐益滋长,渐益广泛,并日益活跃地为自己的未来开拓道路。” 中日甲午战争战败,洋务运动破产,散文的桐城派传统也失去了活力,走向终结。公车上书,政治改良,散文“新文体”开始出现。梁启超倡导“文界革命”,将古语变为俗语,进行话语形式的革命,认为要以“流利畅达之笔”来写文章。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的散文,就是这时散文风格的代表。“变亦变,不变亦变”,文笔激变,文体殊异,开一代风气之先。散文的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影响深远。 进入 20世纪,王朝的大厦崩塌,文学革命风靡一时。白话文运动由初始的稚拙,走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成熟,此时散文名家和作品很多。胡适、鲁迅、周作人、郁达夫、林语堂、俞平伯、叶圣陶、朱自清、沈从文、废名、何其芳、张爱玲……散文真正开始了为人的写作,为人的抒情。厨川白村的理论影响了现代散文的发展, essay的理念为现代散文所接纳。“在essay,比什么都要紧的事件,就是作者将自己的个人底人格的色彩,浓厚地表现出来。”刘半农的《我之文学改良观》、傅斯年的《怎样做白话文》、周作人的《美文》、鲁迅的《怎么写》都是对散文写作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总结。“任性而谈,无所顾忌”“发表自己所要说的话”,成为这一时期散文的文化特征。 随后,由于战争与时代的发展,散文的写作和界说发生了很大的分歧,直至走向同化。散文要“写光明”,个性必须从属于集体。当代前半叶的散文文化生态显得单薄而苍白,“形散而神不散”犹如一个桎梏,框定了散文的写作。杨朔、秦牧、刘白羽的作品是这一时期散文的表征,虽然短时间内有所松动,但大体没有逃出这个藩篱。 新时期以来,散文彻底挣脱了枷锁,释放了自己的本性,繁荣发展,作品多元。从其文化表达来看,作家恢复了自我意识,有独语意识、参与意识、创新意识、世俗意识等多重表达。作为一次散文革命,该时期参与创作实践的作家众多,老中青新几代人都写出了自己**的作品。如巴金、张中行、王世襄、汪曾祺、宗璞、张承志、周涛、史铁生、李劼、韩少功、李存葆、方方、钟鸣、苇岸、刘亮程、张锐锋、冯秋子、魏天真、习习、李修文、小引……名字还可以继续列下去,他们如群星一般,铸就了散文的辉煌与文化的传扬。
    目录
    导 论 中国散文的文化嬗变 **章 散文的文化理解与文化认同 **节 从“文”到“人”:诸子散文到史传散文的文化裂变 第二节 由论到品:六朝散文 第三节 边缘至核心:“文以载道”与文人精神 第四节 “式微”到“**”:倡言复古与独抒性灵 第二章 散文的近代和文化的近代 **节 新旧对抗:古典散文的挽歌 第二节 “文界革命”与新文体实践 第三节 随感录与美文:取法essay的两种途径 第四节 “白话散文”的文化内涵 第三章 散文的语言变异与文化叛逆 **节 外来文化与散文创新:从语言渐变到语言革命 第二节 “愤激散文”与“怒怨之音”:鲁迅与郁达夫 第三节 “自己的园地”与“西风美语”:周作人和林语堂 第四节 “闲适散文”与“精致的独语”:废名与何其芳 第四章 散文的参与和新文化的构建 **节 从“以笔为旗”到“否定精神”:鲁迅与钱锺书 第二节 从“幽默意识”到“旷野悲歌”:林语堂与王鼎钧 第三节 从“哲思深考”到“理念寄托”:韩少功与贾平凹 第四节 从“乡土情怀”到“历史长思”:刘亮程与李存葆 第五章 散文记忆和散文叙事 **节 文化记忆理论 第二节 文体与文体记忆 第三节 杨绛散文的记忆书写 第四节 詹福瑞散文的叙事艺术 第六章 散文的创新与文化融合 **节 宗教文化与张承志散文的“三位一体” 第二节 先锋文化与习习散文的“文学质地” 第三节 生命文化与史铁生散文的“命运之轮” 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小引散文的“诗性行旅”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