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岁后,你要活成自己的故乡 在过去二十六年的成长生涯里,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漂泊着的人。我对这些年的一个总结是:二十几岁,定不下来。 二十二岁的时候,我刚大学毕业一年,准备一个人去北京。当时我妈妈对我说:“闺女,你回来考个教师资格证当老师吧,每年有寒暑假,吃住都在家里,多方便。” 我说:“不,妈妈,我不想回家,也不想当老师。” 我妈问:“那你想做什么?” 我说:“我不知道想做什么,但是我知道我不想做什么。我不想 回老家过一眼就能看到头的生活。” 我妈又说:“可是家里有妈妈啊!” “那妈妈可以给我点儿生活费吗?” “祝你在北京一切顺利。” 在北京的生活是这样的:我每天从东五环坐地铁到北四环需要两个小时,所以我必须在八点之前到达传媒大学的地铁站准备出发,然后我像一条沙丁鱼一样被揉进人群里,被人流推着从通州线换乘一号线,再换乘五号线。 就这样,我在北京待了三年半,做着新闻里所说的“空巢青年”。 有很多朋友问我爱北京吗?我说我不爱北京,北京也不爱我,但我们就是互相成全了。 从十七岁离开家到今天,已经整整九年了,我从邯郸到廊坊上学,再从北漂变成杭漂,我好像一直都处于“漂泊”的状态。 我热爱北京,热爱北京里的无限可能和成功逆袭的故事,也热爱胡同里藏匿的酒馆和美食小店,我热爱北京那种汲汲营营的功利心和大家都想要找到星辰大海的拼命感,我也热爱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城市袒露自己的梦想和欲望,不用担心会被他人嘲笑的畅快感。 同样,我也热爱杭州,我喜欢这里有一个完全开放的西湖,无论你什么时候来到这里,它都能给你带来心旷神怡的抚慰感。我喜欢这里的马路上汽车永远为你让路,我喜欢室友每个**都会说“哎呀,喝喝酒看看电影约约会好好生活的啦”那种工作之外的松弛感。 我觉得我身体的某个部分留在了北京,但它们又好像跟着我一起来到了杭州。杭州这个城市也在我身上种下了一些新的东西。人在年轻的时候常常会踮起脚尖四处张望,以至于总是不断地跟外部环境交换自己,增加新的生命力和想象力。 这本书有温暖的态度,���有袒露自己迷茫和困惑的脆弱。 人生是在不断被碾压中萃取自我的过程,就像我们在小学就学会的那个成语——破茧成蝶。在课本上你根本想象不出来“破茧”是怎样的过程,但在生活中,你会真切地感受到一切不可知的艰难。我曾 遭遇过阴天暴雨、无理由地被冷落、电脑忽然死机、独自一人在平安夜的晚上去找新的住处、在月租六百块钱没有自来水的农民房里烧水洗脸…… 我不知道有没有不崩溃的捷径。 我不知道明年夏天还会不会有这样糟糕的天气和暴风雨。 可我知道的是,时光无法重现,艰难和迷茫总会发生的,你抱怨也没有用,指责也不会有结果,**的办法就是闯过去。 成年人的崩溃,是从决定重新开始学习的那一刻被治愈的。 尚龙哥曾经跟我说过一句话:“作为一名作者,你要做的是传递自己身上的能量,你要让别人看到未来是值得期待的。” 如果压力只是压力,那么等待你的只有不堪一击的生活,要知道,压力只有变成动力之后生活才会见好。你努力工作、生活,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更是为了把自己活成一个模板,让你身边的人看到努力生活和得到回馈的真实性。 这是我写作生涯中的第二本书,我能给予的,是一个二十六岁小镇青年的成长指南。 不狗血,不鸡汤,不梦幻。 摩羯座的属性就是脚踏实地,在一次次的崩溃后捡起自己手边的狗尾巴草,把它编织成一只小狗或小猫,讨自己的欢心,也让周围的人得到一些快乐。 如果你夜里辗转难眠,想明天醒来就去尝试做自己想做的事,那你可以打开它看看。如果你正处于人生的至暗时刻,需要一些告慰的温暖,那你可以在这里找到光亮和希望。如果你刚刚毕业,不知道如 何从零开始去工作,去赚钱,去找到自己的广阔天地,那么它也可以带给你一些小小的启发。 是的,日子虽然很艰难,但只要想越过越好,就总会有办法。 我希望我一直都能这样,能够去安慰别人,给别人希望,让别人拥有一些力量。不是因为我真的比别人更强大,而是因为在这个夏天,我发现人生就是不断地重复之前的困境和迷茫,在反复的跌倒中 寻找出路。 当你决心向前走的时候,你不过是在重复之前遇到的困难,或者是困难的升级版本,然而当你面对的困难越来越多之后,你就会懂得该如何靠信念重建自己的生活。 我不相信逆袭的神话,我所相信的是,今天比昨天更好,是你昨天努力的结果。 坚定地、热烈地、勇敢地去爱,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