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德国幼儿的自我表达课:不是孩子爱闹情绪,是她/他想说却不会说!(著名教育家洪兰、新浪育儿教育主编黄晓莉郑重推荐)
QQ咨询:
有路璐璐:

德国幼儿的自我表达课:不是孩子爱闹情绪,是她/他想说却不会说!(著名教育家洪兰、新浪育儿教育主编黄晓莉郑重推荐)

  • 作者:庄琳君; 中青文 出品
  •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 ISBN:9787515359458
  • 出版日期:2020年05月01日
  • 页数:288
  • 定价:¥59.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0-6岁是关键。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发现:影响孩子大脑发育的,不是词汇量,而是教师和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方式。良好的沟通交流不仅促进亲子、师生关系,也促进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情商。学好语言表达,孩子更聪明。 在德国,幼儿不过早注重学知识写字,而是首先学习“勇敢为自己发声”! 《德国幼儿的自我表达课:不是孩子爱闹情绪,是她/他想说却不会说!》德国幼儿19堂3个阶段语言表达课,系统阐述学说话→学表达→学沟通的学习练习过程,提供实际案例与具体的行为方法和语言沟通模板,涉及到幼儿学习、同伴、生活、习惯、情绪等,让孩子说出需求、情绪、意愿,打好独立自主基础,从日常生活学会觉察情绪、同理他人、处理冲突,构建独立小孩的全方位能力养成之道。 从认识不同情绪开始,教孩子学会正确情绪表达 ──>懂得用言语表达意愿,是孩子学会自我保护的*步 可以愤怒可以悲伤,接住孩子的求救警讯,情绪疏通不压抑 ──>当孩子感觉情绪被接纳,比较容易走出孤立的态势。 不管小事大事,孩子老是爱告状 ──>小问题别用大情绪回应,红绿灯概念教孩子学会情绪调节能力。 “不想这样玩!”学会尊重别人的底线 ──>“身体的主人只
    文章节选
    坚持“有问必答”没意义,说话练习从词汇延伸的抛接练习做起 根据我们的观察,安迪亚娜在小团体中会比较有表达意愿。例如,每天早上我们围着圈圈唱歌跳舞时,她并不会跟着唱歌做动作,但是到了下午4点以后,班上超过大半的小孩陆续被接走,她会跟几个小朋友围着圈圈哼着歌打拍子,即使歌词断了好几节,但跟早上在晨间律动时间的她简直是判若两人。清楚了这点,我们决定在下午人少的时候,找机会进行对话练习。 到了下午的自由玩乐时间,安迪亚娜突然走过来,手指着书柜上头对我说:“书。” 我知道她是要我帮她拿上头的书,但还是问了句:“你想要这里的书还是上面的书?” “上面的。”她说。 “因为上面的太高你拿不到对不对,好,我帮你拿,是上面的哪一本呢?”我接着说,“是小熊的书还是饼干怪兽的?” 她却只说了个字:“对。” 这时我停下来,把两本书摆在她面前说:“‘小熊’和‘饼干怪兽’你想要哪一本?”又再强调一次:“哪一本?‘小熊’和‘饼干怪兽’?” “怪兽。”安迪亚娜试着说出来。 “很好,你说出来了,是饼干怪兽吗?那我知道了。”我顺手把书递给她。 上述的交互方式是幼儿园的日常练习,其中*重要的关键是进行单词延伸的抛接游戏。举例来说,当孩子开口说一个词的时候,我们先重复他说���词,再顺着情境以相关的词汇来造句。前面的“高”“上面”“帮你拿”,虽然孩子没办法一次全数收入脑袋里,却有机会听到更多的词汇,并通过你的句子去厘清言语之间的关联,比起“有问必答”的铁腕方式要孩子硬挤出字来,这个方法通常会提高孩子开口说话的意愿,往往学得更快! 要注意的一件事是,尽量避免只让孩子回答YES或NO的问法,让孩子有机会多练习说不同的单词,而不是只回答“好”“不好”“要”“不要”来表达需求,就算没有办法把字说得清楚,借此练习不同发音也比较容易进步。 4岁以下孩子分不清现实和想象的界线,“说谎”是幼儿发展常见现象 班上另一个偶尔会说谎的孩子是3岁的约翰,他在入园初期很黏德国幼儿教师凯莎,常常凯莎走到哪都要跟着,偶尔凯莎在厕所帮别的孩子换尿布时, 1岁多的他就会对我们说他的尿布里有臭臭也要换,几次过后,我们发现他只是找到了一个可以跟进跟出的方法。等到他更大一点,开始懂得用说谎来逃避可能有的处罚。例如,当他擅自打开教务柜拿里面的教具来玩,被问到怎么拿到时,他会说已经问过某位老师了(通常是不在场的老师)。 表面上孩子说谎背后的原因不外乎是达到目的、逃避惩罚,或者回避不想做的事情,但若从幼儿发展进程看来,“说谎”这种不管有意无意擅自对事实添加描述或更改的举动,都是很常见的现象。 4岁以下的幼龄孩子对现实和想象世界的界线相当模糊,因此会对童话故事里仙女精灵和杰克魔豆的情节深信不疑。这阶段孩子无法清楚分辨自己是不是在说谎,无意间说出的“谎话”常出自于丰沛的想象力,而此时说谎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游走在现实和想象世界之间的游戏。特别是当孩子的认知和社交能力到达一定程度后,他开始理解人有各种不同想法,也逐渐懂得迎合大人的期待,有时候幼儿看似说谎的行为只是因为他单纯地认为这会是个好答案,想引起大人的注意,并不是故意欺骗。 我的观察是,大多数的孩子其实并不具有“预谋”或“策划谎言”的能力,孩子在闯祸后并没有“糟糕了,等下老师/妈妈来问是谁撕破书的时候,我得说是弟弟才不会被骂”这般精细的想法,他们常常是在被问及的当下,因为观察到大人的表情和说话口吻觉得状况不太妙,才脱口编了一个可能让自己“转危为安”的故事。 对于孩子不礼貌的玩笑话,冷处理是当下*适合的应对 3~6岁的孩子正是吸收新词汇的高峰期,有时不知从哪儿来的话听过一遍马上就学着乱用,大人有教养责任让孩子明白语言的力量可能有好有坏,基于这个原因所以我们更要谨言慎行。其实在幼儿园里,虽然不常发生,但还是会有孩子对老师言语攻击的零星个案发生,在德国幼儿园里老师不管基于什么理由,大声吼小孩都是失格的行为,更别说情绪化地骂小孩了。通常在这个情况下,幼儿教师会有以下几个回答: “我知道我不是笨蛋,我还知道你现在很生气所以骂人,你想告诉我你为什么生气吗?” “你这样说会让人觉得很难过,等你冷静一下我再跟你谈一谈,或者要不要去沙发区躺一下,你会好一点?” 如先前所提到的,有时孩子刚学到一个不礼貌的新词汇就会不加思索地说着玩,因为他们好奇会引起大人的何种反应,此时我们过于激动的响应只会正中他的下怀,但孩子玩得过火不加以制止也不行,所以我们可以冷处理孩子不礼貌的玩笑话,例如说:“你这样说很没礼貌,所以我暂时不太想跟你玩。”随即离开现场,不再对话。 不动怒的教养心法,就是一再提醒自己去理解:孩子的恶言相向只是在宣告自己被情绪漩涡淹没的求救,一个真正心智成熟的大人应该有能力伸手把孩子拉出来,而不是让自己也被情绪席卷。 但这不代表我们应该充当孩子的受气包,当孩子的攻击言语强度不断升高,父母也应警惕自我,寻求与之相对应的处理方式。亲子关系的好坏,不以长远的眼光来看是无法论断的,别让溺爱孩子的心成为教养上的绊脚石。 ......
    目录
    **序 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爸妈、老师轻松教,孩子自发学 自 序 0~6岁情绪发展关键期,成人的理解与引导, 将大大影响孩子将来的情绪调节能力 **部分 学说话:语言发展是自我表达的基础 **章 孩子2岁了还不会说话 语言发展黄金阶段,循序渐进引导孩子开口说话 为什么孩子明明会说,却不愿意开口 ——忽略开口说话与情绪间的密切关系,对情绪敏感的孩子只会适得其反 坚持“有问必答”没意义,说话练习从词汇延伸的抛接练习做起 在对话情境中加入新词汇,孩子就能自然学会如何使用词汇 掌握语言发展黄金期,刺激孩子练习说话的4个秘诀 2岁孩子若无法说出任何语汇,请及早请专业医师诊断 第二章 过度依赖奶嘴会影响学说话,奶嘴怎么戒 引导孩子戒断奶嘴,为练习说话做好准备 2岁戒奶嘴可避免乳牙咬合不正,增加学说话机会 / 041 ——戒断奶嘴,事前与孩子沟通是不可轻视的前置作业 分阶段缩减奶嘴使用范围和时间,说戒就戒的粗暴方法隐忧大 / 042 ——在戒奶嘴的过程中,“和平转移”孩子的**感才是关键 温柔的奶嘴毕业式,帮助幼儿克服的*后关卡 / 044 第三章 故事时间:孩子喜欢,重复说也无妨 句型词汇量一次纳入,推动孩子语言进程 故事书可针对不同主题,强化孩子对非日常生活词汇的印象与理解 关于亲子共读&选书的3大建议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选书建议 第四章 孩子会说话之后,下一步竟是学“说谎” 想象力发展时期,幼儿爱编故事,别一味责怪 4岁以下孩子分不清现实和想象的界线,“说谎”是幼儿发展常见现象 不想孩子有意无意地说谎,成人改进做法的2大建议 ——处罚说谎不如鼓励诚实,孩子才能切实体会说谎无益 第五章 怎么办?孩子说他讨厌我 3~6岁孩子语言爆发期,听到就想说,好的坏的都学 面对孩子的攻击性言语,别在他的情绪高点说教 ——“你这样说我很伤心。”事后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言行如何影响他人感受 3个步骤先建立信任再教规矩,大人不动怒才能稳住教养立场 对于孩子不礼貌的玩笑话,冷处理是当下*适合的应对 第六章 双语/多语能力是趋势,几岁学才恰当 学习外语对母语能力是否造成影响,取决于心态和方法 德国幼儿园落实双语教育的3大** 在家创造英语口语环境,爸妈实行双语教育的注意事项 ——落实双语教育的大前提:一旦语言模式确定就得确实执行,不因场合而切换 双语教育,孩子做足暖身,学习事半功倍 爸妈提问Q & A 为什么孩子总把我的提醒当耳边风?说得越多,孩子的问题反而更严重? 关心孩子,想了解他在学校的状况,孩子为何总说不知道或不愿意说? 第二部分 学表达: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第七章 想说却不会说,孩子情绪大爆发 从认识不同情绪开始,教孩子学会正确表达情绪 幼儿园日常作息中*常需要处理的3大负面情绪 鼓励孩子表达不同情绪,比一味防堵更能锻炼孩子的情绪控制力 ——懂得用言语表达意愿,是孩子学会自我保护的**步 延迟满足,自制力训练,有助于培养孩子情绪管控/转移的能力 2岁开始,开启孩子情绪教育的暖身练习 第八章 不管大事小事,孩子老是爱告状 别再重演“狼来了”,让孩子学会不乱发布情绪警报 处理孩子告状问题的**原则:不轻易介入调停 ——轻易代孩子解决问题,容易养成大小事都要告状的习惯 小问题别用大情绪响应,用红绿灯概念教孩子学会情绪调节能力 情绪红绿灯,帮孩子判断问题严重程度 经过讨论,引导孩子分清“看法”和“事实”,不被他人看法影响情绪 ——明白每个人有各种观点,孩子会更有效地管控自己的情绪 第九章 甩掉负面情绪,打造专属的情绪魔法棒 可以愤怒可以悲伤,自我调适解放受困情绪 孩子的异常情绪起伏,往往隐藏着难以表达的情绪 接住孩子的求救警讯,情绪疏通不压抑,才能走出情绪黑洞 ——当孩子感觉情绪被接纳,比较容易走出孤立的态势 第十章 高敏感孩子说不出口的恐惧 留意不寻常的小细节,关键时刻当孩子的心灵急救站 高敏感孩子的恐惧不安若长期被忽视,将导致他放弃求助 建立与孩子间的支持机制, 2个步骤教他按下焦虑情绪的紧急注销键 第十一章 孩子怕生慢热,害羞特质应该被纠正吗 接纳孩子的性格特质,欣赏他们内心平静的小宇宙 内向外向没有优劣之分,别先入为主给孩子贴上标签 ——在孩子面前谈论他的行为问题,只会一再增强孩子对自己的负面形象 持续鼓励但不强迫,找对方法驱动内向孩子的内在能量 当孩子对陌生事物感到紧张时,先让他做好情绪的暖身准备 ——大人的态度越放松,孩子心中的不安越容易缓和 爸妈提问Q & A 当大人间发生争执,如何梳理孩子的不安情绪? 第三部分 学沟通:跟孩子来场暖心对谈,强化彼此信赖、相互理解 第十二章 “这不公平!”为什么他可以不遵守规定 公平未必代表一模一样,兼顾各异需求才是真公正 对待孩子的质疑,以讨论代替单向说明,更能让他学到事情的逻辑 追求平等与公正是天性,别让孩子消极接受一切的不公平 3个建议,培养孩子学会理性思考和沟通问题 孩子抱怨不公平时,培养他理性沟通能力的3个建议 第十三章 “我不想这样玩!”学会尊重别人的底线 认识身体自主权,没我的允许,谁都碰不得 “身体的主人只有我一个!”教孩子向不请自来的亲密接触说“不!” 3个方法,教会孩子“身体自主权”的概念 第十四章 “我不想跟你玩!”懂得拒绝之道太重要 尊重是条双向道,当别人说NO别硬闯禁区 温和的幼儿突然情绪爆发,妈妈的反应却是:“我替他感到开心。” 孩子懂得说“不”,为自己发声,才算真正踏出独立的**步 ——孩子从决定生活大小事中养成思考习惯,知道表达不同意见是很正常的事 在尊重孩子的同时,也要教他尊重他人 ——互给沟通的空间,才能让孩子体悟尊重的真正意义 孩子懂得说“不”后的进阶目标:使用适当的表情、肢体动作和语调, 不伤害别人的感受 2个诀窍,强化孩子面对拒绝的能力 给予孩子自由空间,也要同时教他自律 第十五章 “他是谁?”欢迎新生的情绪暖身操 一同谈论家中/幼儿园的新成员,巧妙调节幼儿的嫉妒心理 心爱的老师被“新来的”抢走了!不只新生有适应问题,其他学生也有 情绪预防针教孩子不因争宠而闹情绪。好奇与不安转个向,让爱萌芽 家有新成员报到,爸妈消除孩子不安的3个建议 第十六章 “我不想穿外套!”衣橱里的拔河赛 4岁不学穿衣何时学?与孩子开放讨论穿衣规定 自己的衣服自己决定,在德国幼儿园里穿搭全凭孩子自由意志决定 幼儿园里的四季试衣间,是孩子的小小时装伸展台 ——模仿跟想象的过程,能帮助孩子建构抽象思考能力,并学习不同社交技巧 第十七章 孩子自暴自弃,家长、老师如何回应 不要轻忽孩子的烦恼,耐心陪伴度过情绪复原期 孩子的失控言行,往往藏着一颗基本需求不被满足的心 再富裕的物质生活也不能与爱等价交换,让孩子心有所依 第十八章 “我长大了吗?”开始思考长大的定义 亲子共同成长,一头栽进童言童语的哲理世界 德国幼儿园不教读写,却可能让孩子留级。 评估孩子能否进入下个学习阶段的4大项目 孩子的童言童语,往往能够教会大人*重要的事 第十九章 “不要跟陌生人走!”小一新生自己上下学 童话世界也藏匿着危险,教孩子判读情况学自保 危机意识是独立自主的条件,让孩子知道他可以拒绝陌生人的邀请 独立训练需要按部就班,帮孩子准备好自行上下学的4个建议 爸妈提问Q & A 孩子经常吵着玩3C产品,让他玩一下可以吗? 第四部分 旧时光记忆的启示 第二十章 不说不行!那些年的小学说话课和巡回演讲 从“不准说话”到上台演讲,人前发言成为我求学时期的恶梦 美术课的一次上台报告,让我察觉“说话能力”竟如此重要 德国孩子表达能力出众的2大原因 第二十一章 爸爸的书桌,孩子的心灵诊疗室 父女敞心对谈,爸爸的倾听与理解,是叛逆青春岁月里的一抹暖色 求学时期的重大抉择,爸爸给予我的是陪伴而非干涉 当孩子认识到自己犯了错误时,*需要的是父母的关爱 第二十二章 自言自语很有必要,跟内心的自己当好朋友 面对困境时,对自己心灵喊话,调整心态重新上场 练习对自己正念心灵喊话的2个建议 第二十三章 在梦想前,正视自己的那道心墙 为什么不先行动后思考呢 聆听内心的声音,为心底的梦想赢得一次喝彩 他人的意见可作参考,但不该成为左右你决定的关键 结 语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