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打破了我们对许多事物的原有想象,也使我们受到了极大的心理冲击。它不是什么“灰犀牛”,更不是房间里的“大象”,而是一只实实在在的“黑天鹅”。
《黑天鹅》一书的作者塔勒布指出,“黑天鹅”有着高度不可能事件所应具备的三个显著特征:**个是不可预知性;第二个是它所带来的影响十分巨大;第三个是事件发生后,人们总是试图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对此加以解释,即所谓“事后诸葛亮”。
新冠肺炎疫情带火了2011年上映的好莱坞影片《传染病》,因为其剧情与现实有太多“雷同”:靠着空气就能传播的致命病毒,传染性强,迅速蔓延至全球……无比准确地预言了疫情下美国的真实状况。还有一部由张嘉译、王珞丹等人主演的中国电视剧《急诊科医生》,2017年10月播出,剧中医生怀疑并命名的病毒恰好也叫“新型冠状病毒”,剧中患者出现的症状也跟新冠肺炎相似,咳嗽、发热、呼吸困难。有评论说:此次疫情3年前就被准确预言,连名字、症状都一模一样,实在是绝了! 然而,这并不代表预测的力量,只是文艺作品中的一种猜测和想象,如果人们只是根据想象采取行动,岂不贻笑大方。
进入6月,北京疫情出现了反复,全市应急响应级别调整为二级,政府部门通知,从6月17日起,在京高校学生停止返校。如此一来,许多高校原来计划好的毕业典礼只能在线上进行,毕业生只能与母校“云告别”,正可谓“你有你的计划,而世界另有计划”。不仅是在国内,国外高校今年的毕业典礼大多也都挪到了线上,毕业演讲的方式由此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美国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在脸书上所做的毕业演讲令人印象深刻。她在演讲中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思考方式,即在非常时期要问问自己,你所能提供的“必要服务”(essential services)是什么。她说,这次疫情让我们所有人都突然意识到什么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服务,比如说教育、**、食品供应、老人看护等。在背后提供这些服务的人都是一些看起来很平凡的人。但是在非常时期,我们突然意识到这些平凡人对于维持正常生活来说有多么重要。他们所提供的服务就是“必要服务”。所以奥普拉要求毕业生们想一想自己能提供什么样的“必要服务”。奥普拉说,回答这个问题不一定非得聚焦于那些满足物质生活需求的服务,其实精神需求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她认为自己所能提供的“必要服务”就是为大家贡献好的故事。奥普拉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不仅仅对毕业生有价值,也值得我们每个人花点时间去思考——在疫情期间和疫情过后,我们能够给别人提供的 “必要服务”是什么。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觉得自己所能提供的“必要服务”就是努力写出好的教材并尽力把课讲好。这个要求看起来不高,但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当然,教材有传统与数字的区分、课堂也存在线上和线下的不同。疫情给国内高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推动其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采用了直播、录播、慕课、视频会议等多种形式开设,线上教学代替线下教学,成为教育的主流形式。《公共政策导论(第五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完成的,本着服务教学、与时俱进的宗旨,此次教材修订积极向线上教学靠拢,努力适应数字化发展需要。
《公共政策导论(第五版)》根据近年来形势与政策的变化,在前版教材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对书中内容进行了较大篇幅的修改、补充和完善。第1章对公共政策做了简明的定义,突出了“政府行为”的典型特征。另外增加了“伦理与政策”一节内容,从伦理角度解读公共政策,其中提到安乐死、克隆技术、基因编辑等问题。第2章则把“全民公决”作为公共政策的一种表现形式进行了专门阐述,而且在涉及公共政策作用的内容里替换了大部分的专栏。第3章对政策环境部分进行了较大篇幅的内容调整,增加了科技环境的有关内容。第4章补充了一些新的材料,如37%规则、斯隆法则、实验法的分类等。第5章增加了问题分析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了层级分析法、鱼骨图分析法、5why分析法、穆勒法。并且在“政策议程的建立”一节中增加了安珀警戒、棕地事件、熔炉效应等典型案例。此外,还添加了有关政策论证与方案选择的方法等方面的内容。第6章新增加的内容涉及政策执行研究的演变、政策执行原则、行为设计等,另外在结构上也做了一些调整。第7章对一些举例进行了更新,阐述了政策评估的演进过程,介绍了**代到第四代政策评估的相关内容。第8章增加了一些新的材料,并对政策终结措施中的一些内容进行了较多修改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