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为青春期赋能(写给男孩女孩的心理自助指南)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为青春期赋能(写给男孩女孩的心理自助指南)

  • 作者:张丽珊
  •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 ISBN:9787512718876
  • 出版日期:2020年10月01日
  • 页数:256
  • 定价:¥4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青少年心理专家一手咨询案例,直击青春期问题,提供实用有效的成长方案。针对青春期所面临的学习问题、情感困惑、人际关系、未来规划等问题,提供实用有效的成长方案。全面提升六大核心能力:自知力、成长力、学习力、选择力、自控力和沟通力,让青春期成为人生中重要的加速期,为成长赋能。 书中深入浅出讲解了一些心理学概念和模型,用积极心理学、九型人格等多种理论解决青春期问题,帮助青春期孩子构建幸福成长的路径。如果你是青春期孩子,你将更好地理解自己,找到成长的方向;如果你是青春期家长,你将更好地理解青春期心理,找到支持孩子的方法。
    文章节选
    **章 抓住机会,在新环境中重塑更好的自己 新环境中风险与机遇是并存的。新环境给我们重塑自我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但如果对新环境缺乏足够的认识,则会被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困扰,不但影响学习成绩,还会产生连带性问题,甚至改变求学之路。心航路教育心理机构科研部统计显示,有过新环境适应不良经历的占全部咨询量的54%。反映出来的心理问题分别为:因学习成绩落后而辍学占37.2%;人际关系紧张造成社交困难占41.8%;自信心受挫、生活态度消极占13.5%;用深度恋爱(发生性行为)弥补内心的空虚占5.3%;心理障碍或疾患占2.2%。统计还显示,中途转学所面临的适应性挑战远远高于初始年级。 新环境,机遇与风险并存 天津市耀华中学自1994年在高一年级开设心理健康课,二十多年来,我有幸无间断地担任这门课程的任课教师。为了方便学生,���每节课都留下十分钟与有需要的学生“私聊”,这个时间被学生们称为“温暖十分钟”。他们会将*需要及时解决的一些困扰讲给我听。开学之初的一个月,他们讲给我*多的就是无法适应新环境,归纳起来如下: 他们发现高中的同学除了有良好的学习成绩之外,还有很多业余爱好、旅游经历、人生阅历,并且对很多社会热点问题持有独到的个人观点。看着同学们交流,觉得自己根本接不上话。 他们难以融入新环境的同时又惊恐地发现,和初中的朋友再也不像之前那样亲密无间,心与心之间仿佛隔了些什么。 曾经老师眼中的**学生,现在却沦为“空气”,老师好像根本没有注意过自己。 他们**次体会到上课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 他们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生命的转折点,难道以后自己就这样生活了吗?有的学生甚至由此出现睡眠障碍。 ……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从生物学来说是一种适应。它既可以是一种过程,也可以是一种状态。人是在不断变化中与环境达成平衡的。在适应的过程中有积极的适应,也有消极的适应。积极的适应是为了“征服”,而消极的适应则是“同化”。 每个人进入新环境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不适应反应,但因为每个人的个性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心理的调适能力不同,由此产生的情绪反应程度也不一样。那么,新环境适应是不是有规律可循呢? 我在大量实证性研究的基础上,于2003年创立了“丽珊—新环境适应U形图”,方便大家更加直观地看清进入新环境后人内心感受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我以满意程度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阶段人们对新环境满意度的状态及其走势。 丽珊—新环境适应U形图 **阶段:高满意状态 进入新环境,过去的不愉快就会“灰飞烟灭”。与其说是对新环境满意,不如说是为将原来不太理想的自我形象进行“格式化”,并获得按照自己的意愿重新塑造公众形象的机会而满意。 新的学校环境、新的班集体、新的老师、新的授课方法、新的同学……这些都足够让你有些兴奋,觉得呼吸都变得顺畅了,感到天是那么蓝,阳光是那么灿烂…… 如果你中考成绩特别优异,进入了理想的高中,那么你会觉得这所学校哪儿都好,所有一切都是你想要的。如果你中考成绩不理想,不得不进入差一点的学校,你会迁怒于高中学校,觉得这所学校哪儿都不如初中母校。但如果你在初中学校一切都那么美好,那怎么没有被留下?在全新环境里,你成了“鸡头”,有机会成就你的“学霸梦”“**梦”,找到自己的价值感。 无论如何,入学的前两周(或许更短一些),对新环境的满意度是较高的。 第二阶段:危机初现 满意度下降,因为旧环境造就了你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有些势必与新环境的要求不相符合,你的行为与新环境的要求不合拍,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初现: 1.学习上 成绩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出现较大的差距,原来一直能够给你带来好成绩的学习方法现在不灵了。开学已经两周了,许多学科的**章基本讲完,测验在所难免,考试成绩让你有点儿蒙…… 2.师生间 新老师的授课方法和考查方式与原来的老师可能完全不同……你无法一下子适应过来。与班主任之间的关系可能因为误犯错误,或偶犯错误而出现了小小的不和睦。进入差一点学校的学生会全盘肯定初中老师,否定高中老师。 3.同学间 刚开学时,同学们会凑在一起分享原来学校的趣事,但随着学业的加重,同学间不可避免地要展开成绩的较量,出现疏离和矛盾在所难免。 4.亲子间 父母对孩子总是有不切实际的期待,进入新环境,如果不能将自己所面临的困难告诉父母,父母不但不能成为支持者,反而会成为新的压力来源。 5.个人形象 新环境有许多不同于旧环境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由于误犯错误对自己形象的确立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第三阶段:进入谷底 期中考试(形成性检测)将所有的矛盾公开化,有些学生甚至认为自己未来的三年可能会在暗淡和混乱中度过。开学以来,你可能一直用“没有考试”来搪塞父母的关心,对自己的学习状态避而不谈,但期中考试成绩表会使一切呈现在父母面前。你在心里默默地说道:“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你可以在父母、同学面前表现出对成绩漠不关心,甚至装作有些玩世不恭……但当夜深人静,你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时,会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这种怀疑慢慢由学习泛化到其他方面,并可能产生焦虑和自卑情绪。 第四阶段:逐步走向适应 无论怎样,进入第四阶段你都开始适应了。当然,可能是积极的适应,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被老师欣赏、同学认同的自我形象;也可能是消极的适应,因为自己的一些失误而形成并不理想的公众形象,甚至改写了人生的轨迹。 许多学生曾向我发出感慨,如果一切都能从头再来就好了。好,现在就借鉴其他同学的成长经历,让我们赢在起点吧! 新环境,先认识后适应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进入新环境,在摸清情况之前千万不要急于过度地自我表现。认识新环境都包括哪些内容呢? 一、认识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包括学校的硬环境和软环境。 1.学校硬环境 学校硬环境包括校舍、学科组、年级组、实验室、音乐教室、体育馆等。消除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恐惧感,缓解紧张情绪,心理上就会产生初步的**感:“我属于这个环境!” 案例分享 史一钢是我心理健康课的忠实粉丝,他会认真记录下我给大家的所有建议。史一钢大一暑假回到耀华中学看望我时,他已经成为东北某知名大学的学生会副主席了。他激动地说:“丽珊老师,您是这个奇迹的创造者。” 心理健康课上我告诉同学们认识新环境的重要性,嘱咐他们考上大学之后,报到前要充分了解大学的硬环境,使自己先人一步。史一钢不仅记得我的嘱咐,而且还认真筹划,提前五天到了学校。大学有四个校区,他首先用三天的时间将四个校区认真地转了转,还画出路线图,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就到校学生会报到,成为迎接新生的志愿者。因为他对学校硬环境的充分了解,给同学的帮助有的放矢,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当所有渴望加入学生会的新生接受面试时,史一钢已经成为面试官了;当同学们还当干事时,他已经当上了学生会副主席。 “丽珊老师,您的建议太妙了,我提前五天到大学,人生已经比别人多跨出去好几步。” 2.学校软环境 软环境包括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如课堂纪律、检查评比标准、着装要求、作息时间等。对软环境进行了解后既可以有严格要求自己的方向,又能避免误犯错误。 案例分享 很多年前,我担任高一班主任时,小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雅上课总是精神饱满,腰板挺得直直的,目光追随着老师……只是她不太善于在同学面前表现出积极性。在她羞涩外表的背后,我看到她对自己在新集体中的形象充满了期待。如果没有那次“违纪”,她可能会是一位很出色的学生干部。 年级领导要求高一新生进礼堂集会时带笔记本,将会议精神记录下来。那次集会**纪律很好,德育老师不断地巡视……*后,德育老师对集会进行总结之后,说:“刚才我点名的有三位同学请站起来留下,其他同学随班依次退场!”出乎我的意料,小雅站了起来,她的头低得很深,全年级学生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好像在说:“女生也违纪?” 原来,小雅坐在通道边上,趁着记录会议精神的间隙,在笔记本上画卡通画(违纪总是相对的,如果**混乱,不扰乱秩序、安静画画的行为肯定不算违纪)被德育老师抓住了。我生怕这件事对她的形象产生不良影响,特意和她手拉手走进教室,向学生们表明我对她的“违纪”并不在意…… 从那之后,小雅上课不再坐得那么直了,人也更沉默了。尽管她的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茅,但在评“三好生”时她没有被提名。我很心疼她,私下与学生进行交流,追问他们为什么不投小雅的票。他们很自然地说:“她违过纪,给咱班抹黑了呀。”就这么一件小事却给小雅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进入新环境,犯无心之错是*令人沮丧的。多年来,我观察发现,凡是学校老师宣讲规章制度的时候,学生往往会表现得漫不经心,觉得老师不过是老生常谈。殊不知,这种对规章制度不在意的态度为以后犯无心之错埋下了隐患。所以,进入新环境,要对规章制度保持高度的敏感和关注。 二、定位准确,认识任课老师 师生关系的好坏不仅影响学生的心理,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有严重厌学倾向的学生都有过与老师不能和谐相处的经历。 在新环境中,应上好每个学科的**节课,充分了解老师的各种信息。 1.老师的基本信息 比如,老师的姓氏、年龄范围、婚姻状况、性格特点等。老师自我介绍的所有信息都要认真地听。记住!以后再见到老师,就要大声地、指向明确地与老师打招呼:“张老师好!”“王老师好!”如果有可能,向老师做一下自我介绍,方便老师尽快认识自己是不错的选择。 2.老师的教学要求 **节课老师会将自己的教学要求明确地告诉学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老师的要求记在笔记本上,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事,避免误犯错误。 3.老师的个人风格 每个老师都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学生要尊重老师的风格,并顺应老师的风格,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奠定基础。 三、发现每位同学的闪光点 记住同学的名字、爱好特长,还要注意其忌讳,避免无意中伤害他人。 为了方便自我定位,*好在入学之初就对生源情况有全面的了解。无论你曾经多么**,“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避免在同学面前露怯。每个同学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向同学学习不仅是自身成长的一条途径,也是同学关系和谐的润滑剂。 与同学关系好会使你产生集体归属感,他们将是你的心理支持系统,未来一旦你遇到困难,他们的关心和帮助会增强你克服困难的信心。 四、认识新的你 进入新环境,参照系发生了变化。你可能曾经辉煌过,但你没有资格自傲,因为强中自有强中手;你可能曾经不如意,你也没有必要自卑,新的环境给你重塑自我带来**的契机。 1.严格要求自己 在遵守各项规范要求的前提下,给新环境中的自己一个准确的角色定位。如果由**学校进入普通学校,要接纳现实,不带任何成见地接受新学校,制订新的成长计划,做好“鸡头”;如果由普通学校进入**学校,要知道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需要不懈努力,慢慢提升,要有韧性,常常调整自己的情绪,给自己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提高自己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 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不做违反纪律的事情,不说不利于班级团结的话。 2.大胆而适度地表现自己 进入新环境,要大胆而适度地表现自己。在学生时代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不仅能够锻炼能力,还会培养团队精神和人际协调能力。 在这里,我建议大家要大胆地表现自己,但也要注意适度。有的学生进入新环境希望“先声夺人”,建立优越感,过度地宣传自己,说自己爱好多,比如,会打篮球,会弹琴。但随着大家彼此熟悉,你才发现班里钢琴业余十级的就有好几个,而自己不过是会弹《小星星》而已;篮球上场根本就摸不到球……陷入了“高开低走”的形势中,就算没有被同学们取笑,自己内心也会产生异样的感觉。因此,把握分寸十分有必要。 案例分享 李萧萧是**学校高一新生,小学和初中她都是学生干部,表现很好。进入高一年级,班主任在组建班委的时候要求学生们自我**,李萧萧觉得自己有当班干部的气质,再加上档案里有区级**学生干部的证书,她相信老师能慧眼识珠。但出乎意料的是,老师没有看档案,而是从自我**的同学中选择了班委。李萧萧也因此错失了担任班干部的机会。 我担任某一届高一年级的班主任时,入学第二天,一位女生问我学校的木工室在哪里,一位学生的书桌底掉了,她要帮着修理一下。我被她的责任感所吸引,回去翻看成长档案,发现她初中做了三年的班长,并且带领全班同学获得市级“三好班集体”。我马上决定任命她为班长。高中三年她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被保送到某**大学。 每一位同学都应该为班级做贡献。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是我们成长的“三步曲”。在表现自己的时候把握好度,只要做到尊重他人,不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就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 3.协调亲子关系 主动与同学交流、与老师沟通。同时也要将自己在学校的感受告诉父母,让他们对新环境中的你有个准确的把握,避免期待过高造成亲子间的矛盾。尤其从普通学校考入**学校的学生,一些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孩子在学习上跨上了一个大台阶,还用初中时代的名次来要求孩子,一旦看到名次不理想,就会抱怨孩子越大越不懂事。每当不被父母理解的学生和我诉苦时,我就建议他把高一的学校、班级和同学的情况比较详细地介绍给父母,以便他们在新的参照系中找到自己孩子的位置。 4.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 在熟人社会中,每一次新环境都是难得的机会。面对新环境,要对自己以前的行为和公众形象进行盘点,将自己希望改变的事项列出来,一项一项落实。这样做可以提高社会适应力,优化心理环境,以积极健康的状态迎接新环境。 案例分享 高一年级的刘世皓不想去上学了,强烈要求母亲将他转到艺术学校。刘世皓给出的两个理由貌似很充分:一是他根本学不懂文化课,还不如学一技之长;二是他被同学欺负。母亲非常惊讶,儿子从小就没有什么艺术特长,怎么想上艺术学校呢?儿子人高马大,怎么会有人敢欺负他呢?于是母亲把他带来找我咨询。 **眼看到刘世皓,半张脸被掩盖在头发里面,我只能看到他一只眼睛。“世皓,你人还没到艺校,发型已然够艺术了。你们学校不管吗?”我以发型做突破口,使交流尽快进入主题。 “学校为什么要管学生的发型,我们难道没有人权吗?”刘世皓的情绪证明了我的猜测。 “你妈妈说同学中有人欺负你,怎么可能呢?你这么高大威猛。” 刘世皓告诉我,他们班高杰想做班里的老大,笼络了很多学生,单单把刘世皓甩在外面,只要他做什么不符合学校规定的事,高杰就会**时间向班主任汇报;在宿舍,高杰让刘世皓给他擦鞋,替他打水,还不让同学和刘世皓玩儿……他觉得在学校太憋屈了,所以想转学。 “高杰还欺负其他的同学吗?” “班里有一个小个子,他整天和同学说自己是混社会的,高杰就总是打他。” 高杰欺负的学生有明显的特征:招摇、能惹事却不能扛事的人,这种学生往往是老师和学校规章制度的挑战者,他们就算被欺负也不容易及时得到老师的保护。 “高杰这样欺负你,你可以和班主任谈一谈呀!” “班主任对我有成见。”刘世皓的回答证明了我的猜想。 刚入学时,学校进行仪表规范化教育,刘世皓的发型不符合学校的规定,班主任几次要求他剪了,刘世皓坚决不剪。学校下了*后通牒,过了自己整改的期限学校就请理发师来,将不符合要求的学生的头发统一剪了。刘世皓不得不跑到学校门口的一个理发店理了头发,但他觉得很难看,上课时就戴着运动帽,老师让他摘下帽子,他觉得老师欺人太甚,和老师僵持着。这时高杰走过去,把刘世皓的帽子摘下来扔到地上,说道:“你怎么这么没规矩,你在浪费我们大家的时间!”之后,全班同学都不理刘世皓了,班主任对他也有了成见。 在学校里,老实本分的学生很少被欺负,因为欺负他们不但不会提高声望,反而会落下欺凌弱小的恶名。被欺负的学生具有某些共性:低自尊,课上乱说乱动,成绩差;说话办事没规矩,令人生厌;挑战老师的权威;没有朋友……打压这类学生会让班里很多同学觉得解气,由此提高声望。刘世皓的发型就是一个标签,他就是学校规则的挑战者。欺负他自然会提振高杰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 发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学生的精神状态。同学们,照照镜子,正正衣冠,将自己打扮成规范的高中生吧! 行为习惯是我们真正的名片 我负责天津市耀华中学的心理健康工作的同时,自2000年起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担任企业员工心理援助计划(Psychological assistance program for enterprise employees,简称EAP)提供商的中国区**培训师和咨询师。我做这项工作的初衷就是要了解社会是如何选拔人才的,以便能够帮助学生们在高中阶段就树立适应未来职场的意识,培养各项能力,提高各种素养。我的寒暑假往往是在欧美企业里担任心理顾问,负责**员工的招聘、晋升考评、团队培训和个体咨询等工作,我深切感受到**大学仅仅是给学生求职提供了一块敲门砖,但能否顺利入职,是否可以立足职场并获得成功,则与个人的行为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学校,我发现一些学生不太重视日常小行为,殊不知,这些行为背后暗藏着大问题。他们认知中的误区,往往会酿成小行为背后的“大问题”。 一、上课不专注听讲,说明:老师讲的知识不重要 经常有同学向我诉苦,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对自己有成见。究其原因,往往是学生上课不专注,给老师传递了错误的信息。 案例分享 曹玉总是眉头紧锁,好像她是人群中*忙的人,周围的人都要为她让路。她满脸沮丧地向我抱怨,英语老师看她不顺眼,其他同学问问题,老师都会热情地回答,而单单她提问题,老师马上严肃起来,对她说:“你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课上都不屑于听讲……” 曹玉觉得老师的态度很不友善,有说这些话的时间完全可以把问题解答了。“还是请你快点儿告诉我刚才你课上怎么说的吧!”曹玉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英语老师不仅没有给她讲,而且自此没有再给她批改过作业。 “曹玉,你上英语课时全神贯注地听讲了吗?”我基本知道了问题出在哪里。 曹玉告诉我,她十分珍惜时间,自己的英语基础不错,所以每次上英语课时,她手边都会放着理科作业,老师讲“无关紧要”的东西时,她就顺手写点儿其他学科的作业。 “曹玉现象”在学生中比较常见,他们每天像上满的弦一样,让自己忙忙碌碌,老师只要讲一些拓展的东西,他们就认为没用,忙着写其他科目作业。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在挑战老师——你讲的内容太无关紧要了,简直是浪费我们的宝贵时间! 既然你的行动已经表明了老师的讲解对你没有任何价值,那么课下为什么还要占用老师的休息时间为你解答问题呢?尊重老师,从专注上好每一节课开始。 二、考试作弊,说明:我不讲诚信,学校又能拿我怎么样? 作弊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作弊的潜台词是不诚信,对你的个人形象伤害会不断蔓延…… 案例分享 仝老板是身家过亿的民营企业家,他找到我做心理咨询时已经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深陷痛苦之中。“丽珊老师,我中学时代的确不好好学习,作过弊、说过谎……我做的这些只是为了面子。自从做生意以来,我非常讲究诚信,但为什么老同学还这么不负责地评价我呢?难道就不给别人自我完善的机会吗?” 仝老板的抑郁症源起于一个与美国合作的项目,如果这个项目合作达成,每年的利润非常可观。仝老板志在必得,为此,他扩大厂房、引进先进设备、招聘高端人才,还投入了贷出资金,只要合作达成,不仅可以轻松偿还银行的高额贷款,而且还会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美国老板Jack对仝老板的企业非常满意,达成合作意向后Jack回国度假了。度假期间,Jack将合作的事情与朋友分享,朋友根据自己做生意的经验,提醒Jack一定要注意仝老板的人品。Jack犹如醍醐灌顶,马上雇人调查仝老板的为人。 很快,一场聚会在北京某酒店举办,席间有一位是仝老板的高中同学,宾主推杯换盏间,“无意中”谈到仝老板。 “我们班主任当年就说他长大以后一定会成为大商人。” “为什么呢?” “咱中国不是有个词叫‘无商不奸’吗?他上学时的作弊手段让老师防不胜防,说谎话不带眨眼的,把班主任气坏了,说他以后一定是大商人……” 一阵笑声之后,宾主继续他们快乐的晚餐。然而,一份报告**时间传到美国…… 项目终止,仝老板之前的所有投入无法收回,他原本以为是同行挖墙脚,却没想到是高中同学酒桌上一番话让他陷入破产的境地。 俗话说:“人在做,天在看。”人做事的目的有很多种:有的人做事是为了给大多数人谋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人被称为高尚的人;有的人做事是为自己谋利益,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种人被称为狭隘的人;有的人光明磊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被名利所束缚,我们称之为君子;有的人做事偷奸耍滑,追名逐利,我们称之为小人。 透过做事的态度和目的,我们就可以看清一个人的人品优劣。 中学时代,人的价值观已经基本形成,一言一行构成了你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未来大家各奔东西,学生时代你给同学留下的公众形象就固化了,很难更改。高中时代,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形象,今天的你不要做让明天的自己后悔的事! 三、经常性迟到,说明:我不在乎别人的感受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他们很有能力,但始终与成功无缘。在与他们交流中发现,他们多是不遵守小规则,被周围人划归为不可倚重的人之列。 经常迟到不是行为问题,而是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 案例分享 高一开学的头三天,刘冰都迟到了。班主任郑重地要求:谁要是迟到,就要记到违纪卡片上了。第四天,刘冰又因为半路想起忘带作业回家取而迟到了。看着刘冰狼狈地走进教室,老师和全班同学都被气乐了,课下有的男生索性就叫他“迟到”。 周一的班会课上,刘冰请求班主任允许他说几句话,获准后,他走到前面,深深地给班主任鞠了一躬,又给同学们鞠了一躬,说:“我不想成为一个不守规则的人。我有一个坏习惯,爱掐时间,初中时掐得准,但高中离家远了,掐不好时间了……我下决心要改掉这个坏习惯,请老师和同学给我改正的机会,别再叫我‘迟到’,好吗?” 刘冰的声明及时止损,避免了自我形象受损。 四、过度为自己辩解,说明:我可不是好欺负的 一些同学被老师批评时总是竭力为自己辩解:“错误不在我。”每每“得逞”,他们会为自己的口才而得意扬扬。其实,在老师心目中,你个人形象的损失远远超过错误本身。你的反驳让老师接收到的信息是:“不要惹我!”“我可不好欺负!”辩解会使人与人之间产生裂痕,使人觉得和你说话不舒服。 案例分享 王书鹏的父亲多年来钟情于国际大专辩论赛,因此,从小王书鹏也和父亲一起看辩论赛。受到这个节目的影响,父亲要求王书鹏说话要吐字清楚,做事观点要明确,用必胜的信念和犀利的言辞打败对方。 王书鹏没有辜负父亲的期待,他从小就能言善辩,每天都梗着脖子,拿出与人辩论的架势。学校举办辩论比赛,王书鹏觉得一鸣惊人的机会到了,他每个课间都跑去学生会张罗,有时竟然忘了回班上课…… 班主任建议他要以学业为重,他就摆出辩论的架势,说班主任就应该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几次“过招”之后,他明显占了上风,只是班主任不再管他了。 心智成熟的人善于审时度势,作为学生,为了课外活动而舍弃课堂学习和人际互动是不明智的。当自己与老师的观点不一致时,暂时以微笑替代可能引起的争执,如果有误会,事后给老师写一份书面材料,向老师解释这件事。辩论是一种竞技状态,不能将辩论的状态带入日常的人际互动之中。 五、拖拖拉拉,说明:我不值得你的信托 拖拖拉拉是一种比较普遍且危害较大的行为方式,有这样行为倾向的人普遍存在懒散、遇到困难裹足不前、做事追求**、患得患失、拈轻怕重等特点。有的同学则是因为安排不合理,比如安排的任务过多,时间过于紧张,对自己的能力不能正确评估,制订计划不留出充分的时间。 改变拖拉的关键在于接受任务前考虑一下自己的能力和资源,比如,你答应为班级准备一次班会,你要自问以下几个问题: 筹备一次班会需要具有哪些能力? 我是否具有这些能力? 我以前是否有相关的可借鉴的经验? 能有多少同学愿意和我一起做这件事? 在准备班会的过程中是不是有重大的考试,我是否能兼顾? 我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是否有能力解决? 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老师给我怎样的帮助? 当然,可能还会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考虑,那么就跟老师说:“我回去认真考虑一下是否能够胜任,明天向您汇报,好吗?”这不是推托,而是对事情负责任。一旦答应老师就应该做出一个日程表并遵照执行。如果觉得自己不能胜任,就及时、如实地告诉班主任,以便班主任有时间去选择更合适的人选。 六、无礼而粗鲁的行为,说明:我的个人修养有问题 有的学生认为口带脏字是酷、个性、潇洒的表现,殊不知,一旦形成说脏话的习惯,在与老师说话时也会不经意地说出来,这会使老师认为你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品行恶劣,进而对你的办事能力、可信赖程度表示怀疑。 案例分享 于蔚生活在棚户区,从小她就下定决心通过学习改变命运。升入**高中之后,于蔚生怕在同学面前露怯,她模仿着温文尔雅女生的言谈举止。一起考进这所学校的初中同学取笑她的普通话和忸怩作态……坚持了一段时间,她放弃了,又做回真实的自己。 于蔚在楼道里粗门大嗓地与同学打招呼。上课时,与班里一位搞怪男生前后呼应,模仿老师略带乡音的发音、给老师起外号、拿低俗的话逗同学……她成了班里的“奇葩”,女生躲避与她同行。她明显感觉到班主任对她的厌烦。 出生环境不会对一个人构成决定性的影响,影响个人形象的是自己平时的言行。升入**学校的学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渴望塑造更好的自我形象,自我改变和成长中会显得有些笨拙也是正常的,但不要放弃自我成长的机会。记住,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无礼和粗鲁都会给自己减分。 新环境,建立稳定、正向的自我形象 一、自我同一性越高,心理越健康 有的同学中考结束后无数次设想自己在新环境中自由挥洒,但开学后却觉得,如果要做事情就不得不和那么多陌生的老师与同学沟通,太麻烦,而且人家也不一定理会自己,认为理想很丰满,现实总是太过骨感。高一**学期期中考试之后看着周围同学一个个都特别**,又怅然若失,觉得自己错失了塑造良好形象的机会。 青春期*重要的课题就是“我是谁”“我在别人的眼中是怎样的人”。很多同学一会儿外向开朗,侃侃而谈,一会儿内向自闭,默不作声,一会儿踌躇满志,一会儿自怨自艾,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为了找到“完整且准确”的答案,有的同学甚至怀疑自己心理是否健康,这是一个共性的问题,是心理自我意识的崛起。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1902~1994)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婴儿期(出生到1岁半)、儿童期(1岁半~3岁)、学龄初期(3~6岁)、学龄期(6~12岁)、青春期(12~18岁)、成年早期(18~25岁)、成年期(25~65岁)和老年期(65岁以上)。每一个阶段都面临成长的核心任务,核心问题解决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质发展,就完成了该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青春期阶段*基本的心理冲突为: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自我同一性即青少年同一性的人格化,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和信仰。这个时期是一个人反思自己、塑造自我的关键时期。此时的他们在成年人的影响下勾画出的理想的自我形象往往是成功、有能力、受人尊重的;而现实生活中他们承受着来自学习、人际交往、适应性等多方面的压力,理想中与现实中的自我很难统一,无法形成同一性。这种冲突如果得到积极解决就会自我认可,自我同一性完整,具有良好的自我形象;如果冲突不能得到成功解决,就会造成自我同一性混乱,��现人际挫折。 案例分享 杨家豪**次找我咨询时已经准备第二次休学了。他告诉我,他休学不是厌学,而是太热爱学习了,只是学校讲的内容太浅显,对于他来讲就是浪费生命。 杨家豪喜欢历史,从小看了许多历史方面的书,因此总喜欢发表一些批判历史人物功过的观点,还喜欢以同龄人的“导师”自居,和同学说话就像统帅向下属发号施令,他认为同龄人如果能按照他的指引会少走很多弯路。初中时因为他成绩好,同学经常抄他作业,他说什么大家也没有明显的反驳。 杨家豪中考考入市里的**学校,他发现比他有见识的同学太多了,他再说过去那套理论就完全镇不住同学了,大家往往冲着他说:“你*牛,你*棒!”一阵嬉笑就不再理他。毫无优越感的杨家豪从此无法安心听讲,回到家就打游戏,在游戏中体会指挥千军万马的快感。每当背英语单词时,他就**不住自己的狂躁:“未来我身边会配一个翻译团队,怎么还需要我自己会外语呢?” 在这种状态下,高一的期中考试他是班里倒数**,在班里也越来越孤单。为了聚拢人气,他请大家喝饮料、吃午饭,并借机宣讲他的宏图伟业。同学们私下说他精神有毛病,买了饮料根本没人喝。后来,杨家豪懒得与这些“鼠目寸光”的人为伍,他不再去学校了。 青少年自我意识的高涨容易出现自我膨胀,随着成长感受到知识带给自己的力量,年龄小的时候遥不可及的事情,在现在的自己看来易如反掌。这种欣喜足够刺激,认为所有自己想干的事情都能干成,有点“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也在情理之中。但他们忽略了社会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青春期相对于前一个学龄期的要求断崖式地升高,他们在学习上承受着无论是广度还是难度的急速放大;人际交往介于儿童和成年人的过渡阶段,标准跨度大,错综复杂,难以把握。自我膨胀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对成年人怀疑和反叛,顶撞父母,轻视老师,恶化自己的人际环境,甚至造成人际伤害。小学阶段许多同学的理想都是科学家、军事家、大企业家等,案例中的杨家豪在初中阶段的“豪言壮语”,同学误认为他心智成熟比较晚,况且他学习成绩好,可以让同学抄作业,所以包容了他。高中阶段大家都更加成熟,他的自我同一性混乱让同学们感觉怪异,不可理喻。 很多人在遭遇一系列困难和挫折之后,走向另一个**,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陷入自我缩小的泥潭,认为自己无能、无用,无法与周围环境融合,一蹶不振,有的则选择了逃避。 新环境给青少年创造了建立一个新的自我同一性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位置的机会。这种同一性是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的自我形象。如果这种自我形象与其社会角色是一致的,那么无疑是健康的、幸福的、快乐的、自信的。 在我日常的心理咨询中,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多是自我同一性混乱造成的。理想中的自己太过成功和**,而现实中却不愿意付出相应的努力,给周围人留下的印象是涣散、懒惰、低自尊、低能力。理想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没有任何交集。我的咨询思路就是帮中学生把理想目标降低一点儿,把现实对自己的要求提高一点儿,使理想和现实产生交集,交集越大说明自我同一性越高,心理越健康。 二、树立积极正向的自我形象 自我形象是指“我”在自己眼中的形象,“我”对自己的看法,即人对自己的认识、感觉、态度和评价。自我形象包括身体自我形象、情绪自我形象、能力自我形象、社群自我形象和家庭自我形象五个方面。 1.身体自我形象 身体自我形象包括身材、容貌、体能、服饰打扮等方面。进入青春期之后,随着心理自我意识的形成,学生会将自己置于客体的位置进行审视,容貌则是自我关注的**步,并且此时对自己的要求十分挑剔,因达不到自己的理想要求而产生自卑心理的现象很普遍。 案例分享 汤喆两年前被医院诊断为双向情感障碍,已经服用了两年的**。他的身体消瘦得有些弱不禁风,而且肤色惨白、目光呆滞,黑眼珠上翻,几乎看到的都是眼白……他见到我,一把拽住我的手,说:“你是心理专家,是我**的希望,你告诉我父母必须带我去韩国做整形手术,把鼻子削尖……”他激动得手有些颤抖,从书包里掏出了一张锥子脸、尖鼻子的日本动漫中男主人公的海报,接着对我说:“我只要整成他这样,就能想和谁搞对象,谁都愿意了。”我安抚他先坐下来,仔细端详着他。这原本是一个五官很精致的小伙子,他的父母都属于人群中非常漂亮的,他眉宇间继承了父母的优点。这几年发生了什么,把孩子折腾成现在的样子? 汤喆的原生家庭问题很多,他的成长也缺失了很多关注和爱。汤喆很小的时候,父母一心忙生意,他不是被锁在家里,就是被带到市场里,为此他跑丢过好几次,每次被找回来父母都要打他一顿。到他小学高年级,父母开了大公司,但双方彼此瞧不起,不停地吵架。汤喆没有体会过来自家庭的温暖,也不知道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交流。 初二年级,汤喆喜欢上隔壁班一个漂亮女生,但他不知道如何追求女生,就买礼物强塞给人家,然后用父亲和母亲说话的口气对女孩说道:“给你的,你们女的不都是喜欢这些的嘛。”女孩听了非常讨厌他,坚决不接受他的礼物。于是他每到课间就堵在隔壁班教室门口,对那女孩说:“我家有钱,你说你想要什么,我给你买。”女孩被他惹烦了,就冲着他喊道:“你丑八怪,大鼻子,滚!” 汤喆受刺激了,他每天回家就照镜子,越看越觉得自己的鼻子的确大,于是他就用力地捏鼻子,把鼻梁两侧都捏破了,并且出现了红血丝,久而久之,就变成了酒糟鼻……他不敢上学,觉得每个人都在笑他丑。 汤喆在家照镜子,有一次无意中发现低着头照镜子显得鼻子小,他就开始这样照镜子了,时间长了黑眼珠上翻了……他觉得自己无法出门了,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执意要到韩国做整形手术。他曾问过医生,能否按照动漫海报给他整容,医生感觉他精神不正常,一直拒绝给他做手术。就这样,他的心理疾病越来越重,父母不得不带他走上了心理**的道路。 青春期的孩子会很在意异性的目光。汤喆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学到人与人之间平等、真诚的交流,父母之间的谈话都是相互贬损,所以当他喜欢女生,本想表达爱慕之心,却表现出对人家的不尊重。女生用“丑”来打击他,原本是为了避免他持续骚扰,但汤喆对自我形象本来就没有自信,于是他认定就是因为自己丑,人家才拒绝他,完全没有想过是自己表达方式不妥激怒了人家。 一些学生因为不满意自己的相貌而拒绝与周围人接触、交往,慢慢地成为远离人群的孤寂的人了。我终日生活在学生之中,发现人缘儿好的绝不是长得漂亮的人,因为漂亮的人可能会自恃漂亮而以自我为**,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同学们是不会接受这样的人的。同学们喜欢交往的人通常会进行换位思考,会替别人着想。只要从这方面培养自己,善待他人,一定会赢得同学的认同。 我在耀华中学当老师近30年,常常发现一些学生升入大学再回校看我的时候,他们都变得那么美,其实秘密就是,进入大学后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积累下来的实力使他们越发自信,相由心生,眉宇间流露出的智慧和宽容就是*好的美容,他们用实力装扮出自己美丽的人生! 2.情绪自我形象 情绪自我形象既包括情绪的基本倾向,比如乐观或悲观,内向或外向,积极或消沉,稳定或不稳定,又包括情绪的调控能力。我们这里只讲情绪的基本倾向,关于情绪智力相关的内容,我会在后面的章节再为大家进行系统的讲解。 你关注过自己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吗?外向的同学多是很骄傲地大声说:“我是外向型的。”好像“外向”就会带来好运;而内向的同学则刚好相反,回答“我是内向型”时声音小小的,好像生怕霉运降临到自己头上。为什么会这样呢?一些心理类的书籍,断章取义地说外向的人心理健康,内向的人患心理疾患的概率要大得多。事实是这样吗? 案例分享 刘瑞霖是一个高一男生。他每天在学校都痛苦得想死,但他知道想死的人是懦夫,他不想当懦夫,可他又觉得无论谁身处他的位置都会想死的。 上了初中,刘瑞霖变得胆小怯懦,患上了口吃的毛病,说话前总紧张,总要想好几遍,甚至小声说上几遍才敢说出口,但还总说错,同学都爱笑话他。为了避免被同学耻笑,他总躲着同学。 刘瑞霖还经常脸红,说话时不敢直视女生的眼睛,否则就脸红。经常脸红给他带来了许多的麻烦。有一次上自习,因为班主任没在,班里有部分同学回家了,后来老师追究这件事,一个经常欺负刘瑞霖的男生说是他通知大家班主任说可以回家的,因为那天他真的去过班主任的办公室。刘瑞霖紧张得说不出来话,脸涨得通红,他觉得大家肯定会认为这件事是他干的。尽管后来班主任没有太严厉地批评他,但他还是感到班主任对自己很不满意。他现在总在想,如果有**班里丢了什么东西,别人说是他干的,他应该怎么办?他太痛恨自己的无能了,难道只有一死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吗? 韩佳姗曾经是典型的外向型女生,她喜欢高谈阔论,对人没大没小。但男生都不太尊重她,初中阶段几位男同桌都和老师要求换座位走了。进入高中,韩佳姗希望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她发现班里一位文静女孩,大家在她面前说话不敢放肆,生怕哪句话说得不妥惹她不高兴,韩佳姗希望模仿她。可当她主动接近那位女生时,人家并不喜欢和她说话。韩佳姗心里很痛苦,难道外向是自己的错吗?难道爱说话的人就卑贱吗?韩佳姗变得孤僻了。班里内向、外向的同学都会找到朋友,只有她一个人没有人关注,她不知应该怎么办才好。 性格内向与外向各有短长,只要把握好度就可以扬长避短了。**内向和**外向肯定都不是好事。从统计学上说,性格是正态分布曲线,两极都只占很小一部分,大多数人处在内外之间的某一处,或稍偏内,或稍偏外。 【内向的心理特征】 内敛:内向者关注自己内在的修养、内在的状态,喜欢沉思、内省,做事深思熟虑。 被动:即使想与人打交道,也很少主动,喜欢等待别人与自己打招呼。在社交场合更愿意当一个听众,一个非常好的听众。 敏感:能够注意到别人言行上的一些细微变化,比较敏感并具有悲观倾向,别人说了一句话,**反应就是:这是不是在说我呀?他是不是在针对我?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事? 【内向的应对策略】 学习打招呼。和遇到的邻居、同学、老师主动打招呼。 与外向的人交往,学习他们的处世态度和交际技巧。 与内向者交往,充当组织者的身份,体会成功的感觉。 准备一些小常识、小笑话等,在不知和别人谈什么的时候派上用场。 把你做事的经验和愉快的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 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帮助。做一个好的听众同样可以获得友情。 【外向的心理特征】 外显:外向者关注自己外在的形象,做事积极,具有很好的行动力。 主动:主动与人打交道,在社交场合更愿意充当演讲者,活跃气氛。 包容:不太在意别人的言行上负向的变化。有时习惯于自我表扬。 【外向的应对策略】 让语言慢于思考。每当你没有准备就要发表观点之前,先叫停,想一想再决定是不是说,或者说什么。 学会观察。在与人交往中,观察对方的情绪反应,适当调整自己的语言,避免误伤别人。 培养包容心。充分给予别人表现的机会,不要过于张扬,剥夺别人表现的机会。 3.能力自我形象 能力自我形象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靠自己不断做事情,积累经验,能力自然就会提高了。进入新环境,在给自己订立目标时要留有余地,尝试新的班级管理角色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急功近利。锻炼能力不在于事大事小,只要能够积累经验就有所收获。 案例分享 杰初中时是宣传委员,但他一直觉得自己是大材小用,他渴望在新的环境中做班长。高一开学,他自荐做班长,并且写了1000多字的工作计划。他如愿做了班长。 工作中,杰觉得班主任太过揽权,班长的自由度太小,工作的积极性衰减得很快。每天他踩着上课铃进教室,对班级情况不太关心;偶尔在课上还吃东西,很散漫的样子;无法协调班里各项工作,同学的意见越来越强烈。班主任和杰谈了几次话,但每次他都会说班里的同学不配合,希望班主任帮他树立威信,进一步放权给他,让他拥有更大的自由度…… 杰被同学们彻底孤立了,班级像一盘散沙,改选时他没有得到一票。杰消沉了,他更加放纵自己,迟到、不交作业、不和同学一起活动…… 每个人进入新环境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这个阶段*好选择自己熟悉的工作。杰有热情和勇气,他认为凭借自己旺盛的精力肯定能做出一番成就,但他对自己的能力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评估,将自己推到了悬崖上。班长和班委有很大的不同,班长要具备宏观调控的能力,将工作安排给相关的委员,同时组织其他委员协助完成;委员要精通具体工作的程序和技巧。杰渴望拥有**的权力,却忽略了自己是否具有驾驭这个权力的能力。进入高中,班长只有靠平时自己严格地遵守学校、班级的各种规定,为人处世有公心,建立起良好的自我形象,同学们认同这个人了,自然会心甘情愿地帮衬班长完成班级工作。如果杰当初自荐做宣传委员,驾轻就熟地、圆满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得到同学的认同,拥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对学校、年级、班主任和同学更了解了,考虑问题更符合实际情况了,在未来的改选中再竞选班长,就更明智了。 案例分享 飞儿刚上初一,心却“老”了许多,她的心情总是阴郁的。飞儿的爸妈都是好强的人,不甘人后。飞儿刚出生,他们就将所有的心血投入到她的身上,她从三岁就开始上各种各样的课外班,学龄前她就已经学完了二年级的功课。从小学一年级飞儿就是年级**,她保持着超前学习,课堂的东西对她来讲太简单了。飞儿抽出时间做“社会工作”,二年级进了大队委,还是学校广播站的主持人,无论做什么,飞儿妈妈对她的要求都是“*好”。 飞儿在老师和父母赞许的目光中成长,妈妈为此经常被请到家长会上宣讲如何教育优等的孩子。飞儿就��好孩子的样板,就是别人学习的榜样,她习惯了在掌声中成长的模式。 小升初,飞儿被保送到全市***的初中,但她的生活开始与美好告别。她再也没有考过年级**,她不再参加任何课外活动,但还是不行。每次考试之前飞儿都很紧张,尽管成绩还能在班里保持前三名,但她不满足,毕竟现在才初一,她的理想可是北大呀,这个目标要求她从初一到高三一直要保持**才行。 老师在与飞儿交流时,提醒她是不是改变一下小学时的学习方法,来适应初中学习生活,飞儿表面上答应,但心里却不这么认为,小学的学习方法给自己带来那么多的荣耀,为什么要改呢?学习原本是*令她兴奋的事情,现在却变成了*痛苦的事情。老师后来也就不再跟她说什么,她感觉到老师不喜欢自己了。 飞儿认命了,她觉得人一生的荣辱都是定量的,前面她将荣誉都享用尽了,后面只剩下耻辱了。飞儿无法面对那样的日子,她想过离家出走,也想过死,在铅笔盒夹层里放着一张叠得小小的字条,上面写着:如果活着不能出类拔萃,还不如快快地死去。 小学时代的飞儿可以用“全能”来概括,父母在努力培养她的成功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同时,却忽略了心理素质的培养,她能够在****的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骄傲,继续超前学习,但她不能在平等的竞争环境中保持平稳的心态。一项研究表明,有过**生经历的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高于普通学生。“优等生”为什么会出现心理问题呢? **是**主义。因为个人的能力强,并取得过一定成绩,个人做事倾向于理想化,追求**。飞儿升入**初中之后,与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为伍,她能够保持班里的前三名已经是她努力的结果了,但她不能容忍别人超过自己,将这种情况当作人生的“耻辱”。 第二是过于敏感。飞儿在鲜花和掌声中成长,升入初中之后她成了人群中的普通一员,她无法适应普通人的生活。当光环散尽,她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周围人不会善待自己,情绪产生剧烈波动。当无法如愿改变或控制环境,她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 第三是社会孤立。由于思维敏捷,加上比较聪明,学习成绩好,于是坚信个人能力是超群的,不能虚心地接受别人的建议,态度固执,这样做容易被周围的人拒绝,陷入孤立的状态。 有的优等生往往精力旺盛,对成功过分狂热,情绪表达激烈,对自己的行为求全责备,其人格和认知容易畸形发展。飞儿所思所想过于悲观,认为命由天注定,以寻求别人的赞扬、超过他人为**的生活目标,失去了青少年时期应有的童趣、纯真和广泛地与人相交的快乐。 4.社群自我形象 顾名思义,社群自我形象就是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在周围人心目中的形象。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亲密度:乐于与人交往,还是孤独疏远; 舒适区:是大还是小; 在重要的人(如父母、老师)眼中的形象; 在同学、同事眼中的形象。 这个内容我们将在第四、五、六三章详细讲解,这里就先不展开讲述了。 5.家庭自我形象 家庭自我形象既包括自己的原生家庭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又包括父母的情感和谐程度,还包括父母与自己的关系。青春期之前,大多数孩子只在意父母是否爱自己,进入青春期之后,他们对父母的职业、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变得敏感,会因为家庭自我形象感到自信或自卑。 这个内容我们将在第六章详细讲解,这里就先不展开讲述了。 新环境给青少年建立自我同一性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不要期待在新环境中瞬间逆袭,将“自己的理想目标”订立得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同时让现实中的自我更加贴近实现“理想的自我”的要求,这样就会身心愉悦地达成自我同一感,享受高中生活的每**。 心灵作业 **印象练习 **印象,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会给别人留下深刻的记忆。你给同学留下的**印象是否如你所愿呢? **步:请你在下面的列表中,圈出5个你*希望给同学留下的印象词汇。每一项后面括号里的词与其前面的词有相同或相似的意思,如果它更恰当地表达了你想给同学们留下的印象,将它圈出来。 第二步:请你周围的同学选择5个*能代表你特征的词汇圈出来。 第三步:当你知道他人对你的印象之后,问问自己这是不是你想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如果是,恭喜自己。如果不是,你能做什么样的改变呢? 词汇表 爱冒险的(勇敢的) 明智的(聪明的) 警惕的(敏感的) 博学的(有见识的) 野心勃勃的(有追求的) 成熟的(长大的) 过分自信的 (具有强烈意志的) 温和的(平和的) 有条理的(**的) 谦虚的(谦卑的) 有才能的(胜任的) 乐观的(积极的) 关心的(焦虑的) 有组织的(守纪的) 谨慎的(小心翼翼的) 友好的(合群的) 迷人的(有魅力的) 令人愉快的(惬意的) 厚道的(天性温厚的) 有礼貌的(有同情心的) 自信的(有把握的) 实际的(脚踏实地的) 体谅的(友善的) 改革的(有前瞻性的) 果断的(坚决的) 安静的(沉默寡言的) 雅致的(幽雅的) 发光的(闪耀的) 支配的(专横的) 可信赖的(可靠的) 宜人的(随和的) 有节制的(自我控制的) 有魄力的(富有能量的) 敏感的(敏锐的) 热情的(反应快速的) 严肃的(坚定的) 强有力的(侵犯的) 时尚的(时髦的) 友好的(亲切的) 容忍的(宽容的) 开心的(爱嬉戏的) 传统的(守旧的) 真诚的(诚恳的) 可信的(可接受的) 优美的(敏捷的) 反传统的(异常的) 辛勤工作的(勤劳的) 有生气的(有活力的) 幽默的(诙谐的) 温暖的(有同情心的) 心灵测试 你给别人的**印象如何? 1.你和别人见面的时候,会采用什么礼节? A.握手     B.拥抱      C.了解对方想采取什么方式 2.你和别人告别时,下次相会的时间地点是谁提出的? A.对方提出的  B.谁也没有提这事 C.我提议的 3.当你**次见到某个人,你的表情如何? A.热情诚恳、自然大方 B.大大咧咧、漫不经心 C.紧张局促、羞怯不安 4.你会在离他多远做出问题3这样的表情? A.一看见他就做出这样的表情 B.在谈话中做出这样的表情 C.我本来就是这样的表情 5.寒暄之后,你是否很快就能找到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A.是的,对此我很敏感 B.我觉得这很难 C.必须经过较长一段时间才能找到 6.你谈话时的坐姿通常是什么样的? A.两膝靠拢    B.两腿叉开    C.跷起“二郎腿” 7.你同他(她)谈话时,眼睛望着何处? A.直视对方的眼睛 B.看着其他的东西或人 C.盯着看自己的纽扣,不停玩弄 8.你选择的交谈话题是什么样的? A.两人都喜欢的 B.对方感兴趣的 C.自己热衷的 9.**次交谈中,你们各自所用的时间是怎样分配的? A.差不多      B.他多我少   C.我多他少 10.会面时你说话的音量如何? A.很低,以致别人听得较费劲 B.柔和而低沉 C.声音高亢热情 11.在会面中,如果你的手机响了,你会怎么做? A.看一下是谁打来的,再关掉 B.说声抱歉,然后离开座位去接电话 C.直接关掉 12.你说话时姿态是否丰富? A.偶尔做些手势 B.从不指手画脚 C.我常用姿势来补充我的话 13.假若别人谈到了你不感兴趣的话题,你会怎么做? A.打断别人,另找一个话题 B.显得沉闷、忍耐 C.仍然认真听,从中寻找乐趣 14.你讲话的速度怎么样? A.频率相当高    B.十分缓慢    C.节律适中 15.与人初次会面,经过一番交谈,你能对他(她)的举止谈吐、知识能力等方面做出积极、准确的评价吗? A.不能       B.很难说     C.我想可以 计分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2 3 3 1 3 3 3 3 3 1 2 3 1 1 1 B 1 1 1 2 1 2 2 2 2 3 1 2 2 2 2 C 3 2 2 3 2 1 1 1 1 2 3 1 3 3 3 得分解释 15~24:你给人的**印象不太好。你也许对这个结果感到吃惊,因为你只是依着自己的习惯行事而已。你是很愿意给别人留下一个美好印象的。可是你的不经意或言语无趣,无形中却给对方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请记住,交往是种艺术,成功的交往是需要你付出一定的努力的。 25~36:你给人的印象一般。你的表现中存在着某些令人愉快的成分,但同时又有不够精彩之处,这使得别人不会对你印象恶劣,但也不会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如果你希望提高自己的魅力,请在心理上重视,多学习别人的技巧,努力在交流的**回合显示出你的*佳形象。 37~45:你给人留下的印象非常好。你的礼貌、合作、对他人的照顾给**次见到你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对方是因为工作和你接触还是在私人生活中和你接触,无疑他们都有与你进一步接触的愿望。 第二章 积极心理,助力持续的成长力 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与超我三个部分组成。“本我”代表*原始的本能、欲望,遵循快乐原则;“自我”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遵循道德原则。 我对近30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进行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总结出心理健康的人“本我”“自我”“超我”的比例大概为2∶6∶2。20%的“本我”使人不失浪漫和情趣,追求生活的内在品质;60%的“自我”使人立足现实,与周围环境有良好的互动,具有良好的弹性;20%的“超我”刚刚好,既具有敬畏感和道德感,又不会太过刻板。 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重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心理健康水平,这本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指标,但非常遗憾的是,人们对心理健康在认知上存在着许多误区,归纳起来包括几个方面:一是误将网络的娱乐型心理健康测试当作诊断依据,通过测试给自己贴上“心理疾患”的标签,加重了心理负担;二是过度依赖各种搜索引擎,希望给自己的“症状”找到答案,不加分辨地对号入座,不断强化自己的负性暗示,加重“症状”;三是误将三甲医院的心理科或精神专科医院的心理医生当成心理咨询师,使用精神类**,过度**……我接待了大量的被心理医生诊断为“强迫症”“焦虑症”甚至“精神分裂”而不得不休学,甚至辍学的学生,其实他们仅仅是存在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不和谐、学习方法不好等问题,完全可以在接受心理咨询的同时完成学习任务。因此,了解心理健康的等级标准,明确不同的心理状况,寻求不同专业人士的帮助,是每一位现代人必须掌握的技能。 心理健康的“灰色区域理论”用一条由白色到黑色的渐进线来代表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就心理健康水平而言,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条线上,只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位置,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可能所处的位置不同。 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下图中的这条线分为四种颜色区域: 心理健康灰色区域理论 一、白色区域 该区域的人的心理是健康的。 Q:心理健康的人有情绪波动吗? A:当然有。该区域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会有情绪波动,但只要他们能比较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就能让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在健康的状态。 二、浅灰色区域 该区域的人是有心理困扰的。他们由于各种生活压力而产生心理冲突。生活压力包括失恋、丧亲、家庭不和、学业困难、人际关系不融洽等,由这些压力带来的心理不平衡和精神压抑,属于非病理性精神痛苦。 Q:如何判断自己的情绪波动是否已经进入浅灰色区域呢? A:心理健康状况自测很简单。衡量一个人的情绪波动是否已经进入浅灰色区域有三个指标: 被同一件事困扰。 负性情绪持续7天以上。 负性情绪呈递增状态。 Q:一个同学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情绪特别低落,但三天之后,他的情绪就平复了。又过了两天,他因为与老师之间产生了矛盾而情绪再次出现波动。他是否进入浅灰色区域了呢? A:当然没有,因为前后是两件事情。 Q:什么是负性情绪呈递增状态呢? A:大家都知道,时间是治愈负性情绪的良药,但此时的负性情绪不但没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反而递增。举个例子,假设你与一个人有矛盾了,开始时你看到那个人就会难受,但见不到他就不太在意;慢慢地,你即便没看到他,但只要一想起他就会有不愉快的感觉;再发展,晚上睡觉惊醒也会想到这个人,并难以继续入眠。这就是负性情绪递增。 Q:如果自己经常处于情绪波动之中,或者已经进入浅灰色区域了,是不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心理状态,回归到白色区域呢? A:答案是肯定的。在本章我将给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心理自助方案。但效果是否明显、持久,则要看本人的心理健康基础是否好,周围是否有强大的心理支持系统,还有就是本人是否有过战胜困难的成功经验等。 Q:自己调整一段时间,但效果不明显,或者问题更加严重了,该怎么办? A:身处灰色区域如果不及时修正,负性情况会进一步扩大,造成更多的现实困难和损失,由此加**理问题。在日常咨询中,我们经常见到处于浅灰色区域的人或是盲目乐观,固执地认为自己会好起来,或是讳疾忌医,觉得说出自己的负性情绪没有面子,让人笑话,于是自己扛着,结果心理状态进一步恶化,进入了深灰色区域,错过了解决问题的*佳时机。一般情况下,当自己负性情绪持续7天以上,尽管自己有意识地调整,但负性情绪依然有增无减,*好马上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Q:专业人士是指心理医生吗? A:不是。心理医生是通过**为处于深灰色区域的人提供心理**。而处于浅灰色区域的人应该向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师以心理咨询理论为基础,借助心理辅导技术,依托丰富的社会阅历,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帮助来访者找到造成情绪波动的症结,纠正不合理的信念和不正确的行为方式,全面、深刻地认识影响正常生活的心理冲突,积极地应对并解决问题,*终缓解由此产生的心理冲突与压抑,获得内心的和谐,增强自信心和自主能力,积极地适应生活,完善人格。在心理咨询师的陪伴下,几乎所有处于灰色区域的人都能够回归白色区域。 温馨提示:有学校教育背景的心理咨询师*适合为学生提供帮助。 三、深灰色区域 如果处于浅灰色区域的人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支持,则会进一步发展,进入深灰色区域。他们出现各种异常的人格和神经症,比如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癔症等,发展成各种变态人格��人格异常和人格障碍,属于病理性精神痛苦。 Q:我们可以通过自测来确认是否进入深灰色区域吗? A:不可以。这是专业性很强的问题,只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才能辨别。 Q:谁能够帮助处于深灰色区域的人呢? A:综合医院心理科的心理医生借助**为患者进行针对性**,消除或减轻患者心理上的痛苦与压抑,控制或摆脱其变态行为,帮助其恢复正常生活。 Q:吃精神类**会不会有副作用呢? A:当然。是药三分毒,精神类**除了对机体有副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副作用,有明显的弱势感。但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已经进入深灰色区域就一定要及时就医,遵医嘱服用**,避免进一步向黑色区域滑落。 案例分享 孙小强就读于一所**学校。他中考成绩优良,留在母校上高中,但非常遗憾,他没有进入梦寐以求的**班。初中时与他成绩差不多的同学都进了**班,为此他很沮丧,家长多次与学校交涉转班都没有如愿。 开学之后,孙小强对没进**班的事情还是耿耿于怀,还迁怒于班主任和同学,他认为班主任治学不严谨,班级学习气氛不浓厚,同学对学习的重视度不够。性格的孤僻和对同学的排斥成为他与同学之间交往的屏障,全班除了一位性格开朗的女生偶尔和他说话之外,再没有人理他。 期中考试孙小强成绩非常不理想,他认为如果再在这个班待下去自己的人生就全毁了。他每天回家和家长发火,认为他们没有本事,不能把他调到**班去。与此同时,孙小强产生了幻听,他感觉每当自己在课堂上记笔记时,那个和他说话的女生就在后面骂他,女生的声音搅得他根本无法安心记笔记。下课后他找到女生,正色地警告她:“你不要在上课时骂我!”女生觉得他莫名其妙、不可理喻,也没有当回事。他的幻听进一步发展,耳朵里经常充斥女生骂他的声音。 小强母亲再次找到学校,说小强在班里被排斥,被欺负,请学校马上将小强调到**班去。学校领导觉得小强说女生课上骂他根本就不合理,于是让他家长带孩子来接受我的心理咨询,如果我认为应该换班,请开具证明。 我见到小强时,他目光呆滞,精神无法集中。“她就是怕我学习好,存心给我捣乱……”小强已经无法和我正常地进行语言交流了。 我明确告诉小强母亲,孩子出现幻听的*重要原因是他认为无法进入**班就无法在高考中获得好的成绩,拉大他与进入**班的初中同学之间的成绩差距,由此陷入深度焦虑之中。而为什么幻听的目标是那个女生呢?因为在这个班里只有这个女生与他说话,他只对这个声音“熟悉”。我建议小强的母亲要正确对待孩子出现幻听的心理状态,现在小强不是换班问题,而是要到心理科接受心理**,借助**控制病情进一步恶化,此时的心理咨询已经无法帮助他了。 在交流中我强调,如果孩子不及时就医会发生危险,一是他会因为幻听增多而产生强烈的恐惧,做出自残的举动;二是他可能会伤人,造成校园暴力事件。小强母亲似乎听明白了,表示一定去看心理医生,同时再三恳求我帮助开具证明——换班。离开压力源对此时小强的心理压力会有所缓解,所以我给他开具了证明。 我再次见到小强母亲是在小强被送进精神专科医院住院之后。他的母亲也患上了抑郁症,在家人的陪伴下前来接受咨询,我由此得知了小强从我这里离开之后发生的事情。 小强母亲拿着我开具的证明找到学校,学校领导基于**的考虑把小强调到了**班。小强母亲觉得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孩子的心理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而且觉得去看心理医生是不太光彩的事情,就没有带孩子去看病。 小强母亲的侥幸心理贻误了小强接受**的时机。小强在**班平静了两周之后,幻听又开始了,并且更加严重。每次一下课,他都由**班所在的2楼跑到5楼的原来班教室,大声指责那个女生,为什么还不放过他,上课时还骂他…… 女生根本不理他,班里同学觉得他“不懂好歹”,全班就这个女生可怜他,和他说话,却“好人不得好报”,每当他进班,同学们都喊“禁止串班,回你班去……”终于,他“忍无可忍”,在一次午休时冲进教室,狠狠地暴打了那个女生……同学们觉得他太欺负人了,义愤填膺地阻拦他并报警。 面对警察,小强毫不示弱,对要带他到警局做笔录的警察拳打脚踢,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后来,赶到学校的母亲告诉警察,小强精神不正常……小强被送到精神专科医院,马上被留院**了。 小强母亲无法面对现实,原来她设想儿子学业有成,儿子让她引以为豪,却不想儿子患上了终身疾病。医生已经明确告诉她,精神疾患没有痊愈,只有发病或不发病。小强母亲因为自责、内疚、恐慌而患上了抑郁症。 心理疾病的病程发展很快,及时就医是止损的*好方案。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和精神专科医生服务的群体不一样,采用的方法也不一样。每个人在接受心理支持之前,应该对自己有个初步的界定,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支持者。 日常咨询中,我经常为已经办理休学的学生进行修复性心理咨询,他们因为心理原因无法保证每天都到学校上学,心理医生往往会建议他们休学,将心理状态调整好了再回归校园。从短期来看,这种暂时与压力源隔断的做法没有问题,但心理医生忽略了学生复学后所承受的压力要加倍增大,许多学生可能再也无法回到学校。在咨询中,不到万不得已,我不会建议学生休学。持续的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来访者直面自己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和谐人际关系,建立心理支持系统,逐步适应环境,跟上“大部队”。这种咨询思路避免了心理的二度伤害。 四、黑色区域 进入黑色区域的为精神病患者。精神专科医院的精神科医生可以为他们提供**。 如果你的家族中有精神病患者,你就一定要调整自我期待,同时要选择一个适合的心理咨询师,情绪波动特别大的时候建议马上和咨询师进行交流,让自己始终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心理健康的免疫力。 呵护自己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遇到困难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工作者,及时化解内心的纠葛。为了避免误诊,遇到心理困扰时,*好先找心理咨询师,有职业操守的心理咨询师会进行判断,如果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服务范围,他会及时将来访者转介到*适合的心理健康**医院。
    目录
    目 录 contents **章 抓住机会,在新环境中重塑更好的自己 新环境,机遇与风险并存 / 3 新环境,先认识后适应 / 8 行为习惯是我们真正的名片 / 16 新环境,建立稳定、正向的自我形象 / 23 第二章 积极心理,助力持续的成长力 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 43 通过自我剖析来获得成长机会 / 53 合理的信念带你远离不良情绪 / 59 “空椅子技术”解决人际交往问题 / 65 第三章 情商的高度决定未来人生的高度 丽珊情商—智商互动模型帮你练就高情商 / 75 找到情绪来源,解决情绪问题 / 80 适度焦虑会让我们更具成长力 / 89 提高沟通力,你会成为更**的人 / 93 第四章 团结同学,让校园生活充满阳光 与朋友心灵之间的距离:0.618 / 105 你可以摆脱被同学欺负的困境 / 110 友情就是一个大大的同心圆 / 116 第五章 尊敬老师,为校园生活寻找多个支撑点 与老师相处规则:定位准确 / 129 与老师相处规则:界限分明 / 131 与老师相处规则:充满善意 / 136 第六章 孝敬父母,获得强大的生命力量 认同父亲,让你的人生更有力量 / 151 认同母亲,让你的人际关系更和谐 / 160 在父母的婚姻关系下成长 / 164 孩子的理解才能塑造更**的父母 / 170 第七章 成长加速,让你的学习力也加速 多维度提高学习力 / 177 战胜厌学情绪 / 186 **率学习法 / 190 高考,我有备而来 / 194 第八章 职业生涯规划助你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职业生涯规划的完整架构 / 205 九型人格帮你更好地认识自己 / 208 缺乏职业生涯规划,难以收获成就感 / 224 填报大学志愿秘籍 / 229 出国留学秘籍 / 232 后 记 让灵魂跟上前进的脚步 / 243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