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近代史资料概述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近代史资料概述

  • 作者:陈恭禄
  •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 ISBN:9787506098410
  • 出版日期:2020年03月01日
  • 页数:400
  • 定价:¥5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06098410
    • 作者
    • 页数
      400
    • 出版时间
      2020年03月01日
    • 定价
      ¥5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20世纪60年代初,陈恭禄先生在南京大学历史系开设“中国近代史史料介绍”选修课,因无教本,遂自编讲义,后经数年修改,并充实内容,成为文稿,定名为《中国近代史资料概述》。 本书主要介绍中国近代史史料,如公文档案、书札、日记、回忆录、笔记、诗歌、传记、报刊等,并评论它的价值,兼及纪传史、地方志和典章制度等。其分析利用史料的基本学术方法、精深的史料辨伪功夫,**看来仍不失大家风范。为使陈先生的史学思想和治学方法惠泽当今学人,我们将这部自上世纪80年代初出版后即无再版的《中国近代史资料概说》重新编辑出版。
    文章节选
    史料的类别 近代史史料多至不可胜数,不从它的价值高下,分为种类,便成混乱状态,不便于研究。史学家重视史料的分类,提出不少的建议。法人朗格诺瓦区别史料为两大类:一、直接材料;二、间接材料。前者指器物,后者指著作而言。其实二者有时不易区别,例如古人铸造钟鼎,上有文字,多者至数百字,记某事件。钟鼎为器物,铭文为著作,将怎样分别为直接或间接史料呢?又如手稿记述本人亲身经历的事件,手稿是器物,记载是著作。这著作手稿究竟为直接或间接史料,也不易区别。此足以证明这种分类法不能解决问题,实用的价值不大。 朗格诺瓦称研究史料,必先问记载之人,是否为此事之同时代的人。陆懋德进而引申其说,称:每一时代,各有它特别的社会背景、心理思想及风俗习惯,如时代不同,记载就不能正确。一切史料,可分为二类:一、同时代;二、非同时代。同时代的记载谓在某事发生后的当时人所记,否则就是非同时代的记载,意谓某事发生后的后代人所记。一般地说,前者史料价值高于后者。同时代人记载亲身见闻的社会情况,是比较翔实的。但关于某一政治事件,本于传闻而作,可信的价值并不很高。同时代的记载,对于真实性,并没有任何保证,且所谓同时代常流于空泛,甚至包括几个时代。如《诗经》是周人同时代的材料,而《周颂》《大雅》《小雅》《国风》所代表的时代,就各不相同。 史学家或分史料为三类:一、记载,如公私文件、法律、命令、条约、史传、档案、图表、神话、诗歌等皆是。二、遗物,如陵庙、房屋、器械、工具、器皿、衣服、钱币及方言成语等。三、传说,如口传的故事、典故等。这是综合古今史料,区别为三类。每一类中有很多小的类别,除遗物为直接材料而外,每一类别中有各项价值不同的材料。例如记载既有同时代与非同时代的不同,也有见闻和传闻的不同,传说有上古原有的与后世演变而成的不同,近代史资料也有真伪、虚实的不同。遗物属于考古学范围之内,我们研究近代史者以记载为主,传说仅处于次要的地位。 史料分类有种种的不同,皆按照它的性质为标准,性质不同的材料,价值高下还易于分辨。例如遗物与记载、记载与传说,皆是明显的类别;遗物价值较高,记载次之,传说又次之。但性质相同的材料,如同为遗物,同为记载,其中各有高下的不同,且极复杂。 史学家对于这个问题,常有不同的意见。英人克伦泊(C.G.Crump)于所著《历史与历史研究》一书,提出史料分类法。论者称它是*好的方法,足以解决一切疑难的纠纷,并谓历史工作者如果按照他的建议,区分史料,对于收藏的史料,无论数量如何巨大,都能解决。克伦泊建议所有史料应分两大类:一、原料(primary sources);二、次料(secondary sources)。
    目录
    导读 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奠基者陈恭禄 /马勇 自序 序 **章 绪论 **节 中国史料发展的概况 第二节 对于史料的看法 第三节 史料真实性的问题 第四节 关于阅读史籍的几点意见 第二章 公文档案(一) **节 公文档案的看法 第二节 圣训和实录 第三节 方略 第四节 奏稿及电稿等 第五节 外交史料 第三章 公文档案(二) **节 太平天国史料 第二节 新刊印的档案史料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书札 **节 书札概论 第二节 书札重要的几个事例 第三节 真迹手札 第四节 家信 第五章 日记及回忆录等 **节 日记 第二节 自订年谱 第三节 回忆录 第六章 记载 **节 时人记录 第二节 笔记 第三节 诗歌 第四节 报刊 第五节 史料选集 第七章 正史及其他 **节 纪传史 第二节 年谱 第三节 地方志 第四节 典章制度 第五节 外人编著史籍的事例 第八章 结论——写作 **节 考证 第二节 体裁与技巧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