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分析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基本经济特征,并通过对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深刻论证,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者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中,探索了现实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和经济运行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对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问题做过多方面的探讨,例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运用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内容和有益的启示。当然,由于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条式的、片面的理解,使他对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问题的分析也存在着许多不足,这是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反思的方面。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核心的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的经济发展实践结合起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论证的中国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及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论述的“十大关系”;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时期,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及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