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月录》,全称《水月斋指月录》,明代文人瞿汝稷编集,书成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一五九五年),共三十二卷。 书名中“水月斋”是作者书房的名称。“指月”,是佛教中常用的比喻,以“指”喻言传身教,以“月”喻佛之法要。作者在万历三十年(公元一六〇二年)夏五月所写的《水月斋指月录原序》中解释说:“题之曰《水月斋指月录》,‘水月’,幻也;而云‘指月’,果有如盘山所云‘心月孤悬,光吞万象’者乎?吾不可得而知也。” “指月”的比喻,出自于《楞严经》卷二:“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龙树《大智度论》卷 九也写道:“如人以指指月,以示惑者。惑者视指而不视月。……此亦如是,语为义指,语非义也”。意思是说,文字语言(“指”)是教人认识佛法(“月”)的一种途径,目的在领会佛教的精神;如果拘泥或执着于名相言教,并以此为佛法本身,那就永远达不到解脱目的。禅宗成立后,便借此思想大力发挥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教义。 瞿汝稷,字元立,号幻寄、那罗窟学人,又称槃谈。苏州常熟(今江苏常熟市)人。据《居士传》卷四十四载:“以父文懿公荫为官。历黄州知府,徙邵武,再守辰州,迁长芦盐运使。其在官以名节自厉,清望归之。以太仆少卿致仕。元立受业于管东溟,学通内外���尤尽心于佛法。时径山刻《大藏》(指《径山藏》,又称《嘉兴藏》),元立为文导诸众信,破除异论,其言曰:‘儒佛之是非,黄老之秘密,与夫百家之雄辨,一言蔽之而有余也。佐尧而尧,佐舜而舜,父以之而慈,子以之而孝,护法以之而护诸众生,帝释以之而离爱,梵天……故济我于一时者,不及济我于一世也。俾我一世而得所安者,不如使我浩劫得所安者也。求济我于浩劫者,非如来之教而何?姑未敢论受。’元立尝上溯诸佛,下逮宗门,撮其语要为《指月录》,盛行于世。”(《续藏经》第壹辑,第贰编乙,第二十二套,第五册)可见瞿 汝稷是一生为官的士大夫,他崇儒也信佛,把儒佛放在其他思想流派之上。他对佛不但推崇备至,而且有深入的研究。 关于他对佛学的爱好,以及《指月录》的编集过程,其书前的作于万历三十年(公元一六〇二年)夏五月的《水月斋指月录原序》中有更具体的描述: 予垂髫则好读竺坟(指佛典),尤好宗门(指禅宗)家言。及岁乙亥夏,侍管师东溟先生于郡之竹堂寺,幸以焦芽与沾甘露,开蔽良多。既而师则朝彻,蝉蜕五宗,掩耳不欲复闻,予则沈酣,于是……于是在架之书,率多宗门家言,每读之,如一瓶一钵,从诸耆宿于长林深壑。虽人间波涛际天,埃蔽日,予席枕此,如握灵犀,得辟尘流之妙,彼浡潏堀堁,莫能我侵矣。意适处,辄手录之。当点笔意适,虽圭组见逼,必谢之,儿稚牵挽,必谢之。寒暑之薄肌骨,饥渴之迫脏腑,有不暇顾,肯移意他好之杂陈耶?僻而至是,奚必人强,予固自强矣。至乙未,积录有三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