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刘克襄动物故事:永远的信天翁(蒋勋推荐!台北国际书展大奖小说奖获奖作品,台湾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经典)
QQ咨询:
有路璐璐:

刘克襄动物故事:永远的信天翁(蒋勋推荐!台北国际书展大奖小说奖获奖作品,台湾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经典)

  • 作者:刘克襄著
  •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9787020143658
  • 出版日期:2020年09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35.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信天翁,是大洋的漂泊者、*擅长飞翔的鸟类。作者在这部虚构类动物小说中,叙述了一位鸟类爱好者亲历一场短尾信天翁野外考察活动的故事,重现了*传奇的鸟类——短尾信天翁从天空的**到被人类毁灭的前因后果,以及短尾信天翁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展现出来的震撼人心的生命力。 在这部集历史、生态与冒险故事为一体的小说中,刘克襄将自己对信天翁二十多年的观察,化作兼具生态关怀与文学价值的动物书写,试图拟想信天翁的生存观。
    文章节选
    记得飞行教练说过: “一个人会飞行跟不会飞行, 思维和视野都会有很大的落差。 你们鸟类研究者, 应该*能明了吧?”
    我听到后, 苦笑不答。 其实, 真的很难回答。 鸟类研究者要研究的领域相当宽广, 生态行为、 栖息环境和觅食求偶等, 都有专长的人。 反而是飞行, 还很少有人研究。好像飞行不是鸟类的特长。 我的飞行认知, 也不是来自鸟类研究者的身份, 而是跟着飞行教练而学得的。
    当一个人熟悉滑翔翼, 娴熟这个飞行世界的乐趣时,往往会有更大的野心, 试图创造一个奇特的飞行纪录。 譬如, *高的飞行高度、 溯航*强的上升气流, 或者是滑出*长的越野距离。 他们不约而同地拥有许多飞行梦想,梦想着突破个人的纪录, 或者飞得更高、 更快、 更远和更久。
    为了这些目的, 飞行员会在天空愈待愈久。 于是, 遇见各种天候的机会就大增了。 有时顶着大太阳, 晒个半死。 有时淋个西北雨, 变成落汤鸡。 或是一会儿强风, 一会儿下雨, 或是被热气流带着盘旋, 总之, 飞行不再平和, 而是充满了冒险的乐趣。
    但当乐趣形成一个意义, 形成一个飞行价值的困惑时, 挑战也会不断地出现, 永无满足。 飞行员会好奇, 如果随热气流升到*高点之后, 超越一千五百米, 接近二千米, 能感受到什么? 如果不受区域的限制, 能够沿**山脉一路滑翔, 像灰面 鹰南下, 那会是多么美好的梦想!
    突然, 念头一闪: “莫非大脚想尝试着横渡赤道无风带, 飞越到南半球?”
    哎, 我又胡思乱想了。 这几天, 我一直没回信给田中, 可能潜意识里, 还不想放弃思索大脚行径的答案。不过, 话说回来, 尽管迄今的资料里, 从未有短尾信天翁在南半球的记录, 但我也并非胡乱臆测的。有一种栖息于南半球的漂泊信天翁, 就拥有飞越赤道的能力。 这种全世界羽翼几乎*长的信天翁, 主要活动于南极地区, 而且早有在南半球的海域环绕地球一周的记录, 过去也曾有少数个体, 神奇地飞越了赤道的无风带,出现于北太平洋。 日本的鸟类图鉴也把它列入了迷鸟。 漂泊信天翁为何不滞留在全世界*广阔的海域, 反而游荡到北太平洋, 而且飞抵鸟岛附近? 这当然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课题, 有趣的是, 我后来读及一篇报导, 提到考古人类学者在研究早年的化石时, 发现北太平洋曾经有漂泊信天翁栖息的记录。
    可见, 漂泊信天翁一度生活在北半球的水域, 而非一直待在以海洋为主���南半球。 换句话说, 在古老的年代,它们便飞越了赤道, 由北迁徙至南。相对的, 短尾信天翁难道就没有这种可能吗? 纵使此次大脚的南行, 不是在尝试这种横越的冒险, 或许迟早也会有第二只或者第三只短尾信天翁, 成功地横渡赤道, 出现于南半球, 探看那信天翁族群*广阔的家园, 而非永远滞留于北太平洋的水域。
    但赤道如此好横渡吗? 当一只短尾信天翁远从约翰斯顿岛南下至圣诞岛时, 不只是心理上要承受巨大的孤独和浪静。 以前西班牙帆船装载马匹至新大陆, 到了这里风力突然减弱, 前进困难, 由于饲料欠缺, 只好把马匹抛入海中, 这里还被称为马纬度。
    靠风力滑翔的海鸟非常不适合栖息此地, 尤其是羽翼狭长的信天翁, 更是**困难的障碍, 对一些小型海鸟来说, 诸如燕鸥, 它或许还可以依赖自己的振翅, 解决无风的问题。 信天翁一遇到这类环境, 只有束手无策。 大脚如何克服这种困难? 是否在等待一场飓风的到来, 利用风的差异, 完成横渡?
    譬如, 一场台风的出现。 尽管北太平洋的热带台风一般形成于赤道以北五度以上的环境, 但气象史上, 偏偏偶有发生台风出现在赤道、 让赤道南北两地都受到影响的特例。 大脚或许也有机会遇到类似的情形。
    也有可能是一场热雷雨的到来, 就是我们俗称的西北雨在夏天午后出现, 因而形成小小的风力。 又或者是强烈的东北风寒流南下, 带来侵袭到赤道的风, 它便可借此快速横越了。 以前少数漂泊信天翁越过赤道, 相信便是寻找到了这条临时出现于赤道的风之河流, 顺势横渡了。
    短尾信天翁的少数成员或许也有这个机会, 打破禁忌, 挑战传统, 成为寻找新家园的英雄。 它们会是短尾信寂寞, 更可怕的是天气条件的恶劣。 这里的恶劣并非暴风雨, 而是无风。 恒常的无风。
    所谓赤道无风带, 大抵是赤道附近南北纬五度间。 这儿太阳终年近乎直射, 地表年平均气温*高, 地面气压降低, 连上升气流都难以出现。 而海面上, 海流缓慢, 风平天翁的麦哲伦或库克船长。
    思及此, 我知道自己的毛病又犯了, 但不可否认, 生物族群的演化趋力, 有时便仰赖这些冒险者的脱轨举动,拓展出新的可能。
    我因而愿意相信, 大脚的赤道冒险, 其实暗暗地遥应着我们早已所熟悉的达尔文的物竞天择理论。 相信未来的时代里, 还会有像大脚这样的信天翁出现, 经由一代一代的不断尝试, 终有**, 短尾信天翁会飞越赤道, 甚而抵达南极。
    目录
    目录 **章 前往鸟岛 // 1 第二章 飞离鸟岛 // 59 第三章 滑翔翼的天空 // 95 第四章 神秘的脚环 // 135 第五章 前往彭佳屿 // 181 附录之一 还我信天翁 // 199 附录之二 信天翁与龟山岛 // 209 后记 // 215 总序 动物小说是一座森林 在我们居住的星球上,一座拥有许多高山的岛屿,位于海洋和大陆的交界,又坐落在温度适宜的纬度,这样允当的自然环境,其实并不多。 我很有福气,正好在这样的一座岛屿上出生,并且平安地长大。更幸运的是,从青少年起,在双亲呵护、生活无虞下,拥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在岛上长期观察自然,认识各地山水,逐一见证它广泛而多样的地理风貌。 经历多趟丰收的生态旅行,我才逐渐打开视野,接触到许多动物。同时,透过当代生态保育观念、自然科学新知,以及各地狩猎风俗文化的洗礼,更深入地见识了各种动物精彩而奇特的习性。 如此丰饶的生态环境,以及多样的动物内涵,作为书写题材的基础,无疑也是上苍赐予一位创作者*大的资产。我自当努力,尝试通过不同的叙述风格和书写技巧, 展现各种动物的生命意义。并且自我期许,希望更多台湾地区动物的生命传奇,经由自己笔下的故事,展现这块土地动人的自然风貌。 提到以动物为主题的小说,相信许多读者不免直接联想到儿童文学。许多创作者,在思考这类题材的创作角度和内容时,恐怕也会假定,以儿童或青少年为阅读的对象。 久而久之,因为文学潮流的趋势、影像媒体的兴盛,或者以晚近创作呈现的质量评估,这类以动物为主题的文学创作,难免被放置在一般儿童文学之列。目前文学学术词典、百科全书在定义时,更视为儿童文学的领域。 这种理解的趋势,似乎存在着某一种认知,把动物形象和动物小说所承载的广泛可能,局限在儿童的喜爱与领悟层面。文学风潮如是发展,个人觉得未免可惜。 过去,在叙及动物小说时,我每每想起吉卜林《丛林故事》(1894)、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1903)和奥威尔《动物农庄》(1945)等不同阶段经典动物小说的内涵,乃至晚近李察·巴哈《天地一沙鸥》(1970)、贝尔纳·韦尔贝尔“蚂蚁”三部曲(1991~1996)之类现代动物小说的标杆,各自有其深沉的寓意,揭橥动物故事的多样繁复。 世界各地皆有如此精彩的动物小说典范,反映作者家园的生活意识和土地情感,那么台湾地区的动物小说呢? 我在书写动物故事时,其实很少定位于孩童阅读的想象,而是期待更多拥有纯稚心灵的成人,一起享受动物世界的奥妙。进而珍爱和尊重这个地球上,不同于人类文化,或者更为重要的自然文化。 在文学命定的议题里,人类和动物之间的关系,绝不只是反映动物与动物、动物与人类之间的感情交流,或者只是把这种交流赋予丰富的人性解释。我总是想办法扩充视野,尝试着使用更新形式的叙述,摸索更多尚未被人类所理解的领域,以及寻找更大的价值。 现代的动物故事,何妨越过儿童世界的层次,进入一个混沌的起跑线,重新设定更多可能的原点?它一方面是对大自然的礼赞、哀歌,或关怀动物生存的论述,一方面更可能是人格成长的小说、心灵冒险的故事,兼而反省人类文化的发展。 进而言之,动物小说作为一个自然写作的界面,既非孩童似的愚呆,也不必屡屡背负人类破坏自然的原罪。面对地球日渐暖化、雨林遭到滥垦、水资源缺乏等危机,一个写作者,除了站在**线抗争,更大的责任是栽植梦想和希望。 尽管这个课题需要长时间的酝酿、培养,但每回我写出一部动物故事时,那无可言喻的喜悦和满足,仿佛成功地守护了一座森林的欣然成长。我快乐地想象着,每一位读过这些动物故事的孩童或大人,在心里也悄悄地滋生出了一座森林。 将来,这座森林会逐渐蓊郁,逐渐延伸出去,*后和地球上的每座森林、每座海洋,亲密地结合。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