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论 ……………………………………………………………………………1 **节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2 第二节 研究综述 …………………………………………………………6 第三节 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创新点与局限 ……………………… 18 **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含义和标志…………………………… 23 **节 认同的存在论解读 …………………………………………… 24 第二节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含义 ……………………………… 32 第三节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标志 ……………………………… 46 第四节 各门具体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是否有关 … 53 第二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基础和条件…………………………… 63 **节 认同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 64 第二节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基础 ……………………………… 78 第三节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条件 ……………………………… 93 第四节 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基础和条件的关系 …100 第三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过程和特征……………………………109 **节 认同的过程和特征 ……………………………………………110 第二节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过程 ………………………………123 第三节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特征 ………………………………132 第四节 思政课实践教学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过程和特征的影响 …136 第四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趋势和引导……………………………143 **节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基础的趋势 …………………………144 第二节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条件的趋势 …………………………153 第三节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过程的趋势 …………………………160 第四节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引导策略 …………………………165 第五章 天津科技大学思政课实践教学案例………………………………177 **节 教学理念与设计 ………………………………………………178 第二节 教学组织与实施 ………………………………………………182 第三节 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影响 ……………………………184 结语与展望 ……………………………………………………………………187 参考文献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