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学术史回顾及关注的主要问题 二、资料来源、使用原则和研究方法 三、对本书使用的部分概念和地方用语的说明 **章 关中乡村的历史、地理背景和物质文化概况 **节 关中地区的历史、地理和社会背景 第二节 民具普查与关中乡村物质文化的宏观描述 一、“关中民间器具工艺分类登记卡”简介 二、关中乡村器具文化概述 第三节 小个案考察与关中乡村物质文化的中观描述 一、“关中民间器具与农民生活”考察报告简介 二、关中民具、手工艺和乡民生活现状 第二章 乡民行动的时空结构与社会网络 **节 圪塔头村社会历史背景及地理景观 一、金周至—堳坞岭一圪塔头 二、□邬岭上的“圪塔头” 三、村界的类型和意义 四、村落的微观地理 第二节 村落内部社会结构 一、家 二、家屋和户族 三、行政区划和文化认同与行动单位 四、村内自治组织 五、社会分层与人群分类 第三节 “村落边缘” 一、户族、通婚等社会交往圈 二、与圪塔头村存在贸易关系的市场 三、庙会 四、外部信息来源 第四节 “物的流动”与社会网络的建构 一、礼物的种类、适用场合和功能 二、借用的物和共享的物 三、商品和小卖部 四、物的两种流动及其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 小结 第三章 乡民生产行动的资源、工具、技艺及实践 **节 土地的性质、类型及其与水的关系 一、土地的性质与类型 二、土地与水的关系 三、20世纪30年代以来圪塔头村土地的变迁 四、妇女“解放”和“下地” 第二节 粮棉种植的技艺与性别 一、庄稼把式的技艺 二、纺线织布与女性生活 三、粮棉的种植和分配 四、粮棉角色的转变 第三节 民具、技艺与匠人生活 一、民具的四层结构 二、传统技艺和匠人生活 第四节 油坊、染坊和砖瓦窑 一、榨油的工艺过程和油坊的运作方式 二、染布的工艺过程和染坊的运作方式 三、砖窑的结构和烧砖的工艺过程 小结 第四章 乡民生活行动的内容、过程、惯制及意义 **节 饮食的材料、种类和功能 一、日常饮食的材料、种类和吃法 二、非日常食品的种类和功能 第二节 服饰的材料、款式及意义 一、服饰制作所用的材料 二、服饰的款式、种类与针线活 三、穿衣戴帽的民俗规制 第三节 院落与房屋 一、房屋的三个类型与三个时期 二、院落结构与房屋格局 三、作为文化空间的院落 四、房屋建筑的工艺过程、技艺和“阴阳” 五、盖房逻辑的变化 第四节 仪式情境中的物质文化 一、节日的物质烘托 二、人生仪礼中的物质文化 三、村庙和祭爷之物 第五节 作息与娱乐 一、四种计时系统 二、不同时期的时间安排 三、时间的物化 四、放松 小结 第五章 村落精英、文化复兴与乡村发展 **节 本文化精英与跨文化精英 一、官人、出面人与文人 二、村落精英多元化 三、跨文化精英和乡村发展 第二节 族碑、家谱及其象征 一、族碑和家谱的“发现” 二、移祖坟、修谱 第三节 年轻的村干部和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一、养猪场、大棚菜 二、“榜样”经济 三、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与村落的未来 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