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古典学研究:赫尔德与历史主义(哲学自始就是一方的烦恼之源,也是另一方的真理之基石)
QQ咨询:
有路璐璐:

古典学研究:赫尔德与历史主义(哲学自始就是一方的烦恼之源,也是另一方的真理之基石)

  • 作者:刘小枫,贺方婴
  •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76003000
  • 出版日期:2020年06月01日
  • 页数:208
  • 定价:¥4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古典学研究(第五辑):赫尔德与历史主义》收录赫尔德《哲学如何变得更为普遍且造福于民》(苗思萌译)、《绘画和音乐何者影响更大?》(李佳欣译)译文2篇。 专题文章方面,李睿从德语发展史角度梳理了赫尔德语言哲学思想;冯庆讨论了赫尔德文本中的“自然”概念及海德格尔对赫尔德的阐释;胡继华、丁莉探究了赫尔德历史哲学的思想基础。 论文部分,王锐结合儒家均平之道分析了夏震武的复井田之论;傅正以诠释学视野分析了阮元、傅斯年的“性命古训”之辩;文晗考察了1525年德国农民革命背后新的政治思想;田立年解读了尼采的思想舞蹈与重估一切价值的关系。 另有陈建南关于《海德格尔与中国》的书评1篇,商榷沃格林是否陷入了历史主义。
    文章节选
    哲学如何变得更为普遍且造福于人民

    赫尔德 撰
    苗思萌 译

    摘要:《哲学如何变得更为普遍且造福于人民》是瑞士伯尔尼“爱国者学会”的一次有奖征文的题目,赫尔德此文就是为了这次征文而作,其中体现出明显的“大众哲学”(Popular philosophie)诉求,对流行的形而上学、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都有相当程度的批判和攻击。这篇文章是赫尔德早年的一篇带有片断性和总括性的思想文献,就其手稿来看,内有相当程度的断裂和含混,其中体现出前批判时期康德的重要影响,尤其是《一个视灵者的梦》的影响。


    论赫尔德的历史语言观

    李睿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德意志启蒙语言学家、哲学家赫尔德是狂飙突进运动的灵魂和理论奠基者。赫尔德语言哲学著作《论语言的起源》是语言哲学史上关于语言起源问题*知名的一部著作,标志着德国古典语言哲学传统的肇端。在《论语言的起源》中,赫尔德提出了“悟性说”,认为语言起源于人类的“悟性”,是人的“天生禀赋”。本文尝试从德语语言发展史的角度梳理赫尔德语言哲学思想,通过挖掘赫尔德历史语言观中的人类**主义及语言民族主义理论,揭示赫尔德语言哲学对德意志民族主义发展的影响,即:赫尔德将17、18世纪德意志文化爱国主义者的人文主义“民族”概念发展为以语言为导向的“文化民族”概念,从而借助“语言民族”这一概念,使“文化民族”概念与启蒙运动的“**民族”概念形成对比。


    《论语言的起源》中的“自然”
    兼论海德格尔对赫尔德的解释

    冯 庆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摘要:在赫尔德的《论语言的起源》中,“自然”概念扮演着重要的哲学角色。在1938年的讲座中,海德格尔对赫尔德关于人之通感自然本性的表述进行了发挥性的解释,使之构成海德格尔自己存在论哲学中的关键环节,并视其为通向Ereignis的路标之一。然而,一旦对赫尔德文本中的“自然”概念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其中包含着强烈的自然法与启蒙哲学传统的基因��由此引出的人之通感自然的学说实则是对柏拉图爱欲观的现代修正。海德格尔正是出于反柏拉图的立场而沿着赫尔德的路径走向其后期学说。


    象征的灵知
    赫尔德历史哲学的思想基础

    胡继华 丁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跨文化研究院)

    摘要:历史哲学是18世纪欧洲思想者的发明。赫尔德历史哲学的构建首先诉诸语言学和诗学,借助语文学和神话学,以象征来呈现灵知,以灵知来启示一种具有目的论架构的普遍人性历史。赫尔德在其旅行日记中,将旅途之中汹涌的思绪凝结为“喻象”,再用“喻象”编织成现代新神话,以此将普遍世界历史构建为一套象征体系。而一种源自古代异教世界的灵知贯穿了这一象征体系。他的使命是通过灵知实现一种创造性的综合,以神话、隐喻、图画为媒介,达到思想和自由的更高统一,象征地呈现神道与人道、神圣与世俗辩证的人类普遍历史戏剧。这就是赫尔德所建构的宇宙象征体系,它以一种文化源始主义为取向,展开“史源论”和“启示录”二重向度。


    孔孟之道,在均与平
    夏震武论井田

    王锐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摘要:夏震武服膺程朱理学,深信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即在于恢复井田制。他视贫富不均为清末社会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坚持不能仅在具体政策上进行修补,而需根本改变土地分配制度。他的这种思想来源于他对于儒家政治学说的理解,即统治者的政治合法性在于以天下苍生的福祉为念,身服其劳,为人民排忧解难。犹有进者,夏震武并非率由旧章、不识天下大势的腐儒,他注意到19世纪以降社会主义运动对西方的巨大冲击,认为自己的复井田之论,也可视为全球反抗富人专政的组成部分,也是“大势之所趋”。总之,在夏震武身上,体现了儒家政治德性的闪光之处。


    乾嘉汉学与民国古史考据方法之异趋
    诠释学视野下的阮元、傅斯年“性命古训”之辩

    傅正
    (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

    摘要:考据学与其说是归纳法,倒毋宁说是诠释学。清代经学家“以经解经”的前提是六经之间存在着连贯性。而现代古史研究恰恰是要证明,六经的整体性并不存在。不特六经是几本互不相干的书,就连某经内部的经文都可能是时代累积形成的。这就要求学者重于历史文献与其所处时代之间的相互诠释,而不是经文之间的相互诠释。简言之,清代汉儒研究的是经,而现代古史研究的是历史文献。研究旨趣的不同、研究对象的异趣,也必然导致研究方法的不同。阮元的《性命古训》以及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就为比较这种不同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民国古史研究对乾嘉汉学的挑战,乃是现代历史主义原则的重要表现。



    1525年德国农民战争与近代政治革命

    文 晗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哲学系)

    摘要:对1525年农民革命战争的评价长期以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次革命战争只是一次普通的农民起义,有人则认为这是德国历史上的自发事件。本文通过对革命起因的研究,以及对革命时期相互混杂的各派思想的梳理,认为1525年农民革命战争实际上可以看作是近代政治革命的先声。这次革命中隐藏的各种因素,实际上宣告了一种新的政治思想在历史上的诞生。


    尼采的舞蹈
    重估一切价值与哲人的自我克服

    田立年
    (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在尼采看来,思想是一种舞蹈。为了获得舞蹈的轻盈,必须重估一切价值。重估价值的**在于,哲人通过自我克服而在他自己身上克服他的时代。哲人通过自我克服而在灵魂中和在文化-政治中维持生命的自然秩序,使万物舞蹈。这一思想的展开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全面、彻底重估一切价值,以便开始思想的舞蹈。其次,在时间过程中持续地重估一切价值,维持思想舞蹈的连续性,所以尼采的重估一切价值**推进了虚无主义、对语言和逻辑的怀疑主义,以及文体风格的激进化。第三,对必然不可参透和认识的“混沌”的肯定,以及基于肯定“混沌”而肯定“很多愚昧 少许理智”的灵魂秩序和文化-政治秩序。这种秩序是生命的自然秩序,位于这种秩序之顶点的哲人不是孤独高峰上的孤独舞者,而是让万物舞蹈的虚静圣人。
    目录
    专题:赫尔德与历史主义 (冯庆策划) 哲学如何变得更为普遍且造福于民 赫尔德(苗思萌 译) 绘画和音乐何者影响更大? 赫尔德(李佳欣 译) 论赫尔德的历史语言观 李 睿 《论语言的起源》中的“自然” 冯 庆 象征的灵知:赫尔德历史哲学的思想基础 胡继华、丁莉 论文 孔孟之道,在均与平:夏震武论井田 王 锐 乾嘉汉学与民国古史考据方法之异趋 傅 正 1525年德国农民战争与近代政治革命 文 晗 尼采的舞蹈 田立年 书评 沃格林是历史主义者吗? 陈建南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