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经典文本解读与教学密码 大夏书系
QQ咨询:
有路璐璐:

经典文本解读与教学密码 大夏书系

  • 作者:刘祥
  •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76002003
  • 出版日期:2020年06月01日
  • 页数:200
  • 定价:¥4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教师刘祥从“人”的视角出发,精选了孔子等六位作者、《兵车行》等二十四篇课文,从作者、主题、情感、表达等四个角度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剖析了文本解读的技巧与密码,并提出富有针对性、实操性的教学建议,助力一线教师精准把握文本,提高文本解读与教学能力。
    文章节选
    圣人本色是教师

    中学语文教科书中,七年级辑录有《〈论语〉十二章》,高中一年级辑录有《〈论语〉十二则》。其中,七年级的选文侧重于阐释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高中一年级的选文侧重于阐释修身、理想、责任、使命等相对宏观的人生价值。
    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语段时,教师在传授*基本的古汉语知识之后,还需要借助具体的语段内容,**学生和孔子进行对话,品味字里行间隐藏着的丰厚信息,使其转换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必要养分。
    和孔子对话的关键,是剥离时代政治附加在孔子身上的各种溢美辞藻,把孔子从高居庙堂之上、接受万千人朝拜的千古一圣,还原成有血有肉、有优点也有缺点的一位个性教师。“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极高评价,对于作为教师的孔子而言,不是一种崇高荣誉,而是一种捧杀。它将孔子僵化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至圣先师,也彻底割断了孔子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所应有的那份亲和与可爱。
    其实,《论语》中以教师身份出现的孔子,原本十分可爱。

    让我们先把目光转向七年级教科书中的《〈论语〉十二章》,且看其中的**章和第七章的内容——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由小学升入中学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都需要进行调整。中学生该如何对待学习呢?这两段文字就很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对待学习,孔子的主张很明确:从兴趣出发。孔子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更不逼迫着学生为了功利目标而读书。他深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为学之道,把学习兴趣的培养,作为育人的首要任务。也正因为如此,孔子才会根据自己学生的个性特长,将一干弟子分为德行、政事、言语、文学(指熟悉古代文献)四大类型。孔子督促子路、冉有这类热心政事的人积极研究治国之道,也鼓励颜回等热衷个性修为的人勤修心灵。
    孔子的学习兴趣注定是超越常人的,在常人感觉不到快乐的地方,孔子可以轻松地获取学习的快乐。比如,孔子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老先生把永不停歇地复习、实习当作学习的快乐境界来追求。我想,他自己觉得这样很快乐,也会要求他的学生这样去获取快乐。
    在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
    孔老师曾向师襄子学弹琴,学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如今您已学会弹琴了,可以弹另一首曲子了。孔老师说:我还没有掌握弹琴的技法。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您已经掌握了弹琴的技法了,可以弹另一首曲子了。孔老师说:我还没有掌握乐曲的旨趣。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您已经掌握了乐曲的旨趣,可以弹另一首曲子了。孔老师说:我还没有弄清楚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又过了一段时间,孔老师陷入沉思,表现出志向高远的样子,眺望远方,说:我大体明白作者的为人了。他面色较黑,身材高大,志向远广,使地方同归于一,除了周文王,谁还能作出这样的乐曲呢?
    孔子硬是能从乐曲中弹奏出周文王的具体形象,当然离不开他的“温故而知新”的目标追求和“学而时习之”的为学态度,但倘若没有“乐之”作支撑,还真无法解读。
    孔子还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我,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孔子强调做学问应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倡导“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自我反思精神,这些确实都值得后来者认真领悟、消化,并融入血液中。

    再看七年级教科书中的《〈论语〉十二章》中的第六章——
    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中,“一箪食”的前面,原本还有一个“贤哉回也”。教材或许是为了避免重复而把这四个字刻意删除,这实在是煞风景的行为。
    前一个“贤哉回也”的价值是什么?它是一种无法遏止的、喷薄而出的赞叹,是作为教师的孔子对*喜爱的学生的由衷欣赏。孔子评价自己的学生时,不以学生读书时的成绩论英雄,即使在学生毕业若干年后,也不以他们取得的功业成绩论英雄。孔子评价学生,有他自己的一套评价体系。在孔子的评价体系中,财富、地位永远臣服于品德。孔子永远不会以某某诸侯、某某款爷曾经听过自己的课为自豪。老先生倾心赞赏的,是颜回那样虽清贫却矢志不渝地追求理想的学生。故而,前一个“贤哉回也”的慨叹,实在是将他老人家对颜回这个学生无法掩饰的欣赏和钟爱表达得****。相比较而言,后一个“贤哉回也”则理性得多,属于由充分的事实陈述中提炼出的相对冷静的结论。
    这个语段中呈现出的评价标准,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似乎已成绝响。当下的教育中,还有多少人会为一个无权、无势、无钱的学**出这样的赞叹?我们早已习惯了宣扬自己教出了多少个考取清华、北大的学生,习惯了炫耀某某学生做了局长、厅长,某某学生成了千万、亿万富翁……更要命的是,我们还以为这样的成绩,是来自我们对学生灵魂的健康塑造,是素质教育的辉煌成果。跟孔子相比,今天的教育工作者着实应该羞愧万分。
    孔子的这种“评优”标准,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也有很好的体现。当孔子要求学生们谈谈自己的理想追求时,面对子路、冉有、公西华的“鸿鹄之志”,孔子并没有盲目欣赏,而是看到了壮志背后的性格缺陷。孔子说:“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孔子的话,用现代汉语来表达,就是先批评子路说话不知道谦虚,再批评冉有和公西华过分谦逊而缺乏自信。孔子尊重学生的理想,却不容忍学生的品德和性格缺陷。
    曾皙描绘的那幅其乐融融的理想国画面,显然比较切合孔子的理想价值诉求:“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图景,无论是理解成王道礼制之下的太平盛世景象,还是解读成步入老年之后的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独善其身的道德追求,彰显的都是内在情感与外在生活方式的高度和谐。只有在这样的生活中,个体的生命,才能体会到情感、精神、思想以及心灵的快乐,才能超越于无休止的战争之外,另外构建一份体验生活、享受生活的王道乐土。因此,孔子对曾皙的话很是赞同,不禁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用对待子路的“哂之”、对待冉有与公西华的不置可否跟对待曾皙的“喟然叹曰”形成鲜明的对照,有意无意间,将自身的价值诉求化作了学生的评价准则。
    《论语•公冶长》第26章记述了另一场有关理想追求的讨论。其中,孔子对自身理想的描述,同曾皙的追求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看作孔子对曾皙描绘的画面的理论提炼: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的志向中,“我”是一个拥有**的人格道德力量的长者。只有这样的长者,才有能力让老老少少乐意于追随在自己的身旁。曾皙描绘的图景中,也同样有这样一位长者。而这两个长者,其实又高度重合在孔子身上。试想,孔子将三千弟子聚集在自己身边,让这些学生安安心心、心悦诚服地追随自己,不正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好注释吗!

    七年级教科书《〈论语〉十二章》的第九章,辑录了这样一段话——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深悟“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真意,不但乐于向正面形象学习,而且善于从反面形象中发现人情人性的弱点,并以此作为自己的人生警戒。孔子不像后世的有些人,对于不同于自己的人或言行,总喜好采用“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手段。孔子追求的,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一点,跟高中语文课文《〈论语〉十二则》中的第四则“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异曲同工。
    作为教师,孔子还时刻注意更新自己的“桶中之水”,将自身的“业务进修”推演到了**。孔子乐意于向一切人学习,从有特长的人身上学习其特长,从无特长的人身上吸取失败的教训。孔子学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学弹琴而“未得其为人也”绝不停歇。如果没有这种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又如何能够获得多方面的成就,如何能够赢得三千弟子的信服。
    近几年,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孔子生活的时代,并没有多少可以阅读的书籍,老人家凭什么能够成为中国两千多年来*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连带着,又一个问题紧随而出:现当代的中国,各种教育教学理论著作汗牛塞屋,为什么却产生不了孔子这样的人了?
    我想,当下社会的学者们,或许并不缺乏孔子的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但却不见得具备孔子的兼容并包,更不见得能像孔子这样,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或事学习,并在学习中随时感悟出全新的意义。这,正是引导学生学习《论语》的真正价值。
    说到孔子过人的悟性,还有一个小故事:
    据说,孔子问道于老聃时,老聃只是张开嘴巴,让孔子看了看他的脱落将尽的牙齿和依旧健康红润的舌头,便闭目不再说话。返回的路上,学生们纷纷抱怨,只有孔子捻须大笑。孔子告诉学生:老聃已经将大智慧传授给我了啊。他告诉我,牙齿虽然坚硬,却经常以硬碰硬,时间长了,受到的损伤就大;舌头虽软,却在和牙齿几十年的相处中以柔克刚,没有丝毫损坏。
    我们无法考证这个故事的真伪,也无法考证老聃想要表达的意义和孔子品读出来的这种意义是否吻合。但是,孔子的解读,显然符合事理,经得起推敲。孔子就是这样,从一切学习实践中不断发现生活的新感觉、新思考,直至思想丰盈成滋养一个**两千年的“万世师表”。

    高中一年级教科书的《〈论语〉十二则》中,辑录了这样一段话——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这段文字的字面意思是说,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生活不要求安逸,做事勤勉而语言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这就可以说是喜欢学习了。
    孔子一生勤学,成语“韦编三绝”就是他勤学的*好证据。
    当勤学的孔子遇到不够勤奋的学生时,故事便产生了。当名叫宰予的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时,孔子便忍不住骂出声来——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曾经有许多学者,从各种路径上考证出孔子对宰予的这段评价并非责骂,我对这样的考证并不欣赏,我更乐意于这个句子表达的就是孔子在面对上课睡觉的学生时爆发出的一腔愤怒,只有这样,孔子才更像一位真实的老师,而不至于成为城府深于大海的圣人。
    孔子当然有充足的理由痛骂宰予。面对着“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时光,孔子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珍惜光阴,发愤学习。孔子所处的时代,还没有教育局纪检科,宰予也不会到某个行政机构投诉自己的老师,所以,孔子就痛痛快快地骂一嗓子,既骂给宰予听,也骂给其他学生听。
    当然,孔子是个重情感、有修养的人,这样的骂,《论语》中****。更多的时候,孔子对学生充满了慈爱。当听说自己的学生伯牛患了不治之症后,孔子立刻带着一干人赶过去,隔着窗户拉着伯牛的手,痛苦欲绝地发出*无助的呼号:“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失去这个人,这是天意啊!这样的人竟得了这样的病!这样的人竟得了这样的病!)可以想象,孔子当时一定是老泪横流。
    成语“招摇过市”牵连出孔子的一段“艳遇”。
    《史记•孔子世家》中,司马迁对此进行了这样的描述:“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在与美女王后南子的交往中,并没有获取践行自己政治主张的机会,反而引来了各种各样的谣言,甚至引起自己的学生对自身人品的质疑。孔子百口莫辩,只能对天发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如果我的行为不合礼、不合道,就让上天惩罚我吧!让上天惩罚我吧!)孔子这样发誓时,一定是老脸通红、青筋暴起。
    由这三件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一个至情至性的孔子。这个孔子是何等可爱!

    七年级教材《〈论语〉十二章》的第二章,摘录了孔子的学生曾参的一段语录。这段话,虽非孔子之言,却也可以看作孔子的自我反省意识在学生身上的延续——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参每天从为人、交友、学习三个方面对自身行为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扫描,目的当然是为了发现“病毒”和“漏洞”,并及时杀灭、修复之。
    曾参的观点,是对孔子价值主张的继承。《论语》中,孔子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自我反省。孔子唯恐“德之不脩,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于是终日惴惴于自身品德的修炼。肉不按规矩切割他便坚决不吃,席位不正便坚决不就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便从来没有吃饱过。这种今天看来已经严谨到可笑程度的行为背后,体现的恰恰是孔子作为老师所努力践行的“克己”精神。
    有一次,孔子不知何故而发出感慨:“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说“行周道之道的正人君子要做到三个方面,我是做不到的:仁爱的人就不会有忧虑,有智慧的人就不会迷惑,勇敢的人就无所惧”。撇开谦逊的品德不看,单从自我反省的角度审视孔子,便可发现这感慨背后孔子对自身的“高标准、严要求”。
    后世常用竹子的“未曾出土便有节,到凌云处仍虚心”来赞美那些品德高洁之士。倘若将这里的“节”故意错解为不停歇地自我总结反省,便可发现孔子的“凌云”高度,正在于这不间断的自我省察。人生其实就是这样,总盯着自己的光彩一面,就会被光彩花了眼,进而丧失了客观看待世界的本领。只有学会从各个角度反思自我,才能正视优点和缺陷,为自己找到合理的定位。

    七年级教材《〈论语〉十二章》的**章的后半部分,孔子强调了“人不知而不愠”的豁达品性。无论是面对学生的不理解,还是世人的冷嘲热讽,孔子始终坚持的是“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的人生追求。孔子坚守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的达观品性,将伯夷、叔齐一类“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上古高士视作自己的人生导师,在数十年的追求路上,始终以一颗坦然的心,迎接着八面风雨,成就着自身修为。
    孔子当然也需要他人的认同和接纳,这是人之常情。孔子更深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的道理。因此,孔子在面对不理解时,除非事关公正和人品,便不会脸红脖子粗地争辩,更不会恼羞成怒,拔刀相向。
    有一个问题孔子看得特别透彻。当子贡向孔子请教“乡人皆好之,何如”和“乡人皆恶之,何如”时,孔子立刻以“未可也”做出态度明确的回答。孔子认为,无论是乡亲们都喜欢他,还是乡亲们都讨厌他,都不是值得追求的为人目标。正确的目标应该是“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想来,孔子也正是因为明了他人评价中的主观随意性,才会对种种的“不知”坦然一笑。
    上述六方面的内容,支撑起的是鲜活的人。这种建立在“人”的品行基础上的孔子形象,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万世高标。中学生们学习《论语》,也正应该从课文的一则则选文中,读出孔子的这些可爱,并以其作为自身成长的养分。如此,才对得起孔子,对得起传承了两千余年的这份文化。当然,要达成这样的学习目标,需要教师首先能够真正读懂孔子。
    目录
    密码一 作者:有血有肉的“这一个” 圣人本色是教师 / 3 像庄子一样逍遥游 / 12 司马迁的潜意识 / 19 柳宗元的牢骚怪话 / 25 苏轼诗文中的禅意人生 / 32 侠骨丹心辛稼轩 / 41 密码二 主题:不一样的意义认知 《兵车行》:悲伤着你的悲伤 / 49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何处觅豪情 / 57 《蝶恋花》:帘幕后的那一个“我” / 64 《定风波》:得大境界者有大人生 / 69 《扬州慢》:一“自”立魂,神韵尽出 / 74 《苏幕遮》:此景果真有深意 / 78 《临江仙》:失意人生的价值转型 / 82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悲情盛妆”折射出了什么 / 88 密码三 情感:基于“人”的立场 明明白白我的心 ——《赤壁赋》中的人生密码 / 93 溢美,为了理想和道义 ——《寄欧阳舍人书》写作目的探微 / 99 在毁灭中建构真正的悲悯 ——解读《祝福》中的三种死亡 / 106 识“渐”、守恒与正心 ——丰子恺《渐》主题意蕴探微 / 111 做一个真实而有价值的人 ——我读《人生的境界》 / 116 民俗背后的生存哲学 ——《北京的春节》主题意义浅析 / 121 给热爱搭建一副支架 ——刘白羽《长江三日》创作意旨解读 / 126 从没有无法抵达的港口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主题解读 / 131 密码四 表达:别有神韵的章法结构 由《离骚(节选)》看古典诗歌的抒情手法 / 141 由《阿房宫赋》看“赋”的铺陈夸张 / 146 其实我懂你的心 ——《踏莎行•候馆梅残》抒情方式解析 / 151 史家笔法,智者情怀 ——《为了忘却的记念》写法解析 / 157 巧用对立,彰显意义 ——简评《拿来主义》中的三组对立概念 / 164 从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 ——《雷雨(节选)》中的戏剧冲突 / 169 每一道斑纹,都有存在的理由 ——周晓枫散文《斑纹》赏析与解读 / 177 爱,就是灵魂的倾诉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抒情方式赏析 / 181 后 记 / 187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