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文试读] 没有家的哈克 我这次旅行计划从波士顿出发,向东部去到华盛顿,然后从南部的亚特兰大离开,经过新奥尔良、圣安东尼奥向西,游览过洛杉矶、旧金山之后从西海岸回到日本。 这样的行程计划刚好是以美国**为圆心,画了一个巨大的半圆,*后仿佛要靠着离心力的作用回到日本。 本来一切都顺利地按照计划进行着,但是当我到达圣菲时,一种不可思议的向心力在我身上发生了作用。 九十度经线纵向穿过美国大陆,这条经线正是密西西比河。来到美洲大陆的移民们曾经在东海岸登陆后,走到这条河流面前后停住了脚步。以密西西比河为境,东西两边的地形、植物和生态都有着惊人的区别,甚至连印第安原住民的文化也完全不同。就算到了现在,我在旅行的途中都能感受到这种区别,西部有辽阔的草原和寸草不生的沙漠,这些都是美国东部看不到的景色。 密西西比河发源于美国与加拿大交界处的湖沼地带,顺着西经九十度经线流过整个美国后从新奥尔良进入大海,途中会与发源于落基山脉的密苏里河汇合。两条河流的汇合点在圣路易斯,这座城市差不多位于美国的**。 圣路易斯曾经是从东部前往西部时的物资补给基地。好几条支流成为了通往西部的水路,很多铁路和街道也会以圣路易斯为起点向西延伸。 当然,这里曾经是皮毛和枪支的交易所,经济繁荣昌盛,如今这两项产品的交易依然是圣路易斯的核心作用。 圣菲是新墨西哥州的州府,由过去的墨西哥人建成。圣路易斯与圣菲之间至今还保留着过去商队曾经走过的道路。这条道路上的铁道已经开通了一百年之久,如今依然又车厢上写着SANTA FE几个大字的货车在美国各处来回穿梭。 说句题外话,我在圣菲的一家墨西哥菜的餐厅里看到了全世界都很流行的魔方。我曾经写过一首魔方的“组合歌”,有自信按照那首歌拼好魔方,于是在店里挑战了一番。结果出门旅行的我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其中的一段歌词了,那首歌明明是我自己写的。 刚才提到作用在我身上的向心力其实是马克·吐温的吸引力。我小时候看过米基·鲁尼扮演的电影版哈克贝利·费恩之后,电影中没有家,生活在在密西西比河边的哈克就成了我心中美国的象征。 我不能在看到他的故乡前回到日本。 女王陛下的生日 有人告诉我说KLM(荷兰航空)的K是指国王(king),因为荷兰是女王陛下的**。准确来说,KLM是王国航空公司,Koninklijke Luchtvaart Maatschappij的简称。 荷兰的女王节是女王陛下的生日。现任女王陛下确切��日日期是1月30日,但考虑到那时是冬天,天气寒冷,庆祝的气氛不够热烈,所以继续沿用了前一任朱莉安娜女王的生日4月30日作为女王节。荷兰**宫殿位于阿姆斯特丹以东三十多公里的苏斯特代克。每到女王节,皇宫的广场上都会铺满鲜花,呈现出荷兰独有的气氛。 某年4月30日,我刚巧住在阿姆斯特丹的大仓酒店。那天全城上下一片热闹景象,我出门参观,经历了一场有趣的体验。 那天我走到大街上,刚拐过转角就觉得气氛不同往常。阿姆斯特丹城面积**不小,竟然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跳蚤市场。这**,所有人都不需要许可证就可以在街上开店。 我本来以为只有市**有自由市场,谁知刚转了一个街角就看到路边有几个孩子,一本正经地摆出了自己的小店铺。因为所有人都可以开店,那么小孩子卖东西也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好像想要卖掉玩具帆船、人偶,看过的漫画书和西部剧套装光盘一类的东西。看店的是妹妹,哥哥麻利地摆出了要卖掉的商品。 他们旁边的孩子在卖画好的画,那些画看起来像是学校的作业。若是有眼光独到的画商的话,这可是一个**的购买机会,能够以极低的价格买到未来梵高小时候的画作。我想起看过的一张照片,上面有一个孩子在卖自己画的蜡笔画,当时的我既佩服又惊讶。现在想想,那张照片大概就是在女王节上抓拍的吧。 跳蚤市场上还有不知道用在什么地方,看上去像厨具的神奇工具,旧自行车,东南亚民间工艺品等。不光外行人,也有真正的商人在开店售货。市场上有廉价的服装和磁带大甩卖,堆积如山的橙子和土豆,还有可乐、棉花糖和荷兰特有的薄饼。甚至还有人把车停在市营电车的**地带开店,一眼看去有些混乱,仔细观察才发现市场里又存在着某种无形的秩序,本应无法通行的市营电车和出租车在市场中自在地来回穿梭。 到处都有临时搭建的舞台,播放着震耳欲聋的音乐。但一夜之后,街上的垃圾一扫而空,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这座城市迎来了5月1日的早晨。 圣胡安节 我上次来巴塞罗那已经是23年前了。熟悉的海港焕然一新,只有广场正中的哥伦布像还是我记忆中的样子。 当时巴塞罗那还在弗朗哥的独裁下。1975年,受尽批判的强权政治随着弗朗哥的去世结束。我正好在那时开始了法国之旅,听说西班牙因为弗朗哥的死而政权不稳,于是放弃了去西班牙的想法。 这次来到巴塞罗那,出版社的人先带我去了议事堂。议事堂正门口有白底红条的加泰罗尼亚旗和西班牙**随风飘扬。穿过玄关就能看到西班牙特色的中庭,有喷泉和消灭恶龙的圣人雕像,庭院中绿树成荫一派静谧景色。穿过庭院就是会场,会场中铺着红毯,一排黑檀木椅子显得庄严肃穆。一位素不相识的人与我握手,手掌的力量中传达了他们的骄傲。被禁的加泰罗尼亚语解禁第二天,加泰罗尼亚语书就堂而皇之地摆在书店中了。这里的人在提到加泰罗尼亚时眼中闪烁着光彩,面色红润。我这时才明白他们向我们这些游客展示议事堂的心情。该说是独立精神吧,在这里,加泰罗尼亚似乎比西班牙更重要。 这里的人们对我说“今天(6月24日)是圣胡安节,看过之后再走吧”。圣胡安似乎就是圣约翰。我查过资料后得知他是加利利渔夫西庇太和妻子莎乐美的儿子,雅各的弟弟。莎乐美是耶稣的母亲玛利亚的妹妹,所以圣胡安与耶稣是表兄弟。圣胡安是十二使徒之一,不过圣人的系谱有各种不同的解释,我并不太了解。 那天从中午开始,城市各个角落都响起了鞭炮声,烟花店生意兴隆。到了晚上,在城里一处宽阔的十字路口燃起大火,场面壮观,像着火一样。人们把旧椅子、空箱子和杂志扔进火中。这是一种生活智慧,意味着要趁这个晚上把不要的东西扔掉。 夜深了,我被带到加泰罗尼亚美术馆前的广场上,人群渐渐集中在这里,广场上人山人海。凌晨12点整,周围所有照明全部熄灭,以此为信号,烟花绽放在高高的天空中。烟花仿佛子弹一样撕裂了整个天空,绽放出一万朵花之后又消失在空中。每当一朵烟花升空,人群中就会发出一声惊呼。烟花的盛宴仿佛没有尽头,与其说这是圣胡安节的表演,在我看来倒更像是寄托了加泰罗尼亚人愿望的狼烟。 《即兴诗人》 在我看来,罗马除了斗兽场,*显眼的建筑当属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纪念堂。雄伟的建筑闪烁着洁白的光辉,远远就能望见,又不像其他建筑那般古老。它是意大利统一后首任国王的纪念堂,于1885年落成,至今已有一百多年,若说它是近代建筑,未免太过草率。相比罗马其他的古老建筑建筑,纪念堂可以说相当年轻。罗马城是一座古都,从古至今不断被修复,却不过从未推倒重建。 爬上斜坡,绕道纪念堂背面,卡比托利欧山上竟然有一座视野**的观景台,可以将古代罗马遗址古罗马广场的景色尽收眼底。我在卡比托利欧山徘徊许久,终于找到这里,画下了这幅写生。 右边是帕拉蒂尼山,远处可以看到斗兽场,凯旋门近在眼前。古罗马广场的入口在左边,门票很便宜,进入后可以亲手触碰倒塌的建筑和柱子的残骸,石子小路,历史悠久的石头和缠绕其上的常春藤。我本以为这里是古代遗迹,所以城市规划时特意避开了这里,后来听说这片遗迹是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时才被发掘出来的。 我脑中浮现出曾经读过的堀田善卫的散文,里面有一段文字让我印象深刻,大意是“站在这片遗迹上,从古代到现代之间的时间全部消失,我仿佛置身于古罗马时代。” 我很容易受人影响,这段文字在我身上立即见效。用数学上的拓扑学来解释,就是“只考虑(时间和空间的)位置关系,不考虑相互之间的距离和时间长短”。 例如,就算将斗兽场仔细分解后移建到东京后乐园附近,它也只是斗兽场的空壳子;它原本所在的罗马遗址就算空空如也,依然是真正的斗兽场。这就是我所重视的感受。 对我来说,森鸥外翻译的安徒生《即兴诗人》是一本非常重要的书。故事从罗马开始,里面自然提到了斗兽场。大家来意大利之前一定要读一读,旅行的乐趣**会成倍增加。 书中有一个场景,故事的主人公安东尼奥(他当时还是孩子,成了孤儿)就要被佩波舅舅的乞丐朋友带走时,逃进斗兽场,在里面迷了路。此时,月亮升起。书中这样描写斗兽场:“横倒在地的圆柱和大理石残片中间的杂草上,躺着几头牛,另有一匹骡子在吃草,这种景象多少给了我一些安慰。这里存在着不会伤害我的有生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