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感悟思辨逻辑——从数学到儒学的公理化诠释
QQ咨询:
有路璐璐:

感悟思辨逻辑——从数学到儒学的公理化诠释

  • 作者:甘筱青
  •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8065825
  • 出版日期:2020年10月01日
  • 页数:288
  • 定价:¥99.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用公理化的方法诠释先秦儒学,是以基本假设、定义、公理为要素,推导证明众多蕴含在先秦儒学中的客观命题,凸显它的逻辑体系,从而为理性地诠释《论语》提供一条新的解读途径,便于东西方人士超越不同文化语境的局限,共同地用系统和理性的方式理解和准确地把握孔子思想。同时,作为科普书籍,本书力图引导高校学生与青少年,通过“科学发现”之旅获得理性知识、提高人文素质、弘扬科学精神。
    文章节选
    在数学的持续发展中不断完善的公理化方法,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范式,已经堪称经典。它运用于人文学科,虽然表面看上去不像运用于自然学科那样贴切,但两者同样都有内在的规律,都可以去感悟与提炼其辨证与逻辑及演绎推理。将公理化方法运用于中华文化经典的研究,可以较好地做到“学”与“思”的结合。传统的“我注六经”,难免跟在经典后面亦步亦趋;而“六经注我”,又难免过于偏重主观体验。公理化方法用较为清晰的定义、基本假设、公理及其推导并证明的系列命题,梳理出中华经典内含的逻辑关系和思想体系。“学”得到位,“思”得深入,才能做到在“学”与“思”的良性互动中获益匪浅,避免陷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困境。如果我们的大学生,我们的文化人,都善于运用公理化方法,边学边思,就会很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好处,把握传统文化的**基因。
    如果从数学到儒学“跨界”研究的视野,从引导青年学生“中西融合、文理渗透”学习理念的角度,甘筱青教授及其学术团队开展的“先秦儒学的公理化诠释”研究,确实可称为一次“科学发现之旅”。
    目录
    目录 引论从数学到儒学的发现之旅/ 1 第1章文明之光——欧几里德几何与公理化方法及其演进/ 13 第1节古希腊文明及其数学的发展/ 14 第二节欧几里德名著《几何原本》及其影响/ 19 第三节公理化方法的优势、不足及其完善/ 28 第四节如何看待哥德尔的不完备性定理/ 32 第五节数学文化与公理化方法/ 35 第二章奠基儒学——《论语》的公理化诠释/ 41 第1节《论语》研究概述及创新性研究的意义/ 42 第二节儒家思想的文化特性及其成因/ 46 第三节对《论语》开展公理化诠释的系统建构/ 50 第四节《〈论语〉的公理化诠释》中的定义、基本假设与公理/ 54 第五节《〈论语〉的公理化诠释》中的命题及证明举例/ 64 第三章承前启后——《孟子》的公理化诠释/ 79 第1节《孟子》的研究概述及创新性研究的意义/ 80 第二节从孔子到孟子的思想演进——孔孟之道/ 81 第三节对《孟子》开展公理化诠释的系统建构/ 85 第四节《〈孟子〉的公理化诠释》中的定义、基本假设与公理/ 88 第五节《〈孟子〉的公理化诠释》中的命题及证明举例/ 98 第四章博集大成——《荀子》的公理化诠释/ 115 第1节《荀子》的研究概述及创新性研究的意义/ 116 第二节从孔孟到荀子的思想演进与先秦儒学的发展脉络/ 120 第三节对《荀子》开展公理化诠释的系统建构/ 126 第四节《〈荀子〉的公理化诠释》中的定义、基本假设与公理/ 128 第五节《〈荀子〉的公理化诠释》中的命题及证明举例/ 142 第五章感悟哲理——“先秦儒学的公理化诠释��之评析与传播/ 159 第1节对于先秦儒学开展公理化诠释的启思/ 160 第二节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先秦儒学的公理化诠释”的评析/ 169 第三节“先秦儒学公理化诠释”的海内外传播及其影响/ 180 第六章圆梦中华——公理化思维与强国之道的文化自信/ 187 第1节近现代世界大国的特征及其兴衰/ 188 第二节从世界大国成为世界强国的充分必要条件/ 193 第三节从公理化思维看民间道德传承/ 200 第四节中国强国进程中的文化自信/ 207 主要参考文献/ 212 后记/ 221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