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自身特色使然,相对于传统雕塑艺术创作,公共艺术对环境的归属性更强甚至与环境不可分割。针对不同的环境特征,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公共艺术在尺度上、形态上都产生了显著的分化,类型特征日渐鲜明。从环境入手,有助于抓住公共艺术的精髓,打破传统上认识公共艺术的类型学局限。八种特定环境分别是公园、广场、步行街、大学校园、滨水、建筑内外、地铁空间和公路沿线。这些环境类型中,公园、广场、建筑内外在与艺术结合方面历史悠久,新兴公共艺术在其中体现出对传统雕塑景观的继承与创新,同时又有功能上的拓展;步行街、地铁空间等环境类型自身就是新商业形态和新交通方式的产物,因此更早认识到了公共空间艺术创作的意义。总体而言,上述八种特定环境基本包含公共艺术主要存在的环境,并且能够概括当前公共艺术主要受众的生活与工作区域。
本书主要针对八种公共艺术**依托的特定环境展开。每一章的内容都包括该环境类型中公共艺术与空间形态或人文内涵互动的历史沿革,并根据时间脉络梳理每个年代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案例,以发现其演进规律。对2010年以后公共艺术的案例分析是研究**,分析要素包括落成时间、地点等信息,委托方意愿,作者风格,设计意图,设计及施工过程,与环境的关系,完工后的评价与社会效果。在标题和目录中,一般标注城市和作品名。少数案例城市不够**或不在城市中(比如在滨水地段),就介绍**名。每一章都高度重视对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启迪,因此都会单独分析中国此类环境类型公共艺术的一个案例,指出与国际潮流趋势同步、*越的可喜势头,或有待完善之处,以及某些方面的中国特色。
每一章都力求在案例分析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此环境类型公共艺术现在已经呈现出来,并且将延续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本书还以“广场公共艺术”为例,通过对一系列新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广场公共艺术越发注重通过设计手段创新来节省空间,以不阻碍交通流线、完善广场功能的趋势。首先是采用二维剪影等平时适用于步行街的设计方法,以有效节省使用空间,这一点在得梅因市《克鲁索的伞》的案例中体现得格外明显;其次是架空,几乎完全不占用广场空间,这需要将公共艺术与建筑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芝加哥《火烈鸟》的案例是这方面的代表;后是走向临时化,在有限的空间内轮换或暂时性地陈设公共艺术作品,使它们介于*久性和临时性之间,既保证了艺术的推陈出新,也避免了空间不足的问题。与此同时,广场公共艺术在发展中也深深受到技术进步的推动,具体表现为数字化设计、声控、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广泛采用。数字化设计与一体化施工助推了很多难度大、非线性的作品形态的出现,提高了施工的精度并降低了成本;声控与其他技术的成熟使公共艺术与公众的互动达到了新的水平。
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每一章后一节都会设置延展阅读、开放性探讨和创意训练三个模块,突出**公共艺术设计师的生平、相关技术问题等,并通过开放式讨论议题鼓励学生自由探索与开放式讨论,创意训练安排了一份有代表性的学生的作业。
创
本书为天津市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精品课“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的配套教材,同时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十三五”规划教材《公共艺术设计——八种特定环境公共艺术设计》互为搭配,前者注重知识传授、开放讨论,后者重视实训操作和动手环节,两者组合运用能够更好地满足国内高等院校建筑、规划、环境设计、公共艺术等专业的需求,同时也满足“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和“全球公共艺术设计前沿”两门课程在中国大学慕课、超星尔雅和智慧树三家国内主流平台公开课数万名学习者的需求,顺应教学信息化的大趋势。
经实践反馈,基于特定环境的公共艺术设计教学成功地将公共艺术设计技能与建筑设计、城乡规划设计、室内外环境设计、家具陈设设计等专业技能有机地结合,抓住社会需求,帮助学习者掌握正确的环境调研方法,成功地达到了训练目的。从长远来看,随着公共艺术成为设计学下的新专业,基于特定环境的公共艺术设计教学必将为中国公共艺术建设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从而达到美化城市环境,培育社会艺术氛围,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