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刺桐宋韵:南外宗赵氏与泉州
QQ咨询:
有路璐璐:

刺桐宋韵:南外宗赵氏与泉州

  • 作者:黄伟
  •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9606374
  • 出版日期:2020年03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42.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泉州,这片土地留下了太多历史的印记。从石器、青铜时期越人捕猎纺织,留存下来的陶器和青铜器;到六朝隋唐时期中原汉人南迁此地生活定居,保存至今的砖室墓葬和其中大量精美的随葬品;再到宋元时期,留存的反映多元文化和海外交通的历史建筑和石刻;还是明清时期大量的红砖民居建筑、宗祠宫庙、窑址遗迹;抑或是近代以来的洋楼、沿街骑楼、中西合璧式红砖建筑。这些存留至今的文物,无不在述说着,泉州悠久且辉煌的历史。
    文章节选
    泉州因地处中国东南沿海,远离黄河与长江流域,处于华夏文明的边缘地带,很长一段时间内其社会发展程度不仅远低于中原地区,甚至还不及闽北和闽东地区。唐代泉州只不过是一个平凡的沿海港口城市,但南宋时泉州却进入黄金时代,所谓“温陵大藩,民繁事伙,蛮舶萃聚,财货浩穰。”在泉州这个重大转变的过程中,宋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宋朝的重商主义政策和长期和平的环境造就泉州的繁荣,使其成为与广州并驾齐驱的重要城市。在文化上,泉州也异军突起,成为文化昌盛之地。一、筚路蓝缕——宋代之前的泉州。
    1. 早期开发
    在中原地区进入**成熟阶段的商周时代,泉州地区就已经在永春县东部和中部、惠安县西部、洛江区中南部、丰泽区西北部、泉港区西部发现大量人类定居的遗址。遗址的分布呈现由晋江中下游地区向周边辐射的态势,特别集中于主干流和带有较大支流的小盆地或较宽河谷地形的丘陵阶地和台地上。在这些遗址内发现大量泥质陶、夹砂粗陶、细砂陶、釉陶等陶器制品,包括石锛、石斧、石锤、石凿、石镞等在内的石器制品以及青铜器、原始瓷。由于当时的气温比今时高,为热带季风气候区,促使当时泉州农业生产的萌芽、发展。永春五里街出土的印纹陶大瓮,瓮内壁上多处印有明显的粟粒痕和稻蒿痕。南安丰州狮子山遗址探沟的断面发现稻草壳的痕迹。可以证明,当时有种植水稻。“从陶器的形制,容量的增大,以及壶、杯等盛酒器皿的出现,可以推测当时农业生产发展已有剩余粮食出现并可以用来酿酒。农业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但青铜工具逐渐开始用于农业生产,这也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标志之一。”在建筑方面,已发现的居住建筑遗迹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南安丰州狮子山遗址发现的石砌建筑基址,另一种是惠安音楼山遗址发现的由柱洞所构成的可能属于干栏式建筑。从上述发现可以看出,泉州部分先民已经能过上稳定的居住生活。随着秦汉时期,闽地纳入中原王朝管辖范围内,泉州先民进一步与中原文化接触。秦至汉武帝统治中期,由于中原王朝的精力主要在于养精蓄锐和对付北方的匈奴,对于闽地则采用册封其王,定期收取贡赋的羁縻统治形式。直至汉武帝后期,因闽地叛乱,汉军才大举进攻。“元鼎六年(公元前111 年)秋,馀善闻楼船请诛之,汉兵临境,且往,乃遂反……馀善刻‘武帝’玺自立,诈其民,为妄言。天子遣横梅将军韩说出句章,浮海从东方往;楼船将军杨仆出武林;中尉王温舒出梅岭;越侯为戈船、下濑将军,出若邪、白沙……遂惧杀馀善,以其众降横海将军……于是天子曰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覆。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 征服之后,由于福建境内大部分地区气候湿热多雨、森林植被茂密、山脉连绵,不适合来自中原士民驻扎屯垦,但又为防止闽越作乱,故汉武帝采用“将其民徙处江淮间” 的政策,《汉书》云:“东越余善反汉,杀二千户,被迁四万人。”但也“有遁逃山谷��” ,并且“后复立冶县,属会稽南部都尉” ,这说明汉武帝征服闽越后,还是有闽越人居住的。
    目录
    前 言… ………………………………………………………………………… 1
    温陵大藩… ……………………………………………………………………… 1
    一、筚路蓝缕——宋代之前的泉州… ……………………………… 1
    二、社会经济的发展… ……………………………………………… 8
    三、文化教育的进步… …………………………………………… 19
    四、对外交流的密切… …………………………………………… 24
    天潢贵胄… …………………………………………………………………… 33
    一、南迁之因… …………………………………………………… 34
    二、宗室与泉州… ………………………………………………… 41
    三、元代的赵氏宗族… …………………………………………… 54
    四、明清时期的宗族… …………………………………………… 58
    幼帝驻泉… …………………………………………………………………… 66
    一、宋朝之败… …………………………………………………… 66
    二、驻跸泉州… …………………………………………………… 74
    三、殿前司左翼军降元… ………………………………………… 82
    四、民间起义… …………………………………………………… 90
    日月太保… …………………………………………………………………… 97
    一、信仰产生的背景… …………………………………………… 97
    二、信仰的传播… ………………………………………………… 101
    三、信仰的现状… ………………………………………………… 106
    四、信仰宫庙… …………………………………………………… 109
    宗室文物… …………………………………………………………………… 120
    一、石刻… ………………………………………………………… 120
    二、遗址… ………………………………………………………… 128
    三、墓葬… ………………………………………………………… 128
    四、墓志铭… ……………………………………………………… 129
    附录一:宋十八帝世系表……………………………………………… 135
    附录二:宋代年号……………………………………………………… 136
    附录三:泉州宋代乡、里区划………………………………………… 138
    附录四:泉州宋至清代地震记录……………………………………… 142
    附录五:泉州铺境……………………………………………………… 147
    后 记…………………………………………………………………… 149
    编辑推荐语
    本书是**本较为系统介绍南外宗赵氏在泉州发展繁衍的书籍,包括南外宗在泉州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历史记载,还收集南宋幼帝(端宗、帝昺)在泉州的史实与传说以及对以幼帝为崇拜对象的“日月太保”信仰进行较为深入的介绍。通过对南外宗和南宋幼帝的泉州情缘,也折射了泉州从南宋至清代的发展起伏,为广大读者深入了解南外宗的历史及其与泉州的关系,有着较为重要的价值。 笔者在2018年撰写一篇关于泉州南外宗室的论文,在具体撰写与整理资料的过程中,还发掘出泉州与南外宗室的关系远远不局限在宋代。这些宗室成员在泉州繁衍生息下来,形成一大族。笔者参考大量资料文献,笔法风趣,写作翔实、考究,为读者展开一幅栩栩如生的历史长河的画卷。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