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华年锦瑟谁与度——杨雨讲诗歌里的爱与情
QQ咨询:
有路璐璐:

华年锦瑟谁与度——杨雨讲诗歌里的爱与情

  • 作者:杨雨
  • 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社
  • ISBN:9787101143645
  • 出版日期:2020年02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3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依作者在**电视台《百家讲坛》所做讲座的讲稿整理润色而成。 爱情以其纯洁和神圣,让诗人着迷,让世俗痴狂,所以描述爱情的诗歌,往往是动人而又z能反映人性的。古典诗词中对诸如游子思妇、青年男女热恋、婚姻破裂、妇女被弃等爱与情,都有真实、精彩的描写,活跃在诗中的男女各色人物的形象也极为鲜活而生动。央视《百家讲坛》z受观众喜爱的美女主讲人杨雨教授以女性的细腻,从独特的视角,倾情讲述中国古代z美的爱情诗,以华丽的文字、朴素的情怀,在beyond现实与空间的美妙境界里,让读者深切感受古代爱情诗里的爱恨情仇。
    文章节选
    导语 既曾相见,又为何不让我们相恋? 既曾相恋,又为何不让我们相伴? 既曾相伴,又为何不让我们相守? 既曾相守,又为何让我们注定相欠? 或许,世上有一种爱情,就叫做白居易和湘灵的爱情: 你许我一生等待,我还你一世相思。 潜离暗别无后期 ——白居易和湘灵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六月三日凌晨,一件震惊朝野的事情发生了—当朝宰相武元衡正准备去上早朝,刚刚走出他住的靖安坊东门,这个时候天还没有完全亮,忽然暗中一支利箭射来,直刺武元衡的肩膀,接着贼人又从黑暗中冲过来,挥刀砍上他的大腿。武元衡的随从与贼人一番格斗之后,根本就不是贼人的对手,一个个吓得只顾自己逃命。武元衡被杀害,首级也被贼人割走。 同**,御史中丞裴度从通化里住所出来时也被贼人袭击,一箭刺中脑袋,跌下马来。万幸的是,当天裴度头戴一顶毡帽,为他挡了一箭,因此没有伤到致命的地方。他的贴身仆人王义舍命抱��贼人不放,大呼救命,贼人只好一刀砍下王义的胳膊脱身而逃。 “刺客”不但刺杀了堂堂宰相,还随后寄出“公开信”扬言:“毋急捕我,我先杀汝。”气焰嚣张至极。 原来,因为唐宪宗支持宰相武元衡主持武力削藩,引起藩镇的巨大恐慌,刺客便是由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派出,意图以此阻止朝廷的削藩行动。 来势汹汹的贼人让朝野上下人心惶惶,震怖不安,朝臣们战战兢兢不敢上朝,连卫士们都不敢大张旗鼓地搜捕。这时,时任太子左赞善大夫的白居易**个站出来上书唐宪宗,强烈要求搜捕贼人,一血国耻。唐宪宗虽然反应及时,果断下诏展开大规模搜捕,但当时的执政者却认为白居易作为一名东宫属官,在宰相、谏官、御史等都还没有上书的情况下,越职言事,干涉朝政,管了不归他管的事,简直是狗拿耗子,应该予以惩罚。紧接着,朝堂上又有素来对白居易不满的人,以“不孝”罪名落井下石,说白居易“言既浮华,行不可用”(《唐才子传》),贬为江州司马。这是白居易仕途上遭遇的**次重创。忧国忧民、锐意进取的白居易,情绪一度跌入绝望的谷底,他甚至有了“心化为灰”(《自诲》)的哀叹。 元和十年初冬,白居易抵达江州(今江西九江)贬所。令他颇感意外和欣慰的是,他的顶头上司江州刺史崔能竟然亲自率领属吏出郭郊迎,可见白居易尽管在朝廷遭受了不白之冤,然而他的诗名与贤名早已遍传天下,连地方长官也对他倍加尊重。 公道自在人心,本来万念俱灰地来到江州的白居易,在地方官的厚待下,在江州秀美山水和淳朴的风土人情的抚慰下,他在江州的贬谪生涯其实并不那么难过。因为远离了朝政**,他也得以怀着从容的心态整理自己历年的诗作,并且也迎来了他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潮。**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就创作于贬谪江州期间,与他早年所作的《长恨歌》并列,堪称白居易诗集中熠熠生辉的“双璧”。 不过,与《琵琶行》获得的巨大声誉相比,同样在江州时期创作的《感情》诗,似乎要默默无闻得多。《琵琶行》的灵感来源于一次意外的偶遇,《感情》却是隐藏在白居易心中多年,是那种从来不需要刻意想起、却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刻骨深情。 当然,既然是隐藏多年的深情,那么这种深情的爆发当然也需要一次意外的触动——这次触动发生在元和十二年(817)夏季的**。 江南漫长的梅雨季节刚刚结束——江南梅子成熟变黄的时节,常常阴雨连绵,称为“梅雨”,也称“黄梅雨”,大多发生在六七月间。梅雨季节,气温往往比较高,空气中湿度很大,衣物、棉被等纺织品容易受潮发霉,因此梅雨又称“霉雨”。长江流域的居民,都有霉雨之后在太阳下晾晒衣物、通风防霉的习惯。旧时风俗,七月七日便是家家户户晾晒衣物、书籍的日子,也有的地方将六月六日定为“晒霉日”,据说这样可以防虫蛀、防受潮。 这是白居易被贬江州的第三年。江州司马是一个闲职,并没有太多实际工作要做,白居易的日常生活多是读书、写作和旅游。因此这年的梅雨季节,白居易也有足够的空闲亲自在院子里翻晒衣物和书籍。本来这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白居易偏偏在一大堆衣物故旧中,赫然发现了一样令他百感交集的东西——一双旧鞋子。 鞋子虽然已经很旧了,鞋面的颜色早已黯淡发黄,但透过暗黄的颜色,还是可以看出鞋子的质地非常讲究:鞋面是用精致细腻的锦缎缝制而成,连鞋里都绣上了精美的花纹,即便年代久远,透过细密的针脚,仍然不难看出缝制者的精心与手艺的精巧。 原本怀着闲暇心情翻晒衣物的白居易,当他的目光停留在这双旧鞋子时,心情突然变得如同翻滚的波涛,再也不能平复下来。这双旧鞋子仿佛有一种巨大的魔力,牢牢地锁住了他的目光,以至于他不由得怔怔地捧着这双鞋子,好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 正在白居易发呆的时候,他的夫人杨氏又抱着一堆衣物出来,一眼看到丈夫失魂落魄的样子,觉得很奇怪。杨夫人只好唤了几声:“夫君,你怎么了?好好地发什么呆啊?” 白居易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条件反射似地把手上的鞋子放下,接过夫人手中的衣物,继续“装模作样”地翻晒起来。夫人狐疑地看看他,又看看那双貌似没什么特别的旧鞋子,并没有刨根究底追问下去,只是交代了一句:“今天阳光这么好,我去把阿罗也抱出来透透气吧。”说着又走回里屋去抱阿罗了——阿罗是白居易和杨夫人的女儿,一年前刚刚出生,四十六岁的白居易膝下唯此一女,自然是被夫妻俩视为掌上明珠。 白居易心不在焉地答应了一声,他的心思早已飞得很远很远——此时此刻,那双旧鞋子引起的“翻江倒海”并未平息,深藏心底的一种特别情愫正在汹涌泛起——那是他隐藏心中多年的刻骨深情。没想到,一次普普通通的“晒霉”,却意外地触动了白居易内心深情的爆发,一首情真意切的《感情》诗在他的脑海里酝酿发酵:
    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自吾谪江郡,漂荡三千里。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今朝一惆怅,反复看未已。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况经梅雨来,色黯花草死。
    在院子里“晒霉”的诗人,忽然看到了他从故乡带来的一双旧鞋子。鞋子本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特别的是,送这双鞋子给白居易的那个人。“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这才是让白居易失魂落魄的关键:原来鞋子是过去的邻居送的。这可不是一般的邻居,不是邻家大婶、邻家大妈、邻家大叔、邻家大爷,而是“东邻婵娟子”——是一位亭亭玉立的美少女呢。 那么,这位美少女是谁呢? 这就是白居易一辈子念念不忘的初恋情人——湘灵。湘灵是否是这位少女的真名不得而知,但白居易诗中提到她的时候,就是以“湘灵”称呼她的。 “湘灵”本是一个有着美好寓意的名字,原意是湘水之神,早在屈原的《远游》中就写到过这样的句子:“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湘灵鼓瑟由此成为一个美好的意象,白居易用这个美丽的名字来代指他心目中难忘的初恋情人,而特意隐去恋人的真名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自吾谪江郡,漂荡三千里”,白居易从长安被贬谪到江州,漫漫长路,风雨飘摇,多少贵重的东西可能都无法随身携带,偏偏这双极不起眼的旧鞋子,却一直被他带在身边。再远的路,再颠沛流离的生活,他都舍不得丢弃,“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他之所以对这双旧鞋子情有独钟,只是因为他与送鞋子的人,经历过一分深挚与绵长的情意,他舍不得丢掉的并不是一双不值钱的旧鞋子,而是他与湘灵守望一生的爱情。 “况经梅雨来,色黯花草死”,两句诗可谓一语双关,既是写实,又有暗喻:梅雨季节过后,花草凋零殆尽,是一种自然景观的实写,更是暗指鞋面上绣花图案的变化:当年鞋面的颜色那么清新明亮,花草的图案那么鲜艳逼真,经过漫长岁月的磨洗,色泽黯淡了,就好像盛开的鲜花被梅雨摧折凋零了一样,一个“死”字下笔如此之重,可见诗人内心的伤感无以复加。 “今朝一惆怅,反复看未已”,梅雨季节翻晒衣物鞋子,再一次勾起了诗人深藏在心底的思念:当他捧着鞋子反复抚摸、长久凝视的时候,惆怅伤感之情再也无法掩饰。这是湘灵送给他的定情信物啊,一时间,爱如潮水。这首蕴含着无限感慨的《感情》诗,简直就是他此刻心情的真实再现。 诗中说湘灵是白居易故乡的邻居,其实白居易的郡望是山西太原,祖籍是同州韩城,后来移居下邽(今属陕西渭南),他自己则出生在河南新郑。十一岁那年(唐德宗建中三年,782),他与家人迁往父亲白季庚的任所徐州符离埇桥,后来因为父亲官职调动等原因,白居易也屡有迁移。二十岁时(唐德宗贞元七年,791),父亲再度调动,白居易则回到符离的居所,并且在这里度过了三年的青春。贞元九年,他离开符离到父亲的襄州别驾任所,第二年白季庚去世,料理完父亲的身后事,白居易又回到符离守孝三年。 可以说,新郑是他的**故乡,而他在符离度过了青少年的一段重要岁月,在他的心目中,是将符离视为第二故乡的。 湘灵姑娘正是白居易在符离居住期间结识的邻家女孩。所谓“东邻婵娟子”,也未必是说湘灵姑娘一定住在白居易的东边。 “东邻”也是源于一个有趣的典故,战国时期大才子宋玉写过一篇**的《登徒子好色赋》,其中写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大意是宋玉对楚王说:“天下的美女没有能比得上楚国的,楚国*美的美女都出在我的老家,而我老家*美的美女就是我东边邻居的女孩儿。”所谓“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这个东邻的美丽女孩暗恋了宋玉三年。 宋玉虽然是假托这个故事来说明自己不为美色所动,而后来的诗文在化用这一典故时,往往就用“东家之子”或者“东邻”“邻女”暗含绝美佳人与恋情的寓意。 虽然在白居易十一岁的时候,他们一家就开始定居符离,但据他自己回忆初识湘灵时,湘灵十五岁,那么按常理推测,他和湘灵真正谈恋爱,*有可能是白居易第二次寓居符离以后,也就是他二十岁以后。 ......
    目录
    1.自序 1.团扇兀自诉悲情 ——班婕妤与汉成帝 19.相濡以沫苦作乐 ——杜甫和杨夫人 35.潜离暗别无后期 ——白居易和湘灵 53.情成追忆已惘然 ——李商隐与王夫人 75.千金易得爱难求 ———鱼玄机与李亿 91.千里孤坟话凄凉 ——苏轼与王弗 107.锦瑟华年谁与度 ——贺铸与赵夫人 121.但愿长圆如此夜 ——辛弃疾与范夫人 137.生死同一个衾椁 ——赵孟与管道 157.九年情缘一世忆 ——冒辟疆与董小宛 175.卿自早醒侬自梦 ——纳兰性德与卢氏 197.旷劫因缘成眷属 ——顾太清与奕绘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