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述往系列  忆天涯
QQ咨询:
有路璐璐:

述往系列 忆天涯

  • 作者:舒芜 方竹
  •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 ISBN:9787200135046
  • 出版日期:2020年03月01日
  • 页数:185
  • 定价:¥4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忆天涯》是舒芜回忆师友的散文结集。书中讲述了台静农、聂绀弩、冯雪峰、柴德赓、杨荣国、黄淬伯、汪泽楷、吴白匋、管劲丞等人的生命点滴、文学成就、思想人格。如柴德赓对政治黑暗的愤怒和痛斥,聂绀弩用古体诗写尽人生苦难,台静农对明代遗民的追摹,他们受尽磨难,有人悲壮自沉,有人英年早逝,有人艰难幸存。他们各自跌宕起伏的人生,交织出二十世纪时代变迁中一代知识分子寻求道路、面对苦难的历史备忘。
    文章节选
    聂绀弩晚年想些什么
    周绍良兄看了我的《口述自传》,两次说:“讲聂绀弩太少了。”我说并不少,关于我到人民文学出版社之后肃反运动之前的事情,全是围绕着聂绀弩的。绍良说:“我是指后来你们那么多交往,几乎一字未提。”他所谓“后来”,指一九七六年聂老从山西出狱回京之后,直到一九八六年三月二十六日在京逝世,这期间的确同我一直有联系,主要是通信联系。我们虽同在北京,但住处相距远,见面不太多,所以通信较多,《口述自传》的确没有提及。大概是因为其间没有什么“事件”,而口述自传时是着重谈事件的缘故。
    正好今年要纪念聂老诞辰一百周年,我重新检读他给我的书信,起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迄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共六十四封;全部复印件已经交给武汉出版社《聂绀弩全集》的责任编辑,不久将出版。从这些书信中,可以看到他*后十年基本卧床不起的情况下,经常还在严肃认真地思考些什么。
    他思考的,比较集中于三个问题:旧体诗问题,庄子思想问题,红楼梦问题。兹略按时间先后,做一点介绍。
    *初,围绕他自己的旧体诗,谈了许多旧体诗和古典诗歌问��,我在他逝世后二十多天(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一日)匆忙写出的《记聂绀弩谈诗遗札》一文中,已经介绍不少。其末段云:“聂老遗札中论诗之语不仅这些,还有泛论诗学的,评别人的诗的,评我的诗的,都很精彩,特别是他一点也不喜欢我的诗,多次把我评得灰心丧气,然而细想都说得对,使我再也不敢轻易作诗,这些都抄出来未免太多,只好且俟将来别的机会。”时光荏苒,不觉十三年过去,现在机会到了,正好接着说下去。
    有一次,我作了一组七律《春感五**严霜韵》,写给聂老看,附带告诉他,看过的朋友中,有的较喜欢前两首,有的较喜欢第三首,有的较喜欢后两首。他回信道:
    尊诗五首显已被分为一、二;三;四、五,三起。我同意牛公。三从始至末为一整体,所云作者与读者均熟,易同感,事实上已具同感,故独胜。诸作非此,似略逊。一二所云较寻常,较具体,恍惚物象,故较胜。但二之五六似弱。身家荣瘁是何等经历,岂肯以枝头露老调廉售?又富贵可说草头露,荣瘁不可说枝头露,两者是不同的概念,所以不能用相同的话说。(富贵是同等事,荣瘁是相反事。)其次,上句下句各分三部,则无一洽对。身家是两事,邦国是一事;荣瘁是相反的两事,经纶是两字不能拆开的一事;末三字不洽自明。再说四五较抽象,四全首似皆发议论,五六两句亦不洽。五墩争婆笑不知实表何意,画虎骑驴意亦空,对亦不洽,冰山句费解,末句独超,较宾客沉舟两句远胜,句面毫无圭角。追说,半山东坡文政俱显者,故可争墩婆笑,我辈用之,不问他人何说,自亦嫌倨。
    组诗有难处:每首当各有与他首截然处,此意从钟敬公处得来,颇有实用。尊作以三为胜,亦即此意之证实。又既用韵,又还加其他桎梏,所谓捆打,即好,亦恶作剧也,此法不敢苟同。话说回来,首首要各不相同,又要有共同处,不然何以谓之组诗?有形无形一根线穿住几颗珠,线自重要。若说无此线自亦成珠,但是散珠,不是串珠,那是另一问题。其实一首之内句与首的关系也如此,不必词费。凡此皆拙腐而不卓也。末技小道,聒而不舍,不计兄之齿之冷暖矣。(一九七七年四月九日信)
    这是对我这组诗的全面否定,从炼字铸词、属对使典、缀句谋篇、成章连组、斟情酌理、秤实量虚等各个方面做了系统的否定,于第三首稍宽,也只是存而不论而已。我接到信,反复思考,不能不承认他批评得对。虽然在对仗问题上,我认为他所持的诗律:“身家”不能对“邦国”,“荣瘁”不能对“经纶”之说,未免过严,我就可以举出杜甫、李商隐的一些名句中的对仗,也不符合他这么严的诗律。但是我承认他自己的对仗就是不惜再三修订,力求工洽的。他的诗律之严,不是专门用来论人,而是首先用来律己的。所以总的来说,我承认他批评得很对。特别是我用了王安石“争墩”之典,对苏轼“婆笑”之典,本来自以为不仅宋对宋,而且半山对东坡,可谓铢两悉称,暗自得意。不料他指出,苏、王二人,在文章与政事两个领域都是显赫人物,而我用二人之典来自比,不用别人说,应该自己觉得太倨傲了,这个批评真使我羞愧,从此不敢轻易作诗。这里不必录出我的原诗,对照着细讲他所指教的,那太烦琐了。这里只要证明,他的诗绝不是通常所谓“打油诗”,不是随随便便耍点油腔滑调,而是出自深厚的功力,遵守严格的格律而成的。可惜有不少人,包括喜欢聂诗的人,以为聂体诗只凭一点聪明,几分怪诞,就作得出,能了解他的真功夫的并不是很多。他自己早有预料云:“语涩心艰辨者稀。”又云,“微嫌得句解人稀。”程千帆先生曾经说聂老这个顾虑未免多余,究竟多余与否,恐怕还是难说。
    聂老的深厚诗功,建筑在广博诗学上。单说他读诗之多,即从下引一信可见:
    这几天,把一部大字潜研堂诗集送到厕所去了。当我有时搞点训诂时,我很佩服十驾斋,但乱翻诗集时,却未发现潜研堂有什么值得注意之处。不特此也,如经亮吉评过的乾嘉诗人们的诗,我看的也不算少了,依我看来,那些诗都大可不作,这一点他们没有一个赶得上老杜,老杜的忠君思想无论现在怎样不值一钱反以为累,但他的诗是应该作必须作作为好的。(一九七七年立春信)
    我是教过几年“历代诗选”的,说来惭愧,宋以后的诗,除了极少数几位特大名家而外,我都只是从一些总集上看看而已,何曾认真读过几家诗集?什么乾嘉诗人的诗集,更是想也没有想过要读。聂老却读了,而且读得不少,居然读到潜研堂诗集,实在太出我的意外。有这样广博的诗学,才会有那样高的见识和成就。
    谈了一阵诗之后,聂老研究起老庄来。这里可以引录一例:
    老子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老二也说民不可使知之,孙子九地,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庄公齐物论(认识论)不管有多少辩证法,总归结为相对论、不可知论。与其颂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化其道。死生彭殇臧获知愚……皆齐之。此皆愚民也。庄公似本属自愚,但真自愚,则不必著书,何必一面说予恶乎知之,一面又说,虽然可尝言之。自愚固佳,若以愚人,其中必包含其对立面:将以明民。因为告诉人齐物之理,就必须先说物之不齐(唯物论)而后才涉及唯心的齐物。听的人就可能变得聪明些。一面讲齐,一面又强调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我正想请求于兄告我此公究有多少矛盾也。
    老子不敢为天下先,为天下谷。庄公演之为善无近名……缘督为经,中庸之道,自伍于残缺贫贱劳苦人中。其意若曰,看为谷到如此程度将得何结果?不意这么一来,所得结果极大,竟看出一切道德才智皆出于这些人中,圣人黄帝还对一小小牧童连称天师而退!这只是可以导致天翻地覆的思想。可惜为其他条件所限,所得到此而止,几千年来,无人敢在这上面再加寸进。要知道欧文好说下人:这些人是我的奴隶,没从他们身上看出什么来。两千年前的庄公就在劳动人民身上看出其道德才智在圣人之上,要说他不伟大是难的。这是我对此公着迷的原因。我以为只有这一点是积极的,是精华;齐物论之类是消极的,是糟粕。
    老子说,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又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庄公就此义将劳动人民和天下隔离开来。天根游于……适遭无名人而问焉曰请问为天下,无名人曰去,汝鄙人也,何问之不豫也……发展到**就成为让王篇中的许多一听说要他为天下就自杀。哀骀驼当人把国委之于他,他就逃走。这些是统治**思想,有利于统治**,是统治**所希望的,与上文所说道德才智之类,所能引起的思想是矛盾的。但也暴露了有道德才智的劳动人民不能应帝王,而帝王则是缺少道德才智的。为帝王不是由道德才智,而是像箧所说由于盗窃。而这又是矛盾的,是反统治**为统治**所深恶的。而且很近乎**学说。而这马克思主义以前所难有的,何况在几千年前!因之,即使只是近乎,也很伟大。
    庄公还有别的矛盾。自己要大,要自由,大到九万里而图南,自由到入水不濡入火不热,与天地同游……吹过这些牛之后(或同时或在前)却很悲惨地叹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者,德之至也。这种牛皮后来向两条路发展。一条是道教邪说,即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刀枪不入等等如西游封神所述然。邪说是邪说,但其作用也不坏,它与人民起义有关,是反封建统治**的,其*高发展为黄巾、白莲、义和团等等,这恐怕与庄公多少有些关系,大宗师里的真人即封神中之太乙玉鼎乎?阐教之广成即黄帝之师乎?另一条近代科学的发明发现,许多颇似由古人幻想而来,但这是全人类的幻想,不能专归于庄公了。但也不是全无关系,庄公幻想至少可代表汉人的。(一九七七年四月十三日信)
    我对此毫无研究,不能赞一词,只觉得他的研究,真可谓高屋建瓴,一气吞吐,这么大气魄的老庄论,我还没有在别人那里听到过。
    目录
    忆黄淬伯先生
    忆台静农先生
    读《龙坡杂文》
    佳人空谷意?烈士暮年心——读陈独秀致台静农书札
    天荒地老忆青峰——忆柴德赓
    遥祭吴白教授
    汪泽楷教授点滴
    南通·张謇·管劲丞
    忆杨荣国教授
    忠贞的灵魂——读《冯雪峰论文集》
    聂绀弩、周颖夫妇赠答诗
    聂绀弩晚年想些什么
    记聂绀弩谈诗遗札
    一份白卷——关于聂绀弩的《北荒草》
    编辑推荐语
    适读人群 :大众
    舒芜的“师友杂忆”。二十世纪一代知识分子寻求道路、面对苦难的历史备忘。“此等学者死去只需几秒钟,再培养一位需要几十年。”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