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刑法概述
**节刑法的概念
刑法是掌握政权的统治者,为了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和统治秩序,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立法程序,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简单地说,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构成了刑法的基本内容。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刑法的概念。
一、从刑法概念的内涵来认识刑法的性质
1.政治性质
政治性质是刑法与其他法律的相同之处。刑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统治者的意志和利益的体现。依据不同标准,刑法可以分为许多种类型。其中,刑法的历史类型有四种:奴隶制**的刑法、封建制**的刑法、资本主义**的刑法和社会主义**的刑法。我国刑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刑法,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体系之一。
2.法律性质
法律性质是刑法与其他部门法律的不同之处。刑法同其他部门法律相比,具有四个显著的特点:
(1)调整社会关系的对象*特殊。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客体(即对象),是犯罪(包括犯罪行为及其载体——犯罪人)。除了刑法之外,其他任何部门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都不以犯罪为直接对象。
(2)调整社会关系的方法*严厉。我国法律规定的违法行为有民事违法行为、经济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等不同种类。与之相适应,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方法也相应地分为民事制裁方法、经济制裁方法、行政制裁方法、刑事制裁方法等不同种类。
…… 1998年《新刑法典导论》出版至今已有10年时间了。其间,于2000年再版并更名为《刑法学》,纳人中山大学出版社现代法学系列教材。
在倡导并发展法治的时代,日新月异的实践与理论,不断充实并更新着法学论著的内容,同时也推动着本书的第三版修订工作。第三版的内容要求是,反映刑法立法的新发展,总结刑事司法实践的新经验,吸纳刑法理论相对成熟的新观点;同时,为便于学生参加**司法考试和研究生考试,在适当介绍不同的观点时,坚持以介绍主流理论为主。有些观点是笔者所不赞同的,如犯罪客体的地位和作���等;有些问题没有进一步论述,如刑法的基本原则等。本书进行了全面而重大的修改,增删字数超过30万。此外,在结构上也作了重大的调整。能否实现预期的目的,有待读者评说。本书反映了笔者的许多基本观点。由于水平的限制与篇幅的制约,难免有错漏之处,敬请读者和同行不吝指出,以备日后修改。
对于热情扶持和辛勤工作的中山大学出版社蔡浩然总编辑、王润编辑,对于协助修订的2007级和2003级刑法专业研究生,表示真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