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说‘父母必须决定是控制孩子还是引导孩子’的时候,我指的‘控制’是我们的恐惧、愤怒和情绪化思维促成的行为。我指的‘引导’则是充满智慧、前后一致的管教,鼓励孩子寻找并信任自己的才华和天赋。
我说的是,我们要创造一种环境,父母不光是靠言语和命令,而是靠以身作则鼓励和引导孩子。我要给大家看一张表格,你们看完就会明白我的意思了。”我早就料到会提起这个话题,所以提前准备好了幻灯片。
控制型父母 引导型父母
由焦虑和恐惧促成 由智慧和爱促成
时常陷入愤怒 坚定镇静的沟通
注意孩子的“不良”行为 注意孩子的挫败感
告诉孩子该怎么做 跟孩子一起探讨选择
苛刻且不耐烦 信任并鼓励
情绪化思维 思维清晰
将问题视为要击败或避开的敌人
将问题视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将孩子视为自己的私人财产 将孩子视为暂时的照顾对象
告诉孩子怎么思考 鼓励孩子提出疑问
安排好孩子的未来 鼓励孩子去做喜欢的事
习惯担心孩子 习惯信任孩子
亲爱的读者,你属于哪一类?
“我可以再多列几十项,但我希望你们已经明白了。”
“但这不是——”怡茗脱口而出,但这次我举起手阻止了她。
“在你提出反对,说我太过理想、太不切实际、太西方化之前,我想说两件事。首先,我必须学习如何放松控制,如何加入引导的特质。在这一点上我很幸运,因为有我太太引路。她似乎总是比我领先一步,示范了怎么做智慧型父母。在稳定的关系中,常常会有一方先准备好走向成长成熟。在学习成为智慧型父母这件事上,大多数时候都是我太太先迈出**步。
“其次,我从孩子五六岁时就开始有意识地教育他们,但在我还没掌握这些引导特质之前,儿子女儿就长大离开家了。直到今天,我一���都在学习。所以,如果你觉得孩子已经是青少年或者快要成年,再这么做已经太迟了,我敢保证,踏上这段旅程永远不嫌迟。
死亡才是旅程的终点。”
“什么?怎么可能?”贾马尔反驳,“等我儿子长到三十岁,我的工作不就完成了?”
“三十岁?”基斯嗤之以鼻,“我希望我儿子十九岁就离家独立!”
“你现在是这么说,”他太太安妮调侃道,“等到那**,你就会拽住贝伦,哭哭啼啼,求他别走。”
“为什么你们西方人这么愿意把孩子赶出家门?”敏贞问,“等你们老了,就会被送进养老院,因为孩子不想照顾你们。他们不懂得感恩,也没有责任感。”
“说得没错,”贾马尔承认,“西方人更注重个人,东方人更强调集体。”
“我可不是!”布拉德宣布,“我要孩子永远跟我们住在一起!”
“那是因为他希望跟我之间有个缓冲区。”珍妮特告诉大家。
“告诉他们,大夫,”布拉德对我说,“做父母没得退休,对吧?”
“那可不一定,因为做父母不是一份真正的工作,而是走向智慧、情绪成熟、自我觉察的过程。我们不会在孩子长大后停止情绪成长。你身为父母的功能会改变,但这仍然会让你有机会面对自己,超越个人极限。这就是为人父母的本质——超越愤怒、焦虑和不信任,享受在接纳、觉察和赞赏中成长的机会。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在梦游,为人父母则是唤醒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