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文艺节目策划与创作(修订版)》:
为什么晚会要选择气氛热烈的节目作为开场节目呢?这是因为晚会开始前,观众的注意力是分散的,他们可能还在想着各自生活中许多琐碎的事情,他们的情绪也是零碎纷乱的和个人化的,这种情绪并不符合晚会的要求。如何使他们能够忘却自己的世俗杂务而集中注意力到晚会中呢?作为晚会的编.导,很重要的是首先以特别热闹的节目在*短的时间里吸引观众注意力,这就像户外活动或广场艺术要吸引周围人观看就要用特别响的声音如开场锣鼓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是一样的道理。**电视台春节晚会的编导袁德旺曾提出春节晚会非常重要的是要研究8点到8点零5分的观众心态,这5分钟的节目一定要吸引观众,引导观众看下去。因此,开场节目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把千百万人各种不同的情绪变为单一的晚会情绪,使所有在场者的情绪状态变得单纯、变得简单,这样,编导就容易��动起观众的情绪,使其顺利地进入晚会的情绪场。
但是开头并不限于歌舞,有时候打破陈规的做法反而更能吸引观众。如陕西电视台1997年春节晚会采用由外景转入内景的方式,外景选在黄河壶口,用弹三弦的陕北后生说书(正月里来是新年,一串串灯笼映红了天),壶口看黄河激流、听震撼人心的呐喊,随即转入内景“舞起龙灯闹新天”,使内外景浑然一体,给人以“无边春色来天地”的感觉。欢庆香港回归晚会则用了故事性的开头:晚会开始是一面墙,墙倒塌,在废墟上出现一个小女孩,她在废墟上焦急地寻找着,时而神情茫然,时而恐惧不安,*后是一声令人心碎的“妈妈——”,形象地表现出香港失去了祖国母亲,引出整个晚会的序篇。而上海东方电视台为希望工程捐款晚会的开头,是以在大屏幕上展示记者拍摄的农村小学的照片,这些使人揪心的照片一下子营造了整个晚会的气氛,给人顿生同情之心和援手相助之念,节目开头这种展开方式为晚会的节目进行和捐款营造了良好的气氛,也是整台晚会感情线的开头,人们对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的怜悯之心,始终贯穿节目之中。
中间部分是晚会的主体。中间部分的任务是积累和推进情绪,即将开头引起的情绪保持住,并通过不断出现的新节目把整个晚会的情绪推上去。从节目本身来说,中间部分的节目要丰富、饱满,节目中要有若干闪光点,有几个质量上乘、能支撑起整个晚会的、能打动观众的节目。作为整个晚会的展示部,要让丰富的各类节目充分发挥出其魅力。《回归颂》中,通过各个板块,展示了不同的节目:**板块是器乐与雕塑;第二板块是戏曲演唱;第三板块是歌曲组唱;第四板块是民族歌舞;第五板块是音诗;第六板块是歌舞组合,这些以不同艺术形式表演的节目,不仅抒发了中国人民的极大喜悦,而且展示了节目的丰富性和魅力。
通常中间部分要安排一些动情节目,一般这些节目是纪实节目或抒情性强的歌曲,纪实节目如1986年春节晚会是婚礼,1995年春节晚会是《看看黄河水》;抒情性歌曲如1985年春节晚会是歌曲《十五的月亮》,1988年春节晚会是毛阿敏演唱的《思念》。中间部分还要安排支柱节目,如小品和相声。这两类节目一般不可能安排在开头或结尾,而中间部分却正是这类节目的用武之地。如《辉煌十五年》中间是反映安徽凤阳县农民在极度贫困的情况下,决定秘密实行联产承包制的纪实小品《手印》;反映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人在改革中奋力拼搏、创造业绩的小品《脊梁》。
高潮一语原是来自戏剧,通常是指戏剧中*激动人心的时刻、冲突*激烈的时刻和情感的*高点。综艺节目中的高潮一般用来指晚会中特别精彩的节目或是特别动人的节目,这些节目或是特别优美动人,给观众审美上的极大满足,或是有着强烈的感情因素,对观众的感情冲击强烈。
综艺节目高潮的时间安排目前有三种不同的做法:
一是按时间空间的黄金分割率,即以0.618这个系数来计算,那么高潮应该在全部节目的中间偏后一点时间点上。因此如果是一台50分钟的晚会(《综艺大观》),高潮应该在31分钟左右,也就是*精彩的节目大致是在这个时间点上呈现,如果是100分钟时间长度的晚会,高潮大致应在62分钟。
二是按剧本结构,即以戏剧作品的高潮点作为参照。这里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中国式的戏剧结构,以起承转合作为结构的四部分,那么,高潮是在“转”的位置上,亦即是总长度的四分之三处;另一种是西欧的古典戏剧结构,以五幕剧为例,那么,高潮点是在第四幕的结束时,亦即在时间总长度的五分之四处。如果晚会的时间长度是100分钟的话,那么高潮大致在75-80分钟处,如1997年春节晚会的高潮是诗朗诵《北京时间》,这个节目就是在晚会总长度的四分之三处。
……